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敏专栏 | 与天地直面相见

摘要:这本书分十一辑,分别以天空、大地、河流、季候、雨、树、草、花朵、果实、鸟和火为题,干净,纯粹,空灵,超脱,鲍尔吉·原野的风格与特色一目了然。 鲍尔吉·原野,对原野和……

  这本书分十一辑,分别以天空、大地、河流、季候、雨、树、草、花朵、果实、鸟和火为题,干净,纯粹,空灵,超脱,鲍尔吉·原野的风格与特色一目了然。

微信图片_20230302092923

  鲍尔吉·原野,对原野和自然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和深一层的贴近,他的文字也由此充满了灵性和不一样的色彩,被打上了深深的鲍尔吉·原野的烙印。当他在草原听到两个孩子唱歌,他说“歌声如鸟,孩子被迫张嘴让它们飞来。鸟儿盘旋、低飞,冲入云端。在这样的旋律里,环望草原和湖水,才知一切皆有因果,如歌声唱的一般无二。歌声止,跟孩子摆摆手上路,这时说:‘你们唱得真好’显得可耻。”当他看到喀纳斯的松树,他说,“松树如果有眼睛的话——这只是我的想象——该是多么明亮、深沉与毫不苟且的眼睛,一眼看出十里远。”而喀纳斯的云在他眼里则会唱歌,“它们边游荡、边歌唱。在喀纳斯,万物不会唱歌将受到大自然的嘲笑。”何止是云啊,在他的眼里,光线都带着微笑。云在歌唱,光在微笑!那也是他在唱歌,他在微笑啊!鲍尔吉·原野,就是这样用新奇独特、属于他自己的视角观察着世界,观察着万物,使万物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情状。

  他说:“造物主所造的核心物质都具有不可复制与不可储存性,比如空气、比如光。”当一个人从光里看到意义,从时间中看到色彩,那么他便拥有了先天的诗意和富足吧。然而世事之中,真的有比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吗?我们必须校正、校准,像鲍尔吉·原野那样从惯常的模式和累世的尘埃中超脱出来,回到一片自由之土。让我们切近地去贴近并融入大自然吧,“自然展示的是单纯,好像啥也没有,浑然而已,给人以欣赏不尽和欲进一步了解却又无奈的境界。”

  鲍尔吉·原野天然是与大地贴近的,从大地上长出来的生物使他感到天然地熟悉。当在渺无人烟的扎陵湖边遇见两个“像从土里冒出来的”孩子,他说:“看到这样的孩子,为之情怯,仿佛配不上她们的清澈。”而“所谓‘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句歌词在青海极为写真。大城市的人不会对外来者生出这样的邀约。”当他回到家乡内蒙古,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语更是与他有着深切的关联,他在《云是一棵树》中说:“我写这篇短文是更愿意写下布尔津、额尔齐斯、喀纳斯这些蒙古语的地名,听起来多么亲切。这些名字还有伊利、奎屯、乌鲁木齐以及青海的德令哈,它们都是蒙古语。听上去好像马蹄从河边的青草踏过,奶茶淹没了木碗的花纹。”他的文字原本也是在那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啊,与那片土地天然相融。我在读这本书时,恰好刚刚读完车前子的《苏州慢》,坦率说,车前子之于“苏州慢”,就不如鲍尔吉·原野之于内蒙古的贴切。那是真的爱。内蒙古,是他的背景,这片阔大的背景熏染了他,“我童年的地方有两山、一河,三层的楼房有三座,最繁华的莫过于满天星斗。”

  当读到他笔下夜晚的大草原天似穹庐,“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我想起某个夜晚于五台山一个寂静的山头,我们也曾与满天的星仔直面相对;想起今年夏天在北极村,于深夜的黑龙江边也曾看到银河璀璨,那都是概括、简洁、超离和震撼的美,是久违的奇迹,是在与大自然直面相对时陡然获得的美好启示。而大草原上,鲍尔吉·原野的星星更是不同的,“这里的星星多得很,它们拥挤嬉笑,它们矜持沉思。”“在这里,星星会像铃铛一样系在马鬃旁。”一尘不染。都市的人们,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我们还能像他那样,与大自然直面相对吗?不卖弄我们的知识、文明和才华,回到事物的本身,与之坦然相见。在鲍尔吉·原野的空灵纯洁中,你会感到文明是一种污染,如他所说:“如果一个人已经老了,仍然很无知,同时抱有好奇心与幼稚的举止,这个人该有多么幸福。”

微信图片_20230302092927

  他的文字里流淌着诗意,与自然同频。山川河流,仿若大地的血脉,在他那里都是活的,有生命,有微笑,有呼吸。“河流领着树和花奔跑,云朵在天空追赶。”“太阳每天升起来都是盛典,新鲜光亮,野花知道,人不知道。”“花的表情只有一种:笑。”“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的小姑娘。”“白桦林要演出了,她们在候场。如果树会唱歌,最先唱的是白桦林。”……这些草木和生态,是天地自然和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聆听自然的人,能够听到自然的奥秘,能够听到草木的声音。读了鲍尔吉·原野,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奔向大地,奔向森林,感受树木和大地的呼吸。

