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中教参”征文 | 杨新玲:你是我的酒

摘要:2018年的冬天,我因为久病而抑郁消沉。养病的日子里,因为长日寂寥,一个人在家,翻出了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读来解闷,却勾起了自己的思母之情,更加泫然欲涕,心情越发黯然。 一……

  2018年的冬天,我因为久病而抑郁消沉。养病的日子里,因为长日寂寥,一个人在家,翻出了自己以前写的东西读来解闷,却勾起了自己的思母之情,更加泫然欲涕,心情越发黯然。

  一个同事给我发来问候短信,还推荐给我一个公众号——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里面的好几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读着读着,沉浸在美文中的我烦闷消失了,忆起了很久以前自己的那个文学梦,禁不住也想试试。于是我加了主编刘晖老师的微信,把自己的一篇旧作修改之后,投到了“中教参”的邮箱里。

  不到两天,就接到了刘老师的微信。他诚恳地提出了修改意见,还让我把近照发过去两张。我激动地赶紧修改,然后发送,两个小时后,我的作品就刊登在“中教参上”。我很激动,忍不住发了朋友圈,结果收获了很多“赞”,还有朋友说我超越了自己。

  很快,我的另一篇作品《母亲的炝锅面》经过刘老师的修改后,也发在“中教参”上。

  然后,我一发而不可收拾。每有所感,马上就写,几乎每个月都有两三篇作品。并且还发现,写作是一件非常容易上瘾的事,在发表前两个小作品之前,我的写作时断时续,有时候可能一天写两三段,有时候也可能好几天都不动笔。发过这两篇小作品,我比过去写的时候多了。欢笑的时候,我会写;备受煎熬的时候,也会写;心情郁闷时,写出来就好像倾诉出来了,心里就会好很多。

  每次把作品邮走,都好像邮走了自己的一些心思,都存着一份希望,一份期待。于是,日子在平凡琐碎中慢慢流走,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作品每有发表,都给我带来浅浅的欢喜,仿佛平淡的生活不再平淡,习惯忧伤的我不再忧伤,满身的病痛也似乎减轻了一些。

  以前很多时候我写东西都是在自娱自乐。那些天来,我想的有点儿不一样了:我看到了文章后朋友们的留言,似乎从中看到了文字的价值。这样与人分享的快乐,以前很少有,现在经过阅读大量别人的作品,我觉得自己越发享受这种分享的快乐。

  接下来我写的《小黑的故事》,写了一只在职教中心的实验狗的一生,它生机勃勃的生命令人敬服。那篇文章在职教中心引起了很多老同事的共鸣。

  后来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因为你的妈妈是老师》的教育随笔,被我们的校长发到了工作群里,引起了广大教师妈妈的强烈共鸣。短短一天时间,阅读量超过了2000,有好些教师妈妈下课以后主动找我谈心得。我不知道我原来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让很多人重新认识我。我心里非常感谢刘老师提供的平台。

  于是我更加勤奋地埋头写作,那几个月只要有一点点时间,我都把自己放在写作里。我没想过自己在这样的年龄会重新拿起笔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我的朋友们都说我疯了,他们以前只知道我会写,却不知道我会写得这么疯。那一段时间也不逛街花钱了,也不赴那些可有可无的饭局了,只要捧起了我的平板,我就如入无人之境。好像是遭遇了一场恋爱似的。

  所以那一段时间,我爱人比较受冷落。人家受冷落了,所以人家就跑去喝酒了,结果还喝得大醉。我在照顾他的同时,心里又构思了一篇小说——《醉酒之爱》,并且很快发表在“中教参”上。

  再后来,我开始根据我的同学和朋友的经历写了言情系列:《情殇》《当初恋已成往事》《如果你真的爱我》等等,那段时间,在“中教参”的群里,我被几个文友戏称为“情感专家”。

  在写作的同时,我被刘老师拉进了“中教参家园”群里。在这个将近500人的大群里,众多老师的文章精彩纷呈,时常更新。有曲折的故事,有深刻的感悟,有美食,有风物,更有人生百态。

  自从加入了这个群,每天欣赏点评分享“中教参”里的文章成了我的必修课。我和群里的诸多好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我也结识了诸多文友:赵灵歌、朱素臻、省实验的王芳、谭丽莎、周雅丽、彭庆丽、张俊香、孟笑霜、专门写小说的林夕等等。

  这些人的作品各有所长,我从他们的文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还因此和群里的好些老师成了好友,虽然我们隔着几百里的距离,从未谋面,有时候我们聊起来却能聊好几个小时,甚至我们还能通过电话互相修改文章……真是找到了知音!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虽然还是不断地生病,但有时候想想,生活还是很善待我的:老天给了我体贴的爱人,懂事的孩子,还有特别知心的姐妹,在我心中最痛苦,最郁闷的时候,我还遇到了“中教参”。我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的生活突然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这一年多来,我就像一个爱酒的人。遇到了最想喝的那一口,并且我总是能成功地找到各种贪杯的理由:寂寞时读“中教参”是解闷,心情不好时读“中教参”是消愁,高兴时读“中教参”是庆贺,天热时读“中教参”是消暑,天冷时读“中教参”是取暖,忙起来时读“中教参”是放松身心,闲下来时读“中教参”是小酌怡情……

  “中教参”,你是我的酒,我永远戒不了的酒。


1

  作者简介:杨新玲,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焦作市作协会员。热爱生活,热爱阅读,喜欢养花弄草,舞文弄墨,虽岁月沧桑,荆钗布裙,也要把生活过得充满诗情画意,有作品散见于各网络平台。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