毕研杰专栏 | 嵇康与《广陵散》

摘要:早晨,我在扬州科技馆前面的小树林里漫步,却意外地发现几尊塑像—— 第一尊塑像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这好理解。因为郑板桥(1693-1766)是江苏兴化(原属于扬州地区)人。……

  早晨,我在扬州科技馆前面的小树林里漫步,却意外地发现几尊塑像——

  第一尊塑像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

  这好理解。因为郑板桥(1693-1766)是江苏兴化(原属于扬州地区)人。曾做过几任县令,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微信图片_20220901162923

郑板桥

  第二尊塑像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

  这个也好理解。因为朱自清先生(1898—1948)虽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但他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中学又是在扬州上的,故又自称为“扬州人”。

微信图片_20220901162928

朱自清

  第三尊塑像是西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

  这个也能理解。因为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虽是河北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人,却任江都(扬州)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

微信图片_20220901162931

董仲舒

  第四尊塑像是三国时期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

  前三个很好理解,因为他们要么是扬州人,要么是在扬州长期生活过,而塑嵇康像却令我一时难以理解。

  嵇康(224-263,一作223-262),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 人。祖籍是浙江会稽,因避患来谯郡。后又迁徙至河内山阳县(今河南省修武县东南),也就是说嵇康似乎与扬州没什么关系,他即不是扬州人,也没有在扬州长期生活过,甚至都没有暂住过,更没在扬州做过官。如果嵇康与扬州没有任何关系,那为什么扬州科技馆前要塑嵇康的像呢?

  我思考再三,如果说有联系,应该是嵇康临刑前弹奏的最后一曲叫《广陵散》,而历史上扬州又叫广陵,二者因一支乐曲似乎有了联系。如果我的这种推断是真的,虽说有点牵强,但毕竟也能说得过去,可《广陵散》这支乐曲与扬州似乎也没有多大关系。

  《广陵散》是一首古琴曲名,它的命名说法不一。比较公认的是指:流行于广陵地区的一首民间音乐,讲述的是聂政刺韩王之事。

  即便如此,《广陵散》却非嵇康所作,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

  嵇康曾到洛西游览,晚上宿于华阳亭。清风皓月,嵇康兴致勃发就在院子里弹琴。忽然,外头走进一位古装打扮的客人,来跟嵇康谈论音乐。客人谈得高兴,就借琴弹奏了一曲。此曲刚劲有力、慷慨激昂,可通晓音律的嵇康对此曲竟闻所未闻!客人弹完曲子,告诉嵇康,此曲名叫《广陵散》,表现的是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之后自刎而死的悲壮故事。嵇康听后很感动,于是就向客人求教。客人并没有拒绝,而是一遍一遍的传授,直到确信嵇康学会为止,却要求嵇康发誓不得传给别人。待嵇康指天发誓后,客人连姓名也未留就走了。

  也就是说嵇康只是《广陵散》的弹奏者,却非创作者,但《广陵散》绝于嵇康之手确是历史事实:

  嵇康因吕安家事而被捕入狱后将处死刑。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他见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妻子(一说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弹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叹息道:昔日袁孝尼想跟我学习弹奏《广陵散》,我总是吝惜而不愿意传授,《广陵散》于今绝矣!” 随后被处死于洛阳东市,时年四十岁(一说39)。

  其实,嵇康因吕安家事而死只是表面原因,其真正的原因却是与当权者司马氏的长期不合作态度。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等人交游,几人常常游玩于竹林,并创作了大量表达通脱放达思想的作品,受到当时人们的瞩目,被称作“竹林七贤”,名噪一时。

  “竹林七贤”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他们生活在那个外有五胡入侵,内有曹魏集团与司马氏之间的明争暗斗,以至经济凋敝,民怨沸腾的动荡社会中,借此以保留一份遗世独立的人格与雅致闲适的情怀。

微信图片_20220901162937

嵇康

  嵇康不但才华出众,而且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晋书》上称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世说新语·容止》中称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说:“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注:嵇康,字叔夜)

  就是这样一位世人公认的美男子,却故意弄出一个落魄的模样。他常常披头散发,毫不修饰自我,他的头发和脸常常一个月不洗,天长日久就生了许多虱子,有时候痒的受不了,便不顾场合,伸手往身上乱搔乱摸,也不管他人笑话,摸出虱子来就当场把它掐死。他又常常和向秀在门口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打铁,向秀拉风箱,嵇康则一锤一锤地锻打。他曾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其实,嵇康把自己弄成这个模样,也是一种保身全命之术!嵇康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孙女(一说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对曹魏集团大开杀戒,排除异己。嵇康隐居不仕,拒绝征招,但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为了自保,就故意以这种“轻蔑礼法、纵酒玩乐、放浪形骸”的方式来作践自己,借以曲折表达他对司马氏政权的不满,与司马氏的不合作,以及坚决不屈服于司马集团的态度。

  本来嵇康借这种“自我作践、放浪形骸”的方式是可以保全性命的,是他为朋友“两肋插刀,仗义执言”的禀性而被牵连入狱: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嵇康的好友吕安,其妻徐氏被其兄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保全门第清誉。但吕巽害怕报复,却先发制人,诬告弟弟吕安不孝,使得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知道后拍案而起,挥笔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痛骂吕巽一顿后宣布绝交。吕安入狱后,为了说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调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狱。

微信图片_20220901162940

扬州科技馆

  嵇康的被捕入狱,就不得不说一个小人,那就是钟会。

  钟会身出名门,是钟繇之子。他“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嵇康却很看不起钟会的为人,拒绝与其交往,但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世说新语》记载: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也就是说钟会不敢见嵇康,而是从门外把书稿扔进了嵇康家中。

  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依然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自顾“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钟会顿觉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钟会对此却记恨在心。当吕安家事爆发后,与嵇康素有怨恨的钟会终于找到了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而司马昭也借此机会对长期不合作、蔑视自己的嵇康痛下杀手!

  嵇康虽死,但其傲岸风骨却给后人以诸多有益的启示,他多方面的杰出成,也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1.文学成就。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余首。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嵇康著作有集13卷(见《隋书·经籍志》),他的作品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2.音乐成就。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等。

  3.书法成就。嵇康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被列为草书妙品。

  4.绘画成就。嵇康善丹青,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的《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后已佚失。

  5.养生思想。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并亲身实践之,颇有心得,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所借鉴。

  嵇康已逝,精神不死!愿嵇康其人、其文、其思想,能带给扬州及国人以诸多有益的启迪!

微信图片_20220901162944

  作者简介:

  毕研杰,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著有散文集《人在旅途》《生活琐记》,主编《阅读训练精编》《当代教育论坛》《青春留影》三部,参编《写作训练精编》《写作导引》等十余部。有诗歌、散文、小说约三百篇(首)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指导的学生作文有200余人次公开发表或获奖。


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