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悟 | 吕康会:让生命在经典文化中发光

摘要:闲暇之余,再次翻看《经典文化诵读》,不由感叹:真是虚度了很多光阴! 反思这么多年,除了忙于正常的工作,总是低头埋在手机里:看微信、逛淘宝、刷抖音、追剧……忙的不亦乐……

  闲暇之余,再次翻看《经典文化诵读》,不由感叹:真是虚度了很多光阴!

  反思这么多年,除了忙于正常的工作,总是低头埋在手机里:看微信、逛淘宝、刷抖音、追剧……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又有什么收获?除了无聊的笑声,越来越模糊的视力,越来越难受的颈椎,还留下了什么?哪里有和这些文人墨客交流更有意义,生活更充实呢!

  从《枫桥夜泊》读起,虽然详熟于心,可是细品起来,感觉是不一样的,诗人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让人怜惜,但又有谁能真正体会?李白的《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读来悠扬轻松,令人百诵不厌。《望洞庭》笔调清新,一副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跃然纸上。《饮湖上初晴后雨》比喻生动,描写细致,眼前仿佛出现西施的美妙身姿。《暮江吟》是小时候背的特别熟的古诗,以至于睡觉时还在说呓语,也让母亲作为教材教育了妹妹很多年,我也自豪了很多年!《竹石》《梅花》《石灰吟》这些托物言志的诗,越读越觉得有感染力。更有千古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读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由心生愧疚:母亲总是无怨无悔地付出,而我又何时才能报答她的恩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人佩服曹植的聪明和智慧,又深深同情他生活的不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慨,永远是世人学习的榜样!

  再往后翻,就是《论语》《千字文》《道德经》精选。读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感觉就像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娓娓道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想想现代社会,有些孩子,甚至有些大人不知信用为何物,真为他们感到痛心!《曾子杀猪》至今读来,仍是心灵的震撼:为了不欺骗孩子,做到言而有信,曾子毫不犹豫地杀猪。和那些不负责任,言而无信的人相比,又怎可同日而语?“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孟母三迁》什么时候读,都受益匪浅,为孟母的智慧点赞!如果能像孟母那样教育孩子,何愁孩子的未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童蒙读物《千字文》,现在的孩子却知之甚少。修身之道,善恶有报,懂得珍惜,知书达礼,尊师重道,这些知识永远都不过时!细细品读,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所有不快都会随之消失。书就是一副良药!

  现在的社会,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读经典的人更少。大街小巷,屋里屋外,人们几乎都是捧着手机。一部手机,就成了生活的全部!就连几个月大的婴儿都知道冲着手机屏幕笑,看似进步,实则令人担忧!如此下去,何谈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不只是口号,更需要行动!

  臧克家说:“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情操更高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经典作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爱读书的习惯,怎能站稳这三尺讲台?怎能配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神圣称号?又怎能担负起“培育祖国希望、民族未来”的神圣使命?


5

  作者简介:

  吕康会,淅川县德威国际书院初中部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会一直努力。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