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卿专栏 | 拾柴火的回忆

摘要:小时候,家里很穷,连做饭用的柴火都不充足。没烧的怎么办,自然要自力更生了。 于是,放学后,我们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写作业,而是去拾柴火。这可能是我们这些个“70后们”都拥……

  小时候,家里很穷,连做饭用的柴火都不充足。没烧的怎么办,自然要自力更生了。

  于是,放学后,我们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写作业,而是去拾柴火。这可能是我们这些个“70后们”都拥有的回忆吧!

微信图片_20221020082715

  柴火也有“好孬”之说。“好柴火”是指烧火比较好用的,比如粗粗细细的极枝,棉花秆等,我们称之为“硬柴火”;“孬柴火”就是指那些不太禁烧的,比如麦秸杆、玉米秆等,我们称之为“软柴火”。

  我们拾柴火,好的孬的都要,不管硬的软的,各有各的用处,统统拾回家去。硬柴火可以在蒸馍、过油、煮肉的时候烧。软柴火是用来“引火”的,没有引火草,硬柴火很难烧的着。

  姥姥对柴火的理解最深刻。她老人家年轻的时候,为了一家子的生计,学会了做豆腐。

  这是一种极费柴火的工作,所以,姥姥除了做豆腐之外,还要负责弄柴火。为了能让一大家子能吃饱饭,姥姥工作之外的时间,几乎全用到了拾柴火上面。

  一个妇女,为生活所迫,经常拉着板车,或是背着大大的包袱,行走在田野里、沟渠边。

  树枝树叶,干草秸秆, 只要是可以烧,姥姥都要网罗家去。用不了几天,家里空地上堆放的,全都是拾来的柴火。

  干柴还好说,直接烧火用了;要是湿柴火,姥姥还要找好天气翻动晾晒。这一垛垛柴火,看起来很多,可用不了几天就烧没了,毕竟做豆腐用的柴火量很大。

  有时候,爷爷也要支援姥姥家一把。爷爷是公社的干部,偶尔也分配点煤。煤在当时是好东西,乡下人烧煤是稀罕事物,那时候很多人就非常喜欢闻煤烟味。

微信图片_20221020082722

  所以,爷爷送给姥姥家几十斤煤,姥姥一般不舍得用。对于爷爷的馈赠,姥姥家的亲人们是很感激的。

  做为回赠,姥姥执意要把储存了半年的一大袋子的,直溜溜可以做火棍的树枝送给爷爷。

  爷爷没收,他知道姥姥家的情况;你们家用柴多,我们家只做顿饭,好对付。对此,姥姥很感激爷爷。

  直到老人家去世,还念叨爷爷的好,说爷爷是个好人,当年经常给她们家送柴火。

  其实,到了我这个时代的时候,家里并不太缺柴火了。我那勤劳的爷爷,还有我那一样勤劳的父母,总会把能收的庄稼秸秆收回家去,堆成垛,基本上够烧火做饭用的。

  但是,会过日子的母亲还是要在农闲的冬天去拾柴火。她拉着竹制的耙子(十二个齿的,农村常见的那种),去田边地头,河沟水渠里搂干草。

  有时也会用铁铲镰刀,蹲在地上,或弯着腰去铲去割,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收获的干草,除了用来“引火”,也可以当牲畜的“冬粮”。

  因此,母亲拾干草的热情很高。这些都是宝贝,牛羊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啊。有时我们也会去帮忙,但田里的风很大,天很冷,去了几次我们就不愿去了。

  可母亲却常常干得满头大汗,有时还脱掉厚棉袄。这让我们很是惭愧,觉得对不起母亲。

  母亲却从不因此吵我们,总是笑着让我们好好读书,说读好了书才不会再受这份罪。

  除了搂干草,母亲还经常扫树叶。

  我们村里树特别多。一到冬天,那些人不常去的地方就会积下很厚的叶子,一地一地的。

  每年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拉着车子去扫,不几天,就会垛一大垛。这样,一冬的“引火柴”就有了。

  就连家里的四头牛,二十几只羊也都有吃的了。那叶子久经风吹日晒,已经焦干焦干的,风吹过,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还弥漫着浓郁的叶香。

  母亲喜欢这种味道,我们也喜欢。我总觉得这就是上天的赐予的“财富”。母亲用木杈装一大包袱叶子,对角系上,用力拉,直到包袱不能再装为止。

微信图片_20221020082726

  一板车要装六大包袱,需要我和姐姐帮忙。装上车,再用绳子拦好,系紧,我们母子三人用力往家赶。

  回家的路不好走,母亲架着车,绳子勒在肩头,变得很直。姐拉着偏绳,我在后面推。有时上坡路,就得使足劲。

  母亲让我们喊着号子加油:“一二,一二……”果然,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往往到家后,我们都满头大汗。但看到越来越高的叶子垛,母亲就笑,我们也跟着笑。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劳动无疑是劳累的,但又是快乐的。因为每到年底,尽管大家都不富裕,我们家总还有肉吃。

  说实话,有时候真的很愿意怀念那个岁月:虽然住着老土房,虽然是篱笆墙、木头门,虽然吃着粗茶淡饭,虽然整日面向黄土背朝天,土里播种土里刨食,但我的父母亲人,我的父老乡亲的那种质朴,那种勤劳,那种节俭,还有那种和谐亲密的邻里关系,却总是让人留恋,让人难以忘怀。

微信图片_20221020082729

  现在的该子,恐怕连什么是“柴火”都不知道吧?他们也很难理解那些连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都缺乏的岁月吧?

  但他们本来就不应该经历那段艰难的日子,他们本来应该幸福地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里。

  因为,“拾柴火”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历史,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种记忆。

  我今天把这段回忆拿出来给大家说说,其实就想让孩子们知道这段往事,同时也想问他们一个问题:假如你们生在那个年代,生在那样的家庭,你们是不是也会放下手中的书,挎起竹筐,拉起车子,满田地里去拾柴火呢?

微信图片_20221020082735

  作者简介:

  陈华卿,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喜爱写作、音乐、书法。人生信仰:只要活着,就要欢乐,不忘初心,做生活的有心人。笔耕纸田三十余年,用心书写生活,记录内心情感。


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