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霞专栏 | 月光,老井

摘要:月光下,我和母亲一起走向村头儿那口老井。母亲左肩上担着两只空空的水桶,右手牵着我的小手。明亮的月光在我和母亲身后投落出两个影子,一个高一个矮,高的是母亲矮的是我。……

  月光下,我和母亲一起走向村头儿那口老井。母亲左肩上担着两只空空的水桶,右手牵着我的小手。明亮的月光在我和母亲身后投落出两个影子,一个高一个矮,高的是母亲矮的是我。这是沉淀在记忆中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但至今,留在我的心里!

  我们慢慢地走在月光下,母亲肩上扁担两头儿的水桶轻轻晃悠着,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我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中,我和母亲共享着那温馨美好的时刻,在荒寒岁月中我心里涌起了无限的温暖。

微信图片_20240304094911

  我们走到了那口老井边,我不知道这井的年岁,我之所以叫它老井,是因为爷爷也记不清那口井是什么时候就在那儿啦,反正是有些年岁了,我就叫它老井。它静静地待在村东头一棵大柳树下,年年岁岁风吹雨打,井口周围不规则的大石块已经磨得溜光圆滑了。

  母亲从肩头取下扁担轻放在地上,她要上两个石头铺成的台阶才能到井口。她提着两只空桶拾阶而上,把它们放在井口边,然后弯下腰拿起井边那条粗大的井绳,把绳头儿的铁钩熟练地钩住一只水桶,使劲地摆几下,再用力一丢,只听见“扑通”一声水桶沉入井水中,之后她便迅速地拉起井绳,一桶清凉的井水被拉上来。这时我总是很揪心,怕瘦弱的母亲会承受不了那水的重量,万一跌落下井怎么办?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站在一旁不敢出声,但每次的担心好像很多余,因为母亲总是很娴熟地打满两桶水提下台阶。

  母亲担起两桶水,我们在月光下慢慢走回家。我走在母亲身后担心水桶会碰触到地面水会溢出来,担心母亲瘦瘦的肩头承受不了水桶的重量,我想什么时候我家也有这样一口井就好了,母亲就不用这么辛苦地担水了。

  月光静静地流泻,我和母亲一起走着,她肩上担着两只沉甸甸的水桶,扁担时不时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我们的影子紧跟在身后,一个高一个矮……我要上学了,不能天天跟在母亲身后了。有一天在外做生意的父亲回来了,他说准备第二天在院子里打口井,我一听心里就乐开了花,父亲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真的吗,爹?”我半信半疑。

  “就像村东头那口井一样”我迫不及待地追问着父亲。

  “哦,不是不是,人家管它叫压水井”父亲乐呵呵地回答我。

  “这是什么井呢?它长什么样呢?”我想象不出来,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贫穷荒僻的小村子我就是一只井底之蛙。唉!算了我也不费那脑筋了,明天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和小伙伴一起跑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不想去学校了,想等着打井师傅来看看那井到底长什么样,可父母无论如何不同意,我只好无奈地挎起书包上学去。

  到了学校我多想告诉老师今天不舒服,可又怕老师看出来我撒谎。一上午我也没心思听老师生动地讲解。看见打铃人到窗外那棵老槐树下,我知道她要敲响挂在树杈上的铃铛了,果然“铛铛铛铛……”铃声响起,我抓起书包飞出了教室,脚下像生了风一样,一口气跑到家里。我看到新水井就像《红楼梦》里第一次进大观园不知所措的刘姥姥,在院子里欢呼雀跃。母亲正在压水,她也很兴奋,“快来试一试,真不错。”母亲赞叹着。

  我冲上前学着母亲的样子把水井把儿使劲往上一掀,然后跳起来用力把井把压下来,一股清澈的井一涌而出,真是好神奇!我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儿,把家里的盆盆桶桶全注满了水,还不想停下。我想“高科技”真神了,老师天天憧憬地说未来高科技怎样怎样,我想说老师呀,您来看看吧“高科技”来我家了,现在我也说不清那到底是不是高科技,但童年的稚嫩的想法总让我忍俊不禁。

微信图片_20240304094914

  自从我家有了这水井整个胡同里的邻居常常到我家感受“高科技”,我那时觉得父亲真是了不起,出了门总觉得自己也很神气,小孩子的骄傲丝毫不遮不掩。

  慢慢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这样的水井,村头的那口老井没有人再去打水了,水面上落满了枯枝和树叶,村里决定把井填了,担心小孩子淘气落井。其实说填井就是用两块大石头盖在井口上,井就真的消失了。

  那大石头成了小孩子的乐园,我心里有些难过,有些失落,和母亲到村头打水的情景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偶尔我和母亲还会到那石头上坐坐,母亲说得感谢老井,人是不该忘本的,忆苦思甜甜更甜,她老人家的话很有道理。

  似乎转眼间母亲过了知天命之年,我也踏上了工作岗位,偶然留意到集市上不知什么时候卖电动抽水机了,接上电源和水井的管子对接自动吸水,真方便!

  父亲买回家一台,从此那压水井闲置起来,只有在停电时才派上用场,我似乎整天忙忙碌碌无暇顾及这些,也无心感慨生活了,但母亲很是爱惜那水井和抽水机,每到下雨天就把井盖得严严实实,每天晚上要把抽水机卸下来放到屋里,我说不下雨放外边没事,可母亲还是觉得放屋里心里踏实,那就随她老人家吧。

  日子悄无声息地挪移,似乎是一眨眼间,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母亲也年过古稀。十年前,我从老家调入县城工作,回家次数渐渐少了,一天晚饭后,母亲来电话说:“明天星期天,你回家一趟吧”听得出她有些激动。

  “有急事吗,娘?”我有点担心。

  “家里今天通自来水了,你弟买了个什么自动供水塔,会自动上水呢,家里安装了自来水管,像你们城里一样。一开水管子,哗哗水就来了”母亲像小孩子一样高兴。

微信图片_20240304094917

  第二天我回到家中,我刚到家母亲就拉着我的手说:“快看快看”她一边说一边拧开水管,果然“哗哗哗……”水喷涌而出,我被母亲的情绪感染了,真好!她又立刻拧紧了水龙头:“不行,太浪费了,村里开会说了要节约用水。”

  “哟,我家老太太真不简单,环保意识这么强。”我笑了,“您老等着吧,真正的自来水快来了,咱农村就不用自家装这些设备了,政府会加快改造农村用水呢!到时候,村里一定会敲锣打鼓庆祝这百年不遇的盛事。”

  “嗯,你是文化人,你说的话我信。”母亲笑起来,笑得很灿烂。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饱经了生活的沧桑和苦难,总是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期待,我很欣慰,也很受鼓舞!

  月光下,我轻轻挽起母亲的胳膊,我们慢慢走着。走过村头那口老井,面前的月光和灯光,在我们身后投落出两个影子,一个高,一个矮,高的是我,矮的是母亲,仿佛四十多年前的画面。

  好像月光还是那月光,灯光也还是那灯光,可惜月光下、灯光下只剩了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影子,那画面今生再不能重现了……

微信图片_20240304094920

  作者简介:

  赵艳霞,河南省长垣市市直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闲暇时光喜欢漫游在图书精美的文字中,采下生活的芳华,追寻人生的真谛,因为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有作品入选《师兴旷远》。

1443-2311221Z52R34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