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第十四小学数学专题教研活动

摘要:秋来满山皆秀色,时光恰好正当时。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计算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根基,是学生构建数学认知、锤炼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能力与关键前提。为深耕……

     秋来满山皆秀色,时光恰好正当时。我们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计算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根基,是学生构建数学认知、锤炼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必备能力与关键前提。为深耕计算教学的核心要义,探寻能力提升的科学路径,2025年10月28日上午正阳县第十四小学开展了数学学科专题教研活动--“小学阶段计算的重要性及提升策略”,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在思辨与交流中探寻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专业途径。

数学学科大教研组长邓敏老师进行专题分享

     邓敏老师从运算能力的内涵定义、小学计算内容分析以及计算进阶路径、知“法”明“理”连通本质等三个方面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新课标中关于运算能力在三个“能”上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新课标中指出要培养高学段学生的模型意识,围绕着模型意识,邓老师列举了分数乘法中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比的意义》这两个教学实例,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两个角度分析了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何让让学生经历质疑,有理有据的推理,思考总结的内化过程。

以评促教,思维碰撞

    一年级数学老师们首先梳理了一年级数学数与运算的内容,指出一年级数学计算常见的问题,包括算理理解模糊、粗心失误频发、计算速度过慢、学习动力不足;然后提出了解决措施,以20以内加减为例,要熟练10以内加减法与数的分与合、2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凑十法、破十法、平十法的本质,培养步骤化细心习惯,设计“阶梯式”练习提升速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算练习并设置小奖励机制。

     二年级数学老师们对本学期第二单元《1-6的表内乘法》、第三单元《1-6的表内除法》展开了交流。在第二单元中,教师可以结合同数连加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重点关注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乘法口诀并编制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在第三单元中,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等多种学习方式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找“总数、每份数、份数”来抽象出“总数里面有几个几”这样的方式厘清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习用乘法来计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老师的发言从三个核心展开:理解是根基,熟练是保障,兴趣是动力。告别“机械记忆”,拥抱“算理明晰”。对于乘法,我们更强调它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通过“一组有几人,几组共有多少人”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再去记忆乘法口诀。根基牢固,大厦才能稳固。熟练是保障:避免“题海战术”,追求“有效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 针对孩子的薄弱环节,如连续进位或特定几句乘法口诀,进行精准练习。趣味性练习: 我们会在课堂引入“计算接龙”、“数学扑克(算24点)”、“闯关游戏”等,让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四年级数学教师生计算能力,需以教材为核心依托,构建“理法并重、梯度进阶、习惯渗透”的教学体系。在算理教学层面,紧扣教材中两位数乘除法、运算定律等核心内容,借助教材编排的直观模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面积图示、除法竖式的分物过程),引导学生拆解算理本质,实现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跨越,避免机械记忆算法;在技能训练环节,遵循教材习题的梯度设计,以基础口算题夯实运算速度,以脱式计算、简便运算例题为范本,强化运算顺序与定律的灵活运用,通过教材中的对比练习(如易混淆算式辨析)突破易错点;同时,将计算习惯培养融入教材教学全程,以教材例题的规范书写为标准,要求学生落实“一审、二算、三验”流程,借助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模块,将计算与生活情境结合,提升运算的实用性与主动性,最终以教材为锚点,实现计算能力与数学思维的协同发展。

      五年级数学组围绕“小数乘法计算问题”开展教研交流,梳理出学生四大共性问题:混淆小数乘除法与加减法的数位对齐方式、错处理含整十整百因数的计算、在小数点定位(如步骤遗漏、位数补足、去尾0顺序)上出错,以及乘法口诀、进位运算等基础失误。这份记录为教研提供重要价值,既明确了教学改进方向,也助力统一教师教学口径与优化方法。据此,组内还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通过对比练习明晰对齐差异、设计小数点处理步骤训练、穿插口算巩固基础等,为提升小数乘法教学质量筑牢基础。

以算启智,以研赋能

     夏校长强调:数学知识的习得,计算能力的提高从来不是孤立的点状积累,而是螺旋上升的系统性建构,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如此。在这场关于计算教学的思辨中,有一个核心命题愈发清晰——要真正让计算教学提质增效,让学生吃透计算背后的知识逻辑,数学教师的循环教学实践,正是打通知识脉络、实现教学深耕的关键一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此次教研,我们以计算为锚,深挖其在小学阶段的核心价值,共探提质增效的路径。教研落幕,成长不止,愿我们带着这份收获深耕课堂,让计算教学焕发光彩,助力学生在数学之路上稳步前行,奔赴更远山海。

7388a101e8dfc55386546fa48fa88d15_1443-24030P91426211 - 副本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正阳县第十四小学,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