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笔从戎、强国有我——阜阳百余人被军事院校录取
摘要:携笔从戎、强国有我。 “我叫聂卫国,名字是姥爷为我起的,希望我长大后能“保家卫国”,今年如愿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为军校生,我们全家都很高兴”。谈及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
携笔从戎、强国有我。
“我叫聂卫国,名字是姥爷为我起的,希望我长大后能“保家卫国”,今年如愿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为军校生,我们全家都很高兴”。谈及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阜阳三中毕业生聂卫国如是说。
而他,只是我市今年诸多喜圆军校梦的高考生之一。
阜阳三中毕业生 聂卫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被军事院校录取人数,已经超过100人,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圆梦军营、立志报国。
据了解,今年高考录取揭晓,家住阜城丽丰一品小区的阜阳一中毕业生胡艺恒,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网络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录取,成为了家里第三代军人。
阜阳一中毕业生 胡艺恒
胡艺恒老家在颍上县的一个农村,这个家庭先后有三代人参军,他的爷爷、父亲和姥爷都是退役军人。
从1970年至今,历时50多年,三代人先后从军报国,诠释了一家三代从军志,一脉相承家国情。对这个家庭来说,一根报国“接力棒”已经传了半个多世纪,变化的是时光荏苒,不变的是家国情怀。
谈及现在和未来,胡艺恒激动地说:被心仪大学录取,又同时圆了一个军人梦,十分高兴。今后进入大学,将继续努力学习,将来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尽一份力。
无独有偶,阜阳三中毕业生聂卫国的姥爷、姐姐,也都是一名军人,选择报考军校,他坦言主要受姥爷影响:记得小时候,姥爷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回家。每每见到姥爷,他都会问:“姥爷,你去哪了?”“姥爷在做军人该做的事。这世上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守着 —— 这就是军人的使命和价值。”姥爷的话,让聂卫国和姐姐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参军报国的种子。大学时期,聂卫国的姐姐从北京体育大学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火箭军战士。
对于姥爷和姐姐描述的军旅生涯,聂卫国无比向往。为了追赶姐姐的步伐,他今年高考结束后,选择了报考军校,最终如愿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我觉得这是青春最崇高的价值,热血报国当少年,岁月无悔正青春!”即将踏入军校的聂卫国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被军事院校录取人数,已经超过100人,其中阜阳一中、三中、五中,共有88人被提前批军事院校录取。
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这些被录取的优秀毕业生们表示:进入军校,将刻苦学习、努力训练,让自己尽快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
据了解,若想被军校录取,考生们需满足多方面条件。首先是参加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其次,要求未婚,年龄不低于16周岁、不超过20周岁;另外,高中阶段体质测试成绩达到及格以上;所学外语语种为英语;高考分数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符合军队院校招生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标准条件。
也就是说,政治面貌、身体素质、学业成绩,样样都过关,才能成为一名军校生。
据悉,最近一段时间,阜阳军分区、市双拥办、区人武部、学校等单位,纷纷举办为军警院校录取学生颁发纪念章活动,对怀揣远大理想目标,立志献身国防的大学生们进行鼓励和表彰。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