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诗仙专栏 | 盐语深深

摘要:灶台上,一方窄窄的塑料盒内,储藏着盐,细细的、白白的。这似雪的轻盈,一小勺,一小勺,匀匀洒洒,把农家人的日子,腌得有滋有味,情深意重! 农家人的食味里,似乎可以没有……

  灶台上,一方窄窄的塑料盒内,储藏着盐,细细的、白白的。这似雪的轻盈,一小勺,一小勺,匀匀洒洒,把农家人的日子,腌得有滋有味,情深意重!

  农家人的食味里,似乎可以没有辣、没有甜、没有酸,但不能没有咸,特别是在流汗的日子里。不是有句俗话嘛,“不吃盐,哪有几把子力气”!

  村里的男人,或一肩扛犁,一手执鞭赶牛。或一担肩挑,菜籽,麦子,稻谷,总是沉沉甸甸。村里的女人,似乎也不甘示弱,扛锄荷锹,挎篮拎桶,仿佛她们有三头六臂。额头、胸前、背上湿漉漉的一大片,像被暴雨浇透过。打从身旁过,空气中似乎都能闻到咸咸的味道。这样的味道滴在禾下土,晒在麻绳上,日出日落。

  那时的父亲,时常饿得提早回家吃上一碗。从锅里掰断几块炕得嘎嘣脆的锅巴放入瓷碗中,就着一瓢热水冲泡,用筷子蘸一丁点儿猪油,当然最后不能少的,便是舀来两三勺的细盐。父亲像老牛一样,蹲守墙隅,惬意地咀着,嚼着。一碗底朝天后,满足的背影又再次踏上了青青田野。而我,常在晨后和午后头顶草帽送粥大科坡,送茶小倪岗。母亲总叮嘱到,“别忘了放些盐哪”!

  而母亲,与盐打交道的方式有点特别,不是吃盐,而是洗盐。所谓洗盐,就是用盐洗头,用盐洗澡。特别是洗澡,也是万般无奈。

  炎热夏季,旱田里的棉秆,高过人头;水田里的稻秧,半掩身腰。一桶桶背在身上,一趟趟穿梭喷洒。尽管那时的母亲,头戴白毛巾,身披厚罩褂,依然免不了药水的浸湿,特别是在风大的日子里。面对着中暑与中毒的双重风险,一个圆圆的木盆内,总要壮烈牺牲些细细白白的盐,火辣辣的疼,毛刺刺般的痒在一次次的浸泡清洗中消停了许多,母亲煞白的脸也恢复了血色。她常微笑说:“这些年,亏了它才少跑医院,少花冤枉钱!”

  当然,农村人用盐最多的地方,便是腌制农家菜了。

  常在土坡处,深挖一小桶红泥,据母亲说,那红泥有营养,比那黄土壤、灰土壤好。粗盐拌土搅匀,每一个石青色的鸭蛋,滚了一身红泥。然后齐整地放满罐,封好口,剩下的便是静悄悄地等。闭门出关的那一刻,一剖四瓣,置于碟内,白似雪肤嫩,油如玛瑙红,甚是诱人。一片瓣,一碗粥,咕噜咕噜热下肚。嘴馋的娃子,摸走一整蛋儿,筷子一头扎下去,“吱”一声,红油汩汩地冒出,吸着,掏着,不多时,只剩下一个空壳,在地上晃晃悠悠。

  腌鸭蛋,腌萝卜,腌雪菜,腌酱瓜,腌醋蒜等等,于盐而言,牛刀小试而已,因为这些都是家常小配菜,就着粥吃的。就着米饭吃的主打菜才是它大显身手的地方。

  深秋时节,村里各家各户都提前个把月备好一些年货。这时,池塘忙起来了,井边忙起来了,锅屋忙起来了。丢弃一地的鸡毛、鸭肠、鹅肺散发着令人兴奋的腥味。各家各户白花花的“盐军”此时也倾巢出动,抖抖扬扬,纷纷洒洒,簌簌有声,前搓后抹在肉制品的每一寸土地上。似乎人的手也成了腌肉的一部分,那咸腻腻的味道经久不散。

  那时各户家中,桌子底、墙角边。大缸小罐、方盆圆坛,挤在一处,像见面的土财主,都会发出闷声的笑。这些是过年时的底气,也是来年青黄不接时的口福。

  腌制久了,就要见光。满村里、满院里都成了晒场和秀场。树干上,这家挂着腊猪肉,那家晾着腌鹅肉。竹架上,这家吊着一根根香肠,那家摊开一匾匾杂碎。实在没地放时,便在墙壁上钉颗钉子,鸡肉鸭肉垂挂两边,随风微转,在阳光下大秀着还富有弹性的美臀和胸肌,诱得蚂蚁沿着湿咸咸的油渍,上树,爬墙。走门串户而来的左邻右舍,总喜欢盯上那么几眼,嘴角漾起的微笑像美丽的雪花,飘得满世界都是。“你家兄弟好福气,年后又能捎上一只鹅了。”母亲打趣到:“哪有啊!你家树枝都快挂断了,还是你兄弟更有福气呦!”

  那时的故乡,整个就是一陶罐,个把月的闷着、晒着,连空气也咸咸的,湿湿的。而农村人就喜欢这个味儿,这样的味蒸在锅里,蹿在屋里,吃在碗里,一份踏实,一种安详,油然而生。母亲常说,“灶台上,瓷盆可以空,油罐可以空,就是盐盒不能空啊”。那时的我太不懂,但现在细细想来,也许是“无盐不成味”。或许又是老农民的汗水是从盐里长出来的,一年四季不能缺。有了它的存在,再苦再累的日子也能熬过去。

  盐,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始终无言,但却又无时不在深言,在一杯杯凉茶中,在一碗碗米粥里……它以无我的消融,强了庄稼人的筋,壮了农家人的骨,咸香了故乡人的日子,氤氤氲氲。


内容照片格式


作者简介:

  庙诗仙,江苏睢宁县李集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肉体之我,在时光流年中顺流而下,潺潺,淙淙,消失在那天际尽头的归途;性灵之我,却喜欢溯游而上,在前尘往事中,寻找生命的另一种栖息和归宿。有作品入选《师心有痕》《师墨飘香》。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慧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4-2020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