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悟 | 王云霄:给时间找主人
摘要:教研组在一起研究寒假作业时都意识到假期是名著阅读的黄金时期,应该好好规划充分利用。故此我们达成共识给学生的寒假时间找到读书的主人。 接下来迈出“谋”阅读的第一步,以…… |
教研组在一起研究寒假作业时都意识到假期是名著阅读的黄金时期,应该好好规划充分利用。故此我们达成共识给学生的寒假时间找到读书的主人。
接下来迈出“谋”阅读的第一步,以一个完整的降妖除魔故事为单元制作日阅读目录单和阅读任务单,剑指真阅读。
借助读书报告让学生深阅读,完成对假期阅读的总结。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很骨感。两个月的网课,学生上传家校本的人数缩减的让老师心疼。
如何谋一个年假的作业质量,是摆在面前最需要翻越的雪山高峰。
于是从发起最后一课在线课堂开始步步为营,“惊”心布长线。
最后一课主要任务有二:讲清楚寒假作业质量和操作要求;讲明白寒假计划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让寒假充实高效的最直接方法就是会给时间寻找最佳主人,这也是初一的孩子最无力最头疼的。课堂重点解决这一现实难题——不清楚每科作业中某项内容用时估算。
一个有时间计划和相匹配学习内容的计划表怎么样诞生呢?课上以10分钟为一个观察单元,记录阅读《西游记》的章回页码为例,传授他们准确预估学习内容所需用时的方法。
推而广之,留心统计各科各项作业,明确自己的时间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步“谋划”是在布长线,过一个精打细算的寒假,成一段充实高效的时光。
第一天我望眼欲穿等着大家发朗读音频,可是两个班沉寂的好像没有这项任务一般。
莫不是有孤勇之心无孤勇之力?于是我建立组长微信群,从他们身上“谋”一场破冰。
在组长群写下这样的文字:
组长是班级学习风向标,我们要做第一批朗读者,这样班级里就会产生10名朗读者。下一步带动2号参与进来,咱们的朗读队伍就扩充到20人。接着用这20个火种去点燃3、4号,班级里的学习热潮就兴起了。你们就是第一批发光者,让他们追随光,最后也成为光。从第一天开始大家一定要把朗读作业高质量地带动起来。各位组长,班级精英,辛苦你们了!
与组长达成共识后,朗读群里语音条噌噌开始弹出。此刻我们有了“行是知之始”,期待明天会有“知是行之成”。
凡是新的事物在开端总是这样的,起初热情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漠下降,放手不做了。
因此前三天我安排的阅读内容最多,也担心学生不太清楚任务单填写,自己每天上午实践操作一遍,晚饭前发群里分享给同学们,给他们一个参考方向。
这个模仿借鉴的支架也是想降低难度,“谋”更多的同学不缩手缩脚敢于亮剑。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朗读要想质量有保证,需要借山高风速之力,与家长、班主任合作方能长久。于是我把当天的作业统计表发到家长群,请家长核查一下老师的统计是否有遗落并留言:
这是今天的作业统计,东晋诗人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希望没有加入朗读队伍的同学能紧随其后,一个月后会有差距的。
此举一箭双雕,查漏补缺的同时也想“谋”一份眼热和不甘人后。
果然班主任和家长很给力,都询问登记表上两个对勾的符号含义,而后就是身体力行的支持。参与人数滚雪球似的增长上来。
抓住契机,我在家长群里发文感谢:感谢家长和班主任的全力支持,感谢同学们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6人完成朗读。
第四天,我同往常一样上午早早完成阅读任务。正好在《西游记》中读到“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着是时候放手让学生从扶着走成长为自己走了,于是在朗读群发文:
老师陪着大家阅读《西游记》并摘录已经三天,大家也渐渐熟悉做法了。以后老师也会陪着大家,但是我只会在晚上10点上传我的摘录,今后你们要自己真阅读深阅读了。
大家的第一次独立阅读展示即将登场,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愿今夜不输昨夜,咱们班不输隔壁班。
我放手后,他失了倚仗,却也多了挑战。放手自读,向阳而生,加大难度“谋”一份自立和真阅读。
第一天放手阅读的人数很值得参考,能看得出谁会独立自主阅读了。晚上果然遭遇天灾,有重复读以前任务单浑水摸鱼的,有多发几次语音但没有内容滥竽充数的。
两个班一共才25人按照进度读了,于是我赶紧在家长群沟通:
今天是自己第一天独立完成西游记阅读任务,有同学没有真读原著,家长关注一下。整本书很厚,所以才把任务拆开每天读一个降妖除魔故事。我们要关注孩子真的耐着性子读下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错过了只能被落下,没有时间重来。
同时决定每天上午我读的时候就先在朗读群发布今天阅读的起止范围,给想阅读的同学明确的指引。
人生没有捷径,同样,教育也一样。自觉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师长们长时间的监督和引导出来的,假期给他们恰到好处的管束。
每个同学的语音条我都点开听几句,关注朗读进度和正确率,不甩手只“谋”做一个高质量的伴读。
《荀子》中有言 “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假期是阅读的黄金期,如果只沉湎于希望学生读书而没有行动,那和守株待兔的农夫没有什么两样。天天陪伴学生给时间找到阅读的主人,就是“谋”一份实践的质量。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一天读几句话虽然量小,但坚持便是向整本书致敬。
作者简介:
王云霄,河北省顺平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热爱三尺讲台,执鞭犁地根植梦想;热爱生活,握笔耕田安放心灵。在文字的世界里匍匐前行,只为虔诚地升起精神旗帜,浸润疾行中日渐躁动的初心。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