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新专栏 | 病 友(小小说)
摘要:天空阴沉沉地下着小雨,站在六号病房十五楼放眼望去,北面的龙湖笼罩在一片雨雾中。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刚下一场雨,闷热的暑气就全退下了。 我因骨骼疼痛住进了亚洲最大…… |
天空阴沉沉地下着小雨,站在六号病房十五楼放眼望去,北面的龙湖笼罩在一片雨雾中。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刚下一场雨,闷热的暑气就全退下了。
我因骨骼疼痛住进了亚洲最大的医院——郑大一附院(东区)疼痛科。这里人流如潮,万头攒动,胜似乡下赶大集,看大戏。在县、市医院看不好的疑难杂症患者都云集到此,想与疾病做最后一搏。
由于床位紧张,走廊的尽头,顺墙摆着六张床,这便是我的病房。第一天先交两千元住下观察。第二天早上开始抽血化验,接着护士便来催款。“天啊!我们还没有治病就花了几千元!这是咋回事?”妻子问护士。护士没好气的说“光化验费就得三千多,还会多收你钱?”妻只好把粜小麦的七千块钱全交了出去。
东面32号床住的是周口淮阳县的李秀枝。她因肩周炎来住院的。男的是陪护,他们过得好像很滋润。他们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男的是小包工头,负担轻,收入高,整天拿着鸡大腿啃,还抱着手机一溜小唱,不像是来看病的,倒像是来度假的。
一天晚上,忽听音乐响起,抬头看去,原来是李秀枝两口擓着胳膊并肩走着,让同室病友给他俩拍抖音呢!“就这样牵着你的手,慢慢的往前走。走过一春又一秋,直到皱纹爬满额头……”手机里放着《十指紧扣心相守》,李秀枝两口昂首挺胸,携手前行秀恩爱。拍完抖音,喜不自胜,拿着手机向病友一个个的展示,生怕别人看不到。
和我邻床的30号患者,老两口六十来岁,来自安徽芜湖。两口都是又矮又瘦。男的姓吴,不爱说话。据那女的讲,老吴在郑东新区干建筑活,今年三月从楼上跌了下来,所幸架在了钢管上,经抢救命是保住了,肋骨和肩胛骨却摔断了。先后做了几次手术,至今肩胛骨仍然疼痛难忍。
别人在娱乐,他们一直默不作声。原来今天由于欠费,医生已经停止用药了。值班护士朱闪闪已经来过两次催款了。老吴的妻子一直给包工头打电话要钱。包工头信不过她,让医生接电话。往往是打过来三两千块钱,一两天就没了。
老吴两口整天愁眉苦脸为医疗费而发愁。有人提议老吴去告包工头,老吴默不作声,他老婆说,告也没用,伤看不好,不能做鉴定。没有鉴定打不成官司。一告人家就不会再给我们打钱了。只好这样,天天在催款和被催款中度过。
半夜,当人们睡意正酣,呼噜声此伏彼起时,忽见老吴捂着肚子跑向厕所,一夜间竟然起了四回。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啊!
原来老吴为了省钱,吃了餐厅别人剩下的东西,结果上哕下冒得了急性肠胃炎。一直折腾到四五点,医生还没上班。我忽然想起来,包里还备有一盒诺氟沙星胶囊,赶忙拿出来让他吃下去。过了半个小时老吴才有所缓解。
天就要亮了,保洁大姐开始拖地了。躺在走廊里的人们陆续卷起了铺在地板上的垫子。
我索性走到大厅里,绕着电梯转了几圈。趴在宽大的玻璃窗上向外眺望,宽阔的龙湖上有一叶红色的小舟在慢慢向前移动,跨湖大桥上灯光闪烁,车辆逐渐多起来。东面和北面的高速列车像一条白色的巨龙疾速驶向天边。
电梯门开了,主治医生马大夫第一个上班了。他身着白大褂笑眯眯的和病人打着招呼。上班时间到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蜂拥而至。
李秀枝今天就要出院了。她和老公高高兴兴地和病友道了别,哼着那首《十指紧扣心相守》,坐着电梯走了。
走廊里边,小护士朱闪闪又在催款。老吴的妻子皱着眉头,靠着医生值班室的门又在给包工头打电话……
作者简介:
范成新,河南省获嘉县史庄二中语文教师,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获嘉县第二届“感动同盟教坛三十年美丽教师”。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