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利专栏 | 街角的那棵楝树
摘要:关注到街角的那棵楝树,大约是在冬季。它长在我上下班必经的路上,喜欢上它,大概是因为它的端庄和秀美。 寒冬的清晨,虽天气晴朗,但太阳的温度被呼呼的北风裹挟得没有一丝丝…… |
关注到街角的那棵楝树,大约是在冬季。它长在我上下班必经的路上,喜欢上它,大概是因为它的端庄和秀美。
寒冬的清晨,虽天气晴朗,但太阳的温度被呼呼的北风裹挟得没有一丝丝的暖意。又路过那棵楝树,远看楝树的枝头是如烟的吉祥黄,在明净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美丽如画;近看黄色的楝果成串,丰硕而康健,在枝头迎着冬风瑟瑟晃动。
我禁不住告诉孩子:看,这棵树真美呀。树围大约30公分,树干亭亭笔直,没有一根斜逸的旁枝,从根部往上三四米处是标致的树冠。说它“标致”是因为冠如伞状,不偏不倚,没有人工修剪的痕迹,确属“天生丽质”。
楝树是一种普通的树,在农村的屋前房后,沟边路旁,似乎到处有她的身影。“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迎夏送春,每年四五月份是楝树花开的季节,淡紫色、细碎的小花,近嗅还有淡淡的清香。花退叶繁,夏季到来,楝树枝叶稠密,楝果青青,如野酸枣般大小,小时候的我们叫这为“楝枣儿”。
楝枣儿可是我们玩算窑游戏的好道具(算窑俗称“抓窝窝”,是一款双人游戏,二人对坐在泥地上并排挖10个小窝,一排5个称之为“窑”,两侧各挖1个小窝用来放赢来的棋子,棋子主要选用楝枣儿。)算窑考验的是心算,也许是我心算能力不行,每次都赢不了,所以现在也确实记不起具体的游戏规则了。
可是,在树下刨土,攀着树枝摘楝枣儿的情景却成了最美好的回忆。当暮色笼罩,炊烟袅袅的时候,往往能听到邻居婶子叫自家孩子回家吃饭的呼喊声。而我也要乖乖回家了,因为母亲说过她不喜欢扯着嗓子大声喊,交代我到饭点就回家吃饭。
起身回家后,留下的是楝树下是被小伙伴们盘磨的地面,还有一堆楝枣儿,静悄悄地躺着……
“妈妈,那棵楝树下新添了一个路牌呢。”孩子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朝阳东路”——一个多么生机勃勃的名字。新路牌应该是最近几天才安装的,正好在那棵俊美的楝树下。楝树就生长在小十字路口,不管是道路的扩建还是修整,这棵楝树都没有遭受到破坏,或是人们也都发现了她脱俗的美。
一年四季,她都站在那里,目光安静地穿过对面的女贞树眺望着三里河荡漾的碧波,守望着桥上的车来车往,倾听者叫卖的喧闹。
她不羡慕女贞的常青,甘愿随着季节的轮换变换自己的色彩,从翠绿到枯黄再到枝干突兀,哪怕增加了一身的斑驳,这正彰显了生命的力量。当隆冬时节,娇贵的香樟树被裹上厚厚的御寒“外衣”时,她依然站在那里,既不娇气也不孤傲,为迎接佳节的到来,甘愿被缠绕上彩灯的丝线。
都说楝树的“楝”谐音“恋”,寓意着淡淡的哀愁和相思。街角的那棵楝树,以从容的姿态面对春花夏风、秋月冬雪,不张扬,不谄媚,用自己的端庄和秀美为这座她爱恋的小城增添一抹色彩,一分蓬勃。
作者简介:
马利利,河南省确山县第七小学数学教师。确山县作协会员,爱好写作,喜欢与文字打交道,愿用文字为生命留痕。作品散见于《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有作品入选《师兴旷远》。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