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专项调研组深入江南初中,调研萧山初中新优质实践

· 慧育头条 来源:萧山网教育 作者:秩名 Wednesday July-30 2025 08:54:10
摘要:7月15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省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会长(兼)朱国清,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林莉,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副主任陈荣荣,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

       7月15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省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会长(兼)朱国清,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林莉,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副主任陈荣荣,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省初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建坤,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干部雷云,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博士韩毅初、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言宏专项调研组深入江南初中,通过点面结合剖析,了解浙江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萧山区教育局综素科科长章国明、基教科副科长汪成立、督导科副科长陈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刚、江南初中校长书记陈向红及领导班子陪同调研。

1

  萧山创新实践亮点纷呈

       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汪成立汇报萧山区课间15分钟及综合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萧山区将保障学生活动时间、激发校园活力作为重点,在小学段已全面推广课间15分钟自由活动,初中段则采取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策略,涌现出不少特色做法。同时,区里积极鼓励并支持中小学努力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的目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挖掘场地潜力、引入社会资源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有充足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综合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刚重点汇报了萧山区推进“初中强校”计划的系统举措。萧山区制定了清晰的优质学校成长路径图。核心策略包括:构建覆盖全区的精准教学支持系统,利用数据分析指导教学改进;实施优质师资定向培养和激励计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深化城乡教研结队帮扶,促进资源共享和共同提升;建立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引导学校关注过程性成长。这些措施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初中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

3

  区教育局综素科科长章国明展示了萧山区培育“五个人人”素养行动的丰硕成果。章科长表示,围绕“人人行有礼、人人爱阅读、人人好运动、人人长才艺、人人会家务”的目标,区教育局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搭建多元平台。特别在劳动教育方面,创新性地举办了全区性劳动技能大赛,激发了学校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将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落到实处,成为“五个人人”行动中的一大亮点,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4

  区教育局督导科副科长陈金汇报了萧山区优化区域基础教育生态的持续努力。陈科长介绍依据省减负方案和生态监测要求,萧山区从三个维度综合施策:教育外部生态上,大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努力扭转“唯分数、唯学历”的片面观念;教育内部生态上,着力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和师生关系;个体发展生态上,追求优质均衡下的差异化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师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区域教育生态持续改善,满意度稳步提升。

5

  江南初中“新优质”办学深耕细作

       江南初中校长陈向红在会上作《践行真教育,建设美江南一一江南初中“新优质”办学的思考与实践》专题汇报。站在学校实际, 坚持“爱是成全,无比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未来”。江南初中以“家文化”打造师生、家长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坚持五育并举,以“七品”培养大爱、大德、大智慧的世纪弄潮儿;追求“为爱而来”的办学理念,用爱凝聚人心;坚持梦想导向的正向评价的育人方式,打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育人场域,努力办好一所让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高质量学校。

6

7

  江南初中副校长李彩红围绕“以劳育人,以劳启智,以劳润心”主题,汇报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时间、空间上为孩子们创造劳动教育的条件,以每周一节的劳动课,每周四“我来做大厨”活动,每周五劳动技能拓展课,以及校园丰收节活动为载体,引导全体师生会种菜、会烧饭、会整理、会创造,并在劳动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与收获的喜悦。

8

9

  江南初中教学处主任宋妍春围绕“在江南,人人好运动”的主题,汇报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学校秉持“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理念,采用“基础必修课+武术课+畅想课+长短课”的模式,形成以“每天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为框架的育人模式。学校开设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羽毛球等10个体育社团,引入智能技术、丰富体育活动形式,让每个学生爱上运动、终身受益。

10

11

  江南初中办公室主任王慧乐围绕“践行绿色教育·共筑教育‘绿水青山’”,汇报学校“打造教育的绿水青山”的实践情况。学校以“诗学校园”为特色载体,通过师生共建营建诗意栖居的“绿色环境”、科学探索涵育自由生长的“绿色课程、积极创新践行尊重滋养的“绿色评价”,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温暖包容、动态平衡的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教师、职工在充满养分与尊重的环境中,按照各自的节律彼此联结、和谐共生。

