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中教参”征文 | 焦玉玲:那个温暖了岁月的人
摘要:那个温暖了岁月的人 总有一个人,点亮了人生,温暖了岁月,温暖了记忆。 ——题记 “又到月底了,该交稿了。” “又梦到你给我发稿了。” “天天盼着收到你的文章,你能…… |
那个温暖了岁月的人
总有一个人,点亮了人生,温暖了岁月,温暖了记忆。
——题记
“又到月底了,该交稿了。”
“又梦到你给我发稿了。”
“天天盼着收到你的文章,你能让我等多久?”
每次收到您的微信留言,那和蔼的笑容立即浮现在眼前,我微笑过后更多的是愧疚和抱歉。多少次了,总是在您催促下打开记忆深处的结;多少次,总是在您鼓励下启动岁月尘封的门。过往的一切心灵沉香,一个个人,一份份情,一段段岁月往事,都涌现在指尖,流动在屏中。有您,岁月尚可温;有您,岁月尚可忆。
去年到河师大参加国培,认识了俊朗阳光、才思敏捷的任云峰老师。在聆听他的诗歌首《塞上,我似曾来过》时,百度了一下,看到了诗歌刊发的公众号“教学参考河南站”,被一句朴素话语深深打动——建设咱教育人最纯净的心灵家园!我知道,这是我喜欢的地方,也是我应该呆的空间。于是添加了18137107513的编辑微信号,从那天起我认识了您。从此开启了“心中有美向美而行,心中有光随光前行”的文学旅程。
简单的问候,简单的话语,温馨的提醒。我的一篇篇文章,通过您发表在中语参的平台,让更多的人知晓了一个叫“焦玉玲”的中语人。从尘封岁月里淳朴的《二瓜》,到命运多舛而坚强独立的《福英》;从疫情期间复苏经济的《那年,那岁,那地摊儿》,到网购热火朝天欲罢不能的《“即将成功”离成功究竟有多远》;从疫情过后的心灵感动《向您致敬》,到感受校园环境美好的《紫藤长廊四韵》。一年来我在中语参平台发表了10篇文章,也终于成了“专栏作者”,有了自己在文学殿堂的第一间精神小屋,而推动建造这小屋的人就是您——刘晖主编!岁月若有情可忆,秋风起处便是您;岁月尚有情可记,秋叶飞处便是您!
去年11月在语参家园得知了一个消息:23日、24日在新密举办“首届新时代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高峰论坛”。抑制不住的喜悦,抑制不住的心动,决然前去。不为秋高云淡,只为与您相遇;不为季节旅行,只为相遇语参人。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单枪匹马奔向新密。在偌大的礼堂,一眼就看到台前忙碌的您,一架黑色相机挂在胸前,穿一件朴素的黑色上衣,花白的短发溢着儒雅的精神气,始终如一的笑容漾在您的眼角眉梢,荡在您的唇边嘴角。没有过多的话语,您默默地服务在会场,给每个语参人提供成长的平台和机遇,给参会教师送来一场场精神的盛宴,一次成长的良机。
您架起了专家与教师之间的桥梁,拉近了学术与学校的距离。您把教育智慧苗栽入普通教师的心里,你把优秀管理经验推广到乡村中小学。您是教育人成长的引领师,是乡村教育创新的推动人。默默无闻传递教育智慧,寒来暑往扶植教育新人,您穿梭于大江南北,沟通四面八方, 为中小学教育人送来了温暖 ,为中小学教育送来了希冀!
岁月若有温暖可忆,您就是那花田阡陌中播撒暖阳的人;人生若有温情可记,您就是那风霜侵袭时送来鼓励的人!
有暖如你,岁月可记。
作者简介:
焦玉玲,伊川县直中学语文教师。伊川县兼职教研员,伊川县神鹰救援队公益安全宣讲员。喜欢在文字世界和公益事业中感受生命的平和与人生的价值!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慧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