  在书的第167页,我忍不住写下这段随感:睁睛就读到青草地,就闻到土地和青草的芳香,是多么愉悦、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而在那一页,鲍尔吉·原野写道:“我觉得羊羔是牧区最可爱的动物。如果让我评选人间天使,梅花鹿算一位,蜜蜂算一位,羊羔也算一位。羊羔比狗天真,像花朵一样安静。”有如童话,又似比童话更美妙。

  这纯洁的眼光培养了他的幸福感,他说:“人生其实没什么艰难。每一寸光阴都有用。”这句话也引起了我深刻的共鸣。阳光的质地,是本能,也是人之必备,万物藉着光照节节生长的感觉的确非常好。“而灌木之美只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美景。那么,我把看到它的这一刻称之为今天的良辰。”对于鲍尔吉·原野来说,日日良辰,天天美景。“在平静的生活中,天地间会突然出现美不可言的胜境。我庆幸看到了它。”一切幸福的人,都能看到它,神遇般美丽。鲍尔吉·原野说:“我今天仰望星空的时候,关于星辰的知识一点儿没增加,而星星既没多也没少。”“群星疏朗,它们身后的银河如一只宽长的手臂,保护它们免于坠入无尽的虚空。”简单,而又如此丰富,如此幸福。想起小的时候,我与满天的繁星也曾有过神奇的默契,于是便更感亲切。

微信图片_20230302092931

  他说:“黑河与白水,我是在故乡赤峰见到的。他乡非无,而在我却失去了徜徉村野的际遇。人生真是短了,平生能看到几次黑河与白水呢?”与文字相见,不如与自然相见。读万卷书,不能代替行万里路。他说,走过新疆才知道,天山有多么雄浑辽阔,人和动物在它面前就像蠕动的蚂蚁或比蚂蚁更小的微生物。只有越过天山的人才有这样广阔的忧伤。贴近了沙漠,便领略了沙漠的丰富,贴近了草原,便发现了草原的多变,唯有贴近,才有了这般细腻的情感。

  而万水千山走遍,他于点滴的行迹中又似乎参透一些什么,他说:“那些柔软的小草、清澈的小溪和可怜的动物的背后都有一个大力量为它们撑腰,它叫道。”这是《道德经》的场景,也是世间本有的存在,是人、自然与万物的秘密。

  万物的关联给了他丰富的联想。“把虫鸣当乐曲听,相当于看赵无极的画……而他画里的一与多、线与面、构图(他好像用不上构图这个词,没构过)合乎星空一般地萧散自如,做是做不出来的,画也画不出来。赵无极的画接近于音乐,音乐里面实在是‘没有什么’。”那是空无中的博大与丰富。读到这里我有些纳闷,为何篇篇有感应、有启示?

  大自然与他密不可分。所以,对于大自然正在遭受的伤害和异化,他自然也不会无动于衷,而是疼在了心里。在内蒙古,当看到外来人垦荒、开矿以及各种名目的开发使草原大面积沙化,他感叹,“那些失去了草原的蒙古人,不知怎样生存。”看到日益落寞的村庄,他说:“过去,村庄生长在大地上,长在河边,像大地上结的一个葫芦。现在村庄已经荒芜。如果村庄可以衰老,如今它们正在衰老……而另一些村庄是被活生生消灭的,政府让乡民进城住楼,把他们腾出的村庄正面的土地变成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总称‘发展’。在没有露水、鲜花、青草和小猫小狗的地方总有一样东西旋转,这东西说不出名字,只好管它叫‘发展’……大地不在谁在?但有时找不到它。”“大自然不追求公平华美,它的规律是自然而然,此中有和谐。大地从来没想过它会成为最大的商品,成为被排污、被盖楼房的地方。”在他看来,“土地不光属于人,还属于所有生物,再凶残的动物也不会出卖土地。地是卖的吗?”“能够让花开放的是大地,让人得到最后安宁的也是大地。大地超出人的视野,它的身影如同落日的黄金射线。”悲悯的观照,无奈的感伤。

  他说:“如果没有电和电脑电视机,北方的各族人民现在可能都在围拢火堆跳舞呢。人的脸膛被火光照亮,手拉着与被拉着的、认识与不认识人的手向一个方向移动。音响传出的鼓声如同你的脚步声,这比上网有趣多了。”对于现代人,这是一种引诱。(《天空和大地》,鲍尔吉·原野,作家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第1次)

微信图片_20230302092935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编审。著有随笔集《紫竹笔记:我的园子,我的花》,“漫漫经典情”丛书《艺术卷:美轮,美奂》《文学卷:且行,且歌》《哲学卷:觉知,觉醒》《自然卷:安然,安在》,“书之爱”丛书《书中岁月》《纸上情怀》,“书文化”丛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笺边琐记”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那些地方》,《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作品入选《语文主题学习》《师意盎然》《师墨飘香》等多个选本。同时修习国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等。


08be6aacb4449652cd08316ee4db2a9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