12

13

  江南初中教学处副主任张俊娟汇报“活力一刻·浸润成长”课间育人实践。学校聚焦“每天综合活动不低于2小时”要求,创新利用课间15分钟,打造“田园守护者”“跃动走廊”“绿野凝眸”“智趣驿站”“时空协奏”五大活动空间,覆盖校园全域。通过精细管理,引导学生释放活力、涵养品性、发展潜能,在浸润中提升综合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4

15

  江南初中教科室副主任陈六一老师结合省教育厅等三部门提出的《加快推进新时代浙江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方案》汇报了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培育“个个长才艺”教育情况。学校以教师的生命样态影响学生的生命样态,开设23门拓展课程,挖掘空间纬度和时间纬度,搭建立体生长的才艺展示平台,努力成就学生人人有才艺,个个被看见、能展示,自信且幸福的生活。

16

17

  江南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文化建设负责人张丽华围绕“人人爱阅读”主题,汇报学校学生阅读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学校从人如何才能成“人”的角度出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围绕学校诗学校园建设之美好愿景,开辟了开放式阅读场景,并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展示舞台,包括学校“看见”大舞台以及各种省级刊物等等,切切实实引导学生进行自由阅读、配套名著阅读以及大量诗歌阅读。

18

19

  江南初中不严谨实验室成员代表903班张俊智、904班沈泽霖汇报了在社团活动的收获和成长。他们在周小梅老师的带领下组建“不严谨实验室”,从探究无患子去油效果出发,秉持“完成比完美重要”的理念,将发现创造性转化为校园创业项目:研发天然洗手液、手工皂和无患子手串。从首款热销手工皂到产品拓展,他们在真实的学习创造与项目运营全流程中,掌握了实验、生产、营销技能,更培养了协作、创新、问题解决和责任担当的综合素养。

20

21

  专家高位引领精准把脉

       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林莉肯定萧山区教育局在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上的成效,认为江南初中对省扩优提质行动方案的落实思路清晰、举措有力、特色鲜明,形成的经验系统化、可操作性强,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广价值。

22

  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副主任陈荣荣肯定江南初中在推动“初中强校”内涵发展上的探索。她强调,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教师教学品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是改善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渠道,希望萧山区教育局能进一步引领区域深化作业研究、命题研究和评价改革,希望江南初中在探索轻负高质、内涵办学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23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省初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建坤认为江南初中的探索方向正确、成效显著,鼓励区校持续深化研究,加强交流互鉴,实现共同成长。

24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干部雷云肯定萧山区在改善区域生态,江南初中在进行评价改革上的决心和行动。建议将实践探索进行理论升华,形成教育专著,为未来学校品牌建设和区域教育发展提供萧山智慧。

25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言宏表示深受江南初中办学实践的感动,认为其生动诠释了“新优质学校”应有的精神内核,鼓励深入总结提炼这一宝贵经验。

26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省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会长(兼)朱国清充分肯定萧山区在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创新突破和引领示范作用,在江南初中参观校园、听取介绍、深入交流后,以“学校改革有勇气,教育格局呈大气,校长教师有才气,学生个个显神气,劳动保留泥土气,校园处处诗雅气”形象概括了此次调研的深刻印象。他希望萧山区教育局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江南初中聚焦“初中强校”和“新优质学校”建设目标,围绕调研五大主题深化实践研究,加快凝练形成一套可操作、可评估、可复制的初中新优质学校标准体系,希望江南初中以学生“人人行有礼、人人爱阅读、人人好运动、人人长才艺、人人会家务”为培养和发展导向,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发展更全面,努力打造全省初中新优质学校的样榜和标杠。

27

  本次调研活动深入一线,聚焦关键,展现了萧山区在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良好育人生态上的有效探索和坚定步伐,凸显了江南初中在“新优质学校”建设中的生动理解和实践价值,为了解全省义务教育情况提供了鲜活样本。

28

29


99999999999999999999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时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萧山网教育,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