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张秀玲:渡 口
摘要: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师,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早就想写一写教育之幸,抑或教育之痛。这个想法一直在心头,也许是时机不成熟,所以一直未提笔。 印象中好久没接过上小学的儿子了,每…… |
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师,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早就想写一写教育之幸,抑或教育之痛。这个想法一直在心头,也许是时机不成熟,所以一直未提笔。
印象中好久没接过上小学的儿子了,每天都是他自己放学后背着书包来学校办公室等我。而我每天都是等学生放学打扫完卫生、离开教室,才和在办公室等我的儿子一起回家。
天渐渐凉了,办公室不知谁说了一句“明天降温”,我突然想到孩子脚上还穿着单鞋,该为孩子去买双厚棉鞋了。于是我提前收拾好作业以及明天上课的材料,放学铃一响就去校门口等孩子。
走出校门,看着熙熙攘攘的接孩子的家长,我猛然惊嘘:原来天黑的这么早啦!——好似我不属于这个世界!一直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每天都目送学生离开校园我才放心,却不曾关心过小小年纪的儿子是如何冲破车水马龙的人流、穿越层层流光暗影走到我办公室的。——难怪每次见到孩子时总是满头大汗。我从来没有想过问问孩子“天黑怕不怕?”以及孩子内心的想法……
等待孩子到来的时刻,我突然自责起来:纵然你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你的孩子重要么?你的家人幸福么?爱人先爱己,如果这一点你都不能做到,你在这个世上的价值是什么?如果家人不重要,你给千家万户带去幸福了吗……
你看,不远处一群中学生模样的男女在抽烟,身边还有几个十四五岁的小青年吹着口哨在那里目中无人的打闹说笑,口口声声说着几个女孩子的名字,好像在等她们放学。
看着这一幕,我的心隐隐作痛,这就是我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梦想吗?这就是我曾经豪言壮志“我要用我的教育情怀拯救苍生”的局面吗?何时才能实现“让每一个从我手中出去的学生都能幸福一生”的梦想啊?——极大的讽刺!
无心看到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迷茫了,我该怎么做?是我病了,还是教育病了?抑或是社会病了?一向遵循“世界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的生活态度,这一刻我却无比心痛。这一幕,让我感受到教育的确不是万能的,教育也有缺口,阳光中也有阴霾。
青春年少的孩子,我该怎样拯救你,看着你在夜幕中若隐若现,慢慢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作为人民教师,我多想拉住你的手,领着你走向温暖的明天,去品味灿烂阳光的味道。
这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堕落,这是教育的伤口,这是社会的痛点,正是这部分人的道德缺失,才有了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小情绪。
非常怀念我们小时候,那时候,父母很忙,忙的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但那时人是安全的,人心是坦然的。现在,人仍旧忙,但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接送孩子。为什么?不因为社会上出现了这一类“非正常人”吗?
他们来过校园,又被校园弃之,如今走向社会,不就将会被社会所弃,他们的未来在哪里?社会嚷嚷:接回校园吧,让学校来管教。可是教师的全身已被束缚,不能责不能动,就差让教师用脑去呼吸了,如何去管?如何去教?如何去“渡”?学生犯错,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会想方设法去挽救他,但由于种种束缚,再好的教师也会无奈的留下那句“我本善良”的悲哀!教育真的病了,给教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给了家长无理取闹的理由。所以,有了辍学的孩子,有了家校互不理解的怪象,有了你不敢相信的校园威胁,校园暴力……
让每一个从我手中出去的学生都能幸福一生!万丈豪情今犹在,最怕晴天遇阴雨,那时,天空中没有雨伞,打湿的不仅仅是你的心情……
站在秋的渡口,不怕秋风凉,不怕叶满地,就怕看到你孤独的背影,你一回头,我已认不出你的模样……到那时,我们的教育在哪里,我们的梦想在哪里……
作者简介:
张秀玲,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菏泽市优秀教师,菏泽市最美教师。相信让每一个与我相遇的孩子,因我而优秀!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慧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