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第二初级中学 范俊岭:吹尽黄沙始见金

· 优师文学 来源:原创 作者:孔军栋 Monday August-03 2020 17:07:14
摘要:吹尽黄沙始见金 ——作文教学改革创新见成效 西平县第二初级中学 范俊岭 慧育在线讯: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

吹尽黄沙始见金

——作文教学改革创新见成效

1

西平县第二初级中学  范俊岭

慧育在线讯: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作文教学历来有种种方法、种种策略、种种系列,但少有能贴近学生生活、契合学生写作能力,让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法。我们西平二中语文组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探索出了“读、写、改”三位一体分层教学法,在本校不断实验、并逐步推广,效果很好,受到学生和家长及喜爱和肯定。

一、学校搭建平台 教师展风采

每个教师都有潜在的创造性,不断挖掘、肯定、引导、整合教师个人的实践智慧,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群体智慧成果,让教师有尊严感、成就感、获得感,是教育管理者尊重教师职业创造性的神圣使命。 几年前,作文教学也同样困扰着二中语文教师,语文组在开教研会时,几个老师提议集小组智慧打造一堂精品作文课,获得了成功。此举得到了校领导的及时肯定,并进一步启发: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再打造几堂课不是更好吗?老师们来了精神,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掘教材资源,几节精品作文课获得了县教研室指导和好评。语文组长在喜不自胜的时候,校领导又提议,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加强理论指导,形成科学体系。于是,在语文组教师共同努力下,“读、写、改”融为一体,不同的作文课型,科学地分层教学逐渐清晰起来。在校领导的鼓励引导和支持下,在县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的指导下,语文组注重材料积累和过程记录,时至今日,结集出版了几本作文书和作文教案书等校本教材。

草木春天生长,河流向东流去,教师追求自我提高也是很自然的事;如何唤醒教师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怎样坚定教师的进取之心,学校首先要搭建平台。学校给老师们创设了宽松的创新环境和相应的鼓励机制,制订了《西平二中教科研制度和管理办法》、《西平二中教科研奖励办法》,教导处成立有教科室,负责给老师们提供资源和物力上的支持,帮助老师们处理整理、打印、出版各种事务。老师们利用节假日付出的艰辛劳动,通过增加课时数,提高绩效工资予以补贴。及时给予口头鼓励,帮助他们申请各级荣誉。其次是要善于发现创新增长点。很多创新成果始于一个也许是离奇的念头,这时作为教育管理者如果漫不经心,就有可能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及时得到鼓励帮助也许就会壮大成长为一种卓识、一种理念、一份成就。而抓住这个念头,不一定是老师们把报告递交到你的办公桌上,你要细心去发现。定期向老师们发调查问卷,通过听课、教研、观摩提出或让老师们提出学习和教学中的困惑,或者是早餐桌上的闲谈,花池边的散步,微信群里的聊天,校园网站的跟帖等非正式场合的交流,都会爆发智慧的闪光。我们把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甄别遴选,结合老师们的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发展大计,和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合,总会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三是要对创新精神和活动尽心保护和激励。激励作为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建立在满足个人某种需求和期望基础上的,要让赞美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老师也同样希望得到管理者的赞美。亲自主持一次小组会议,给老师出版物题词、写序言,说几句暖心的话,在教师大会上的表扬,都能给老师极大的鼓舞。学校设立有“教坛精英”“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每学期评选合适人选并颁发证书。关心教师的成长,关心教师家属的琐事和子女的升学就业,看望带病工作的老师,给辛苦工作的老师拍照表扬等,每一位教师都在不同场合、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受到赞美、受到奖励,全方位的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消除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在快乐工作中才能出创新。

这样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动态机制给老师们搭建一个自主、自愿的平台,让老师在安全、平静的状态下展示自己的成果,抒写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喜悦,在彼此的陪伴中,在相互的激励下,出成果,见成绩,获得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二、营造书香校园 文化浸润人生

阅读可以使我们阅历更丰富,感情更丰富,让我们见多识广,还 可以让我们学会用不同维度和观点,去看待事物,也拓展了自身思维的广度、深度,提高写作能力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简单说,语文需要阅读,阅读不纯是为了语文。我们西平二中大力倡导阅读之风,老师,学生,通过学生延伸到家长。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评。2016年,省级“亲子共读”现场会在我校召开,给予我们更大的鼓励。

我们二中现有一个图书室,两个阅览室,馆藏图书七万两千多册,方便师生借阅图书。七八年级每周要到阅览室上两节阅读课。每班建有图书角,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放在这里,让好书流动起来、同学们共享知识。

