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刚专栏 | 那个住在乡间陋室里的老人
摘要:今天周末,正在想干点啥好,恰好,友人打来电话,说有没有兴趣去看望一位隐士,我说那就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走就走,一会儿功夫,友人开车到楼下,我带上闺女,和友人…… |
今天周末,正在想干点啥好,恰好,友人打来电话,说有没有兴趣去看望一位隐士,我说那就去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说走就走,一会儿功夫,友人开车到楼下,我带上闺女,和友人一家三口一同前往。
路上友人介绍了这位隐居于乡间的他心目中的高人——他是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十八年的老人(请允许我隐去他老人家的姓名),退休之后,眷恋故土,于是,毅然回国。当然,挣着美国的退休金在中国生活,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他有足够的财力和时间,支撑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事一些手工制作,以及诸如此类的艺术创作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他带回了自己多年收藏的艺术品、文物古玩等总计十三万件宝贝!并且他有意把自己的所有藏品无偿捐献!我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未见其人未闻其声,我已被深深打动。
汽车在只容一车的乡间小路上奔驰,小路七扭八拐,我虽是地道的渑池人,此刻却不知身在何处。正行间,见前面一辆挖掘机横在道路正中,正在挖什么管道,把路堵的死死的,好在友人说离此不远,于是,我们下车步行。此时冬小麦已过脚踝,满眼望去绿油油一片,看惯了城市钢筋水泥丛林的孩子们,平日难得见到如此景色,兴奋的不得了,在麦地里撒欢儿。我并未制止,我知道这对此时的冬小麦是无碍的。正行间,友人说他来接我们了,我抬头看时,远远见一老者走来,并不高大的身材依然健康而有活力,戴一顶户外人常戴的那种长舌帽,花白的长发扎成一束,随意地梳在脑后,再加上棱角分明的脸和一双深邃的眼睛,让人一望而知,这是位有艺术修养和艺术气质的老人。
寒喧过后,他带我们参观了他的部分收藏品——为什么是部分,因为他已决定捐献全部藏品,大部分已经打包登记造册了,还剩少部分大件没法打包,我们能见到的只是这部分。孩子们对一条大船很感兴趣,他介绍说这是“坦泰尼克”号,他手工做的,用了几个月,船头的锚、铁链无不俱全,船的甲板上有人在晒太阳,还有一对恋人相互依偎,可能是露西和杰克吧,他们是在说情话吗?吸引我的是一幅《百福图》,这幅图的特别之处在于,是老人亲手写的百种福字,每个字都用纯铜打造,按照书法的章法,粘贴在丝绒上,高雅而不失书趣。一个明代款式的纯木花架,静静地散发着木质家具特有的清香,我是门外汉,看不出什么木料,只感觉表面光滑到象涂了油漆。台面是景泰蓝质地,细如发丝的铜丝勾勒出复杂的花瓣形状,景泰蓝特有的蓝,匹配木质框架的油光,透露出中国古典家具特有的高贵和书卷气。我和闺女共同感兴趣的是一只百宝箱,老人笑说这是“阿里巴巴之箱”,我看不出箱身用什么金属材质打造,上面用金属丝描绘出复杂的图案,我感觉那图案有点西域风格,老人说金属丝有铜有锡有银,最关键的是,上面还镶嵌了很多漂亮的五彩石头,我不确定是不是宝石,但肯定不是一般的石头。箱子沉重,孩子们根本打不开箱盖,老人说里面装的都是刺绣作品。这么珍贵的东西,我们也没好意思打开看看到底是什么。
老人最得意的一件作品是自己花几年时间手工制作的《古陕州城沙盘》,沙盘大约五乘五米,我只见到局部,大概估计了一下,总共应该有上千橦房屋,每一间房屋都制作得细致入微,那错落有致的台阶、房前细如火柴梗的廊柱、勾勒出的屋瓦,无不显示出制作者灵巧的匠心和对自己作品严格要求到苛刻的精心。我虽未见到沙盘全貌,但想想五米见方,上千橦房屋,密密麻麻的街道,特别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都足以震撼人心!
据友人说还有很多我们没见到的真正的宝贝,有各种宝石、水晶、古玩、各种质地的佛像等等,还有很多见所未见的物什,放满了整个三间的仓库!
临近中午,我们准备离去,老人热情相留,我不好意思,这么多人来蹭饭,怕人家没准备这么多东西,那不是尴尬了。老人再三挽留,却不过,友人说那就在这儿混顿饭罢。
做饭的空当,和老人闲聊起来,老人很是健谈,他说这些收藏都是在美国做生意期间积累起来的,现在老了想叶落归根,于是把这些毕生心血也带了回来,十三万多件,回来时候装满了一整个货柜。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是原来废弃的一个养猪场,条件简陋,但周围环境挺好,向下沟里就是水库,房屋背后是个小山丘。住在这种地方才舒服,他不喜欢都市的喧嚣,清静的地方才好,才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我问他为什么想到把这么多的好东西捐了而且是无偿的?他说年级大了,要这些东西也没啥用,保管也不好保管,还不如捐出去放个安稳地方,让更多人看到,也算物尽其用吧。已经和政府联系过了,明年正好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政府也很需要这类东西作展览,已经谈妥了,可能近一段时间这些东西就要起程运往县城。我看到老人脸上的平静,这些东西是他一生的心血,他说起来就象说和自己无关的邻家故事一样,没有一丝丝波澜!
老人的老伴是东北人,有东北人的豪爽和大气,也有东北人的利落,不一会儿炸酱面做好。端起来发现竟是一碗彩色的面条,女主人看见我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过来解释道这面分别是用菠菜汁、胡萝卜汁、西红柿汁、火龙果汁和面做成的,叫蔬菜面,东北老家经常吃。我在想,这得多费事啊,榨几种果汁,和好几种面,要分别做成面条,想想都麻烦,如果不是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且充满生活乐趣的人,肯定都懒得费事,反正我不会。
告别老先生出来,我们驾车回城。我承认,我被这个住在乡间陋室里的老人深深震撼了,他的这一举动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无疑是一道耀眼的亮光,照出了我们庸常人的猥琐和灵魂的贫乏。当你看不懂一个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嘲笑他,不是他有问题,而是你自己的境界不够。就如你以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大嫂(我发誓没有笑话人的意思)的视角,去和一个哲学教授探讨人生的意义,其结果一定是鸡同鸭讲,你还一脸正气地认为对方不可理喻,人应该学会内省自悟才会进步。我以为,那些所谓的高人就是思想维度高于我们的人,他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蚂蚁一样,他不屑和我们争辩,就象我们不屑于和蚂蚁争一只死苍蝇一样。而人世间有多少人为了眼前的一点点利益两面三刀、落井下石、尔虞我诈、卑鄙无耻、贪得无厌、良心泯灭,最可怕的是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别人眼里这何尝不是为了争那只死苍蝇而自寻烦恼吗!?
向老先生致以我深深的敬意!
作者简介:
马志刚,现供职于渑池县教育体育局。人到中年,生性散淡,身在江湖,心向桃园。闲时读读书,有空码码字,朋来约约酒,知己谈谈天。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慧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