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本专栏 | 买书的媳妇走过来

摘要:一个少妇,一个夏天,一件短袖衫。 她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将那短袖衫洗了、拧了、晾了,早晨起来穿上它下地干活,在一天的劳碌里,短袖衫湿了干,干了又湿,汗渍为短袖衫增添了不……

  一个少妇,一个夏天,一件短袖衫。

  她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将那短袖衫洗了、拧了、晾了,早晨起来穿上它下地干活,在一天的劳碌里,短袖衫湿了干,干了又湿,汗渍为短袖衫增添了不规则的“盐色”。如此循环往复。

  一个少妇,一卷铺盖,两卷厚书籍。

  她,如同一个布道的僧尼,背着铺盖,抱着书卷,在严冬尖利的寒风中踽踽前行——

微信图片_20230308095601

  都说生活是一本书。

  书里的衣食,用文字码出来就成,生活里的用度,必须花钱买。

  是买书读,还是买衣穿,或是买饭吃,没钱,真不能兼顾。不得兼顾,就只能在选择里舍弃。

  当贫穷让几件事不可兼得时,取舍结果是:酸楚。泪目。凄美!

  那会儿,她已由一个村姑变成了少妇。

  在伏牛山与秦岭交汇处的丹江水岸,有个山水相连的地方,叫杏山。早婚,是这儿的习俗。村姑18岁,高中毕业,身高一米六九,青春如花。偏偏选择了一个热爱读书、喜欢写什么狗屁不通文章的傻小伙,一时糊涂,不顾一切,嫁过来,成了人妇。虽为人妇,村姑的姿容依然如花。

  夏天走了,冬天来了。

  为改变家庭面貌,她背上铺盖卷去外地参加一个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没有体面保暖的冬装,她只穿着单薄陈旧的棉衣。

  学完后,她从河南确山返回南阳邓州,花掉车票钱,为男人买了厚厚的两卷书。她傻傻地,饿着肚子。

  她知道,那两卷书男人喜欢,不跟他商量,商量就肯定买不成了。

  衣服单薄,她用“竞走”抵御着应有的寒冷……

  因为,她思忖着,结婚、盖房,还借着那么多债呢,咋能不节俭。节俭是她的习惯。

  她想起那短袖衫,笑了。原本是供销社一段卖不掉的布头,削价处理,九毛钱。夏天来了,掂量来掂量去,她买回来,做成了一件还穿得出去的短袖衫。

  她感谢巧手表姐的“独出新裁”,只是,她忽略了还有穿衣人让短袖衫穿出去不难看的身材。

  一件短袖衫,穿一个夏天。因为穷。

  一套薄棉衣,穿一个冬天。因为穷。

  舍不得穿,舍不得吃,这个傻女人哪,你咋就舍得把钱花了去买书?

  对不起,我的媳妇,跟了我,让你遭罪了!本来,凭你的姿容,有理由嫁得更好!

  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一切都走在拨乱返正的道路上,读书的星星之火燎原城乡,读书,成为当时最热的风潮。

  19岁当民办教师的我,在社会上“读书热”到来之前,就早已“热”上了读书,稿件间或被县广播站采用,还有一篇小说发表,挣了16块钱稿费。16块,不是小数目。当时我还是计划外民办教师,每月津贴5块。家里4块钱买了一只山羊,养了数月,年底卖了7块钱。

微信图片_20230308095605

  这16块,“祸害”人哪,成了一对小夫妻双双日趋犯傻的动力。

  倾其所能,定阅了数份文学期刊,其中《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便不间断订阅。这奢侈,不亚于当今那种上大学开宝马车的炫富儿郎,个人收入哪配得上这支出啊!

  配不上咋办?媳妇要强,报名跑去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期间,交费标准不同,享受不同“套餐”。媳妇选择了花钱少的档次,人家培训班就中午提供一顿饭,早晚餐自行安排。媳妇“勤工俭学”,每天给培训班帮厨两小时,培训班送她一顿晚餐。

  来学习班时,她在确山县汽车站看见了一套书——年度《中篇小说选》一季度卷和二季度卷,她要把有限的钱省出来,为男人买书。

  培训班结束后,她直奔汽车站,毫不犹豫地把书买了下来。但是,书钱挤掉了车票钱。

  傻傻的女人呦!

  她,已经想好了办法。

  她涎着脸,朝培训班上刚刚挂面认识的同县不同乡的“老乡”借了车票钱,表示到家就汇给人家。

  媳妇说的那个出借车票钱的老乡,姓卢,名字叫朝晖。感谢啦,相距百里的老乡!四十余年过去,我们依然没有忘记你!

  那天,买书人一路长途车坐回乡镇,身无分文的她,忍着饥饿,傻傻地背着食用菌栽培技术资料、食用菌菌种和铺盖,捧着足足超过八斤的厚厚的两卷书,在冬季的寒风里“竞走”。因为,也许是不好意思赊欠人家送客的蹦蹦车的车钱,也许更多是因为舍不得再花这份车钱,她选择徒步12里,从乡镇班车站点走回家。

  那样子,寒风凛冽的腊月,她把自己走成一道风景,却把她背后那个男人走进一生抹不去的愧疚之中!

  好漫长,好漫长的乡道;好沉重,好沉重的书籍;好凄美,好凄楚的画面!

微信图片_20230308095608

  媳妇食用菌栽培技术学得不错,只是生产原材料购进、产品销售诸环节都不看好,“学艺人”只好改弦更张。傻媳妇不认输,又订阅了农业技术期刊《科普田园》,照葫芦画瓢,学习期刊上介绍的优质西瓜栽培技术,她把西瓜种得风生水起。该期刊以《一本科普田园 影响百户农家》为题,对其大加赞许,期刊既是称赏种瓜人,也是在称赏期刊自己。西瓜卖到车城十堰,一下子还清了结婚、盖房的欠债。

  最难忘却的是,她随车进城,拿到卖瓜钱,首先是拉我去车城的新华书店买我喜欢的书。

  买了,买了一摞子。

  我们返回时,她看着书,傻笑;我看着她,泪目。

  当我站在市劳模表彰大会主席台上,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时;当我在省电视台演播大厅,接过省领导颁发的奖杯时;当我站在全国性会议的发言席上发言时:我眼前总是浮现出当年那个村姑模样的少妇,怀里抱着书向我走来的样子——

  那年,南阳日报举办飞龙杯征文大赛,作为获奖者,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在我熬夜读写之后的清晨,媳妇看我醒来,时常会把一碗鸡蛋汤放在我床头的书案上,然后把眼馋的儿子拉走。她那裤子臀部的两个圆补丁,像两只恶狠狠的大眼睛,瞪着我这个又穷又没有本事的家伙,分明在说:看你敢吃!

  在我眼前,总有一个画面:

  一个十八九岁的青葱少妇,节衣缩食,傻傻地抱着为丈夫买来的书卷,步履从轻盈到蹒跚,双鬓从青丝变白雪,一路走来——

  那样子像个纯情的农家少女,那样子像个靓丽的山乡村姑,一个初为人妻的朴拙的少妇啊,她,一路走来,把自己走成了人世间一本鲜活的书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30308095611

  作者简介:

  张家本,河南省邓州市人。河南省作协会员。做国企干部和政府机关干部期间,未曾稍事驻笔,于是被调入市文联做十余年期刊编辑。辛丑年退休。笔耕困顿时下田,农耕快乐时笔耕。作品曾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奖,获农民日报、河南电台、南阳日报等报刊(台)各类大奖赛奖项若干。散文集《晾晒岁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08be6aacb4449652cd08316ee4db2a9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