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我们开辟了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流动电子屏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甚至不放过任一面墙壁,宣传内容包括了国学经典、名人励志故事、哲人睿语、习惯养成、古诗名言等,拟定了校歌、校训、校旗、校徽。以“我爱我班”为主题,酝酿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包括班级名称、标志、目标、口号和班训、班规,用以布置了教室,又由学校统一制作版面展出。班级文化由学生自主设计,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年春期开展大型歌咏比赛并举办“体育节”,秋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大课间准时播报;办有校报《柏韵》,登载学生习作,也可纵论天下事。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抗战胜利日等,开展各种形式纪念庆祝活动;开发本土资源,如开展嫘祖祭拜活动,去朱沟革命纪念馆等老区寻访红色足迹活动等。定期举办作文竞赛,三个年级段教师交换密封评卷,按中招要求,坚持三人独立评卷,评卷结果和优秀试卷展示在橱窗里。班级定期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分享会。

响应上级“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校团委和八(11)班班主任聂小省密切配合,组织八(11)班学生三十多人,举办了大型诵读活动。在比赛中获得县第二名、驻马店市第二名的好成绩。2018年12月14日我校吕翠华老师带领我校学生代表城区中学组参加了市级诵读比赛,获得市级二等奖。张凤兰和康慧娟老师精心指导的学生历史情景剧《文成公主入藏》,于2016年12月10日在西平县教研室举行的初中师生历史才艺大赛上,一举获得大赛一等奖。

三、锐意教学改革 创新作文教学

我们提出了一二三三制分层作文教学模式,具体措施概括为:“一个目标”“两种形式” “三个步骤”。一个目标,即倡导阅读,促进积累,激发写作欲望。两种形式,一兴趣写作,读写改三位一体;二课堂写作,三步走:作前指导 、动笔写作 、习作修改和讲评。

兴趣写作主要是培养学生课外的习惯,“读写改”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之间”不能断然割裂,却分别包含着不同的意思,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要求。广义的“读”,就是从外界吸纳摄取各种有用信息,这些原料经发酵加工然后输出就是“写”,“写”可以是一种习惯,而不一定是正襟危坐写作文,更不是搜肠刮肚“凑”考场作文。“写”是记录,是把思想思考的内容固化。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写作文就不会怕了。“改”是修剪,文字越改越好;多种的“改”,也是要养成改的习惯。“改”是针对错误痛下针砭,所以对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三个字可以说概括了写作的真谛。

(一)读——读生活、读社会、读自然

鼓励孩子们用眼观察,用脑子思考,并及时的记录。可要求学生每天听新闻、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并准备一个本子,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不断从生活中引进鲜活之水,以弥补“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视野狭窄的不足。总之,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也是绚丽多姿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观察、勤思考、勤动口、勤动手,久而久之,生活的积累丰富了,写作也就“发于心而形诸于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开阔眼界,培养其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写作素材。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那么,他们将想有路头,写有源头。如演讲比赛、书画竞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诵读比赛等,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失败到成功,由灰心失望到欣喜若狂,感触细腻,作文也自然就血肉丰满,颇具感染力了。还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让他们积累素材,如“妇女节”为妈妈和女老师制作贺卡、献花或送小礼物等,让他们品味母亲的激动、老师的欣慰和自己的兴奋、幸福等情感碰撞的流程。让爱充满学生的生活空间,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当他们情绪高涨,欲罢不能之时,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情真意切,异彩纷呈……

(二)写——及时写,随时写,随意写

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学生拥有很大的写作潜能,问题是他们受到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不能拥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灵,没有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依靠那几次集中的作文教学来提高,要突出实用性,提倡随机作文,化整为零,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开放作文写作空间,让学生时时感到作文就在身边,渗透随时运用作文表达的意识,强化作文的实用意识。像结合学习写观察日记、学习日记等,结合阅读写摘记、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另外我们不可忽视的是集团的智慧:小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集中了现有先进教学方法的很多优势:一是突出主体作用。小组教学是分小组以活动的形式开展的,因此它尽最大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每一个学生写作的激情。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确确实实成了主人。二是丰富、生动、民主。针对作文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小组教学用讨论的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去挖掘生活素材,丰富写作内容,针对学生习作时存在枯燥、乏味的现象,小组教学利用群众的力量,在同学们的“舌战群儒”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把作文写生动写形象。

