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李 郁:燕归何处

摘要:去年春天,一双翩翩飞来的燕子,在邻居家衔泥筑巢,辛辛苦苦地往返起落,终于建好了属于它们的安乐窝儿。可是好景不长,泥还未干,顽皮的孩子举杆戳去,霎时泥草俱下。 顿失乐……

微信图片_20221122100317

  去年春天,一双翩翩飞来的燕子,在邻居家衔泥筑巢,辛辛苦苦地往返起落,终于建好了属于它们的安乐窝儿。可是好景不长,泥还未干,顽皮的孩子举杆戳去,霎时泥草俱下。

  顿失乐园的燕子,在我们几家共同住的院子里巡飞鸣叫而又不肯离去。妻动恻隐之心,在门头上取下一条半尺宽的玻璃条儿,看它们是否愿进来暂住。两只燕子似解人意,飒然竞飞,从那窄窄的玻璃缝中穿过,入室落梁后安然相向而呢喃作语,好像在说“早就应来到这里”了。

  它们在靠近后墙的梁上垒泥粘草,往返忙碌,进行着紧张的筑巢工作。小女儿仰着脸和它们说话:“小燕子,你从哪里来?咋不穿花衣?住在这里不走了吧?”看着小燕子啄点点春泥、衔根根纤草的劳累,她恨不能帮它们一把。

  我们一家和双燕成了“邻居”,那轻盈娇健身影在院子里、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头上频频掠过,特别是那敛羽入室的那一刹那,迅捷如箭一般冲过那不大的玻璃缝隙,不擦不撞,真是灵巧极了。妻子对女儿说:燕子是人的朋友,会捉害虫、吃蚊子,要爱护它,爱护它们的小窝儿。女儿说,她喜欢燕子。

  不久燕子产了蛋,又孵出几只黄口小儿来。看着那才出壳的小肉团团,不见一点灵性。那一双老燕子却为自己的孩子更见忙碌了,倏地飞入又倏地飞出,来去匆匆。它们从外面衔了小虫子什么的往小燕的黄口儿里送,那几个小精灵也许是本能,衔食儿回来的老燕子一飞到院子里还未扑进屋子,它们就把小嘴张得大大的,蠕动着身子,“”吱吱喳喳”地叫着迎接给他们带来美食的父母。

微信图片_20221122100320

  一到夜里老燕夫妇怕挤压到乳燕,就蹲在我家拉布幔的铁丝上休息,开灯时可见它们直望着那小巢中酣睡的儿女。我想,它们一定是在担心小燕会摔下来才如此吧。这时的老燕疲惫而又显得特别瘦削,像一把黑色的细剪刀儿。

  小燕渐渐裹上了绒毛,长出了小翅,从窝里向我的帐顶上来回飞落,很快又跟着老燕到院子里“习习羽飞”,不几天就寥廓高翔了。

  树叶摇落,天气渐凉,不知哪一天燕子举家乔迁,身影消失在那清澈的天空里。我想这里有它们美好的记忆,明年还会到这里寻觅,我们还会再见的。虽是鸟去窝儿空,但那鸟窝儿依然完整地保存着,舍不得弄掉。女儿问我:“明年咱家燕子还会回来吗?”我说:“会啊。”于是她又唱起了那支歌。

  冬去春又来,杨柳垂绿月季花开的时候,我从外地出差返家,一下车,见她们母女已在那里等候。女儿高兴地对我说:“爸,咱家的燕子又回来了,还在院子里飞呢,快回去看看吧。”

  我赶快回到家里,门上玻璃仍缺,梁上燕巢依然,却不见贴地争飞的燕影——它们已远飞!

  女儿说:“一定还会飞回来的。”

  又过了几天,不见燕飞,未闻燕啼。我想燕子春来秋往,相见岂止旧时相识,去年梁上燕,今年飞归何处,却不知!

微信图片_20221122100324

  作者简介:

  李郁,现年65岁,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已退休。文学爱好者,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