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王文波:家有数亩田
摘要:1995年,大儿子降生,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二亩责任田,一年又一年,现在儿子27岁了,掐指算来,我以“耕读世家”自诩,在工作的间隙快乐充实地在田间耕作,已经快有30年了。 当…… |
1995年,大儿子降生,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二亩责任田,一年又一年,现在儿子27岁了,掐指算来,我以“耕读世家”自诩,在工作的间隙快乐充实地在田间耕作,已经快有30年了。
当年教师待遇低,我和妻子一个月工资合起来不到四百元。种田还是有赚头的,夏秋两季,卖了粮食,除去成本,基本上能赚取一季的收入,因此,这二亩责任田在我的经济杠杆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和妻子对此很看中,尽力侍弄好庄稼,期望有好的收成,能多少贴补家用。
当年的生产力太低下了,有个别家庭还处在最原始的刀耕牲畜碾场的阶段。杏子黄了,小麦炸了梢,亟待收获,我和妻子早起下地用镰刀割麦子,后半晌用架子车拉到公路上晾晒并借助过路车子碾压……拢堆清扫扬场,到麦粒弄干净,有时要打一个大半夜。
如此紧张辛苦地劳作,每年的收庄稼季节要精疲力竭苦熬好几天……但惬意地望着成堆的黄灿灿玉米,或者习习晚风中如阅兵般一字排开的装满新鲜小麦的麻袋,我们忘了疲劳,收获的喜悦充溢全身,当然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痛并快乐着”。
记得那个六月流火的麦季,我和妻子正顶着骄阳霍霍磨刀啃噬焦黄的麦稞,才割了两垄不到,一个过路的汉子嘻嘻哂笑我们:”现在啥时候了还有用手割麦子的!我们堤西早用联合收割机了!”不一会儿,隆隆的机器声由远而近,两台草绿色的大机器沿着公路缓缓驶来……我们正拿镰刀割麦子的几家当机立断,拦下了联合收割机……从此在我的种田史上开启了“机割”的新时代,这也是随着国家政策指引正确,经济好转,生产力发达的结果。
2009年,父母年迈种不动庄稼了,于是他们名下的三亩责任田归我管理,我成了拥有五亩大田的地主了!
后来随着市场需求和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的夏秋两季主打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不知啥时候,各种农收机械雨后春笋般涌入广袤的田野,国家为支援农业生产,出台“购机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这样不但提高了生产力,还减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形成了“种田不再累”、“收种效率高”的大好局面。小麦玉米不再费力淘神地一镰一镰割、一穗一穗掰了……每年麦收除去田间耕作,新时代的农民,有了更多时间出门打工挣钱。
岁月如歌,斗转星移间,责任田已伴我度过了人生的青年和壮年时期,而今,已进知天命之年的我仍活跃在田间地头。
去年在成都工作的大儿子在电话里叮嘱我:“不要再种地了,岁数也不小了,不如把操持庄稼的时间省出来,出去旅旅游散散心…… ”我立即持反对意见:“儿子,你爹我现在种地的热情不在于卖庄稼赚钱,说穿了,种地就是一个消遣和锻炼身体过程,工作之余,到田里拔拔草,施施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看着那些小庄稼苗儿在我的关心侍弄下,一点点长大长壮实,一直到收获,这其中的过程不是你能体会到的,其实,这也是你爹我生活的一个个希望啊!”
儿子辩不过我,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我听说咱那儿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租户给的租金也不少,你还不如把地租出去了……”
儿子说的是真话!环顾周围,光我村就有七、八个种粮大户,他们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成立合作社,购买大型机械,每户收租种植至少上百亩责任田,雄心勃勃地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自己的理想;纵观那些被租的农户,已经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男子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女主人除了在家主内,在遍地开花的服装厂干活也能挣不少钱……这比窝在田间刨食强多了。
这些都得感谢党的政策好,党的指引方向正确,中国正顺应世界潮流,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当然也包括农业,向着更合理、更先进的理念发展,说到底,其实还是广大人民受益最多最广。
想到这里,我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责任田我还是先种着吧,权当锻炼身体了,等有一天,我和你妈种不动了,就去你那里,成都气候好,是养老的好地方。”
“放心,我们有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末了我半开玩笑地说。
电话那边没有说话,但我明显听到儿子打了一个响指!
作者简介:
王文波,河南省长垣市芦岗乡中心学校语文教师。长垣市作协会员。喜欢徘徊在记忆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以笔为网,搜罗那些生活中细碎的遇见,织成五彩的云霞。多年来在各级报刊、杂志,以及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百余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