(三)改——边写边改,边改边写,反复修改

小组修改 因习作的对象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存在多方面的毛病:或错字、错标点;或内容不恰当、详略不得当……初次修改只能停留在对错字、错标点、语句不通顺等表层修改。方法是看和读。看,就是把作文本打开平放在桌子一个最恰当的地方,小组每个都看得到,小组中的同学凑在一起寻找作文上的毛病,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如错字、错标点)就停下来讨论,找到正确答案再继续修改。读,是在小组中进行角色分工:一个读,其他人听。听到有内容上不合适的就停下来,讨论该怎么改。小组修改的这两种方法,因媒介不同(眼睛和耳朵),着重点略有不同。看是着重寻找错字、错标点进行修改,读则是着重修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当然,具体谁先谁后没有明确规定,由各小组自行决定。

作文后记 平时教学我们都提倡写随笔性的教后反思,总结一下得失。这样的文章对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很有利的。同样,在教授习作时,应鼓励学生多写点后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课堂写作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分三步走: 作前指导 、动笔写作 、习作修改和讲评,五种课型:群文阅读课、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作文片段课、名著导读课。虽分这些课型,而“读写改”三字是一以贯之的。这些课型站在一定高度,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作文课几种上法,不少的人居其一而称能,而能根据学生的学情施以不同的课型,二中语文老师是费了很多心思和心血的。

第一阶段:作前指导

我觉得:作前指导越具体,学生越离不开老师。就正如你对孩子管教得越多,孩子越不能自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你给他的安排。很多孩子在老师的当堂指导下,能写出较好的文章,但一旦没有了老师,就感到寸步难行,难以下笔。甚至在考试时,出现写不完、只写一点点、写偏题的现象。更有的老师,怕学生写不好作文,总要在作前指导后,还念上几篇范文,这样收上来的作文,看来看去基本上雷同,无新鲜感。我不知这样的作文看上去有啥意思?如果真这样,我觉得这就是教学的失败。

平时语文教学除了潜心研究怎么上好阅读课外,至于作文,就没有多少心思去研究了。在实践中我们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同步进行,不仅仅依赖作文课堂,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作前指导融于阅读教学过程中了,在固定的两节作文课上应避免繁琐,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会学生读懂本次习作要求,做好审题;二是尽快激起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想好写作材料:自己将要写什么?三是提醒学生将事情按顺序尽量写清楚,然后多给时间让学生动笔写。(如果是综合实践性较强的习作,可提前一周或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放手让孩子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课上不再分析,而是以简短的话语导入,让孩子交流见闻、心得、感悟,气氛活跃了,有话可说了,就开始动笔写。)

第二阶段:动笔写作

大凡人都有惰性,不是火烧眉毛的事,往往会一拖再拖,不到最后一刻钟似乎永远都做不完。学生写作文,不严格训练,也容易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写作心理学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集中全部心智,激发出最大潜能,达到最佳的写作状态。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明确给他们一个时间概念,如30分钟完成习作。学生习作之时,教师千万不要喋喋不休,更不要催学生快写。在其间,教师也不应坐视不管,而是应巡视观察,发现问题要轻声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写得好的,要及时赞扬,让学生乐于写下去,并立志越写越好。

第三阶段:习作修改和讲评

我认为,作文教学最见成效的还是第三阶段。学生习作完成后,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应根据习作目标引导孩子进行自我修改习作。因为作文的真正精彩,是靠孩子自己改出来的。而孩子的作文水平也是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才真正成长起来的。教师讲的再多,改的再多,那是老师的心得、观点,可孩子仍然没有学会,作文仍不见长。故,我们应放手让孩子自己改习作。

简单点说,作文教学中,其修改的基本步骤如下(也可围绕以下三方面设计表格来评价、修改):1、根据本次习作要求进行结构方面的修改。关注所写内容是否切题。2、根据表达目的进行作文内容方面的修改。检验所写事情与所讲的要求是否相符,看自己习作有没有将事情写清楚。3、言语表达方面的修改,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等。(这是每次习作都要涉及的共性问题。)

总之我们的作文训练是一切实从受教者的实际出发, 将训练程序分段, 训练目标分项, 训练课堂分型, 训练对象分层, 且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然后依段施教, 依项授法 ,依型执教, 依层提高, 从而使受教者形成系统、综合的写作技能, 使作文教学实体化、集约化、系统化 。分层作文训练法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其站在一个学段或多个学段的高度, 将训练的整个过程分为若干程序段。同时, 让层次之间相互促进。 每个层次都拟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提高措施 。

这些经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无不浸透二中语文教师的心血和汗水,现在拿出来展示,贻笑于大方之家,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斧正,以期共同进步!我们二中有这样搞创新的平台,有这样勤奋肯钻研的教师,我们期待着各个学科走出更多的科研标兵,学科带头人!


审  核/朤  朤         徐  兵      

慧育在线原创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朤朤 / 陌语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原创,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