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平专栏 | 虎门销烟有点急
摘要:当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深受朝廷和道光皇帝器重。 为了挽救时局,彻底禁绝吸食鸦片给官兵、老百姓带来的萎靡不振之风,林则徐被清廷委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临行前,…… |
当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深受朝廷和道光皇帝器重。
为了挽救时局,彻底禁绝吸食鸦片给官兵、老百姓带来的萎靡不振之风,林则徐被清廷委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临行前,林则徐遍访朝廷重臣,商讨禁烟事宜,并接受道光皇帝指示,坚定了禁烟的信心和决心。道光皇帝给林则徐密授机宜,圈定了林则徐此行的主要目的:既要彻底禁绝鸦片,又不能因此引起战端。
可惜一心忠国为民的林则徐,在老百姓和朝廷重臣的呼声中,误解了道光皇帝的意思。到了广州后,林则徐一心一意禁绝鸦片,把“不能因此引起战端”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
广州沿海,是英美等国洋商把鸦片输入中国内地的集散区域。其实,说起来让人危言耸听的鸦片,本来是用于医疗麻醉必不可少的药品。传入中国后,由于国势衰颓,民生凋敝,百姓百无聊赖,鸦片被一些人吸食成瘾。上至朝廷官场,下至军人官兵、黎民百姓,吸食鸦片之风愈演愈烈。长期吸食鸦片的人萎靡不振,严重影响了官场的清廉、军队的斗志和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但是,因为吸食鸦片的人数量可观,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于是洋商们源源不断地把鸦片运至我广东沿海,沿海的投机分子则想方设法把鸦片输入内地。广东沿海一带成了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的集聚地,官商勾结,鸦片横行,祸害民间。
林则徐初到广州,在了解了鸦片对人民毒害的大量事实之后,封禁烟管,惩治烟民,打击鸦片走私,把矛头直指和洋人打交道的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朝廷认可的带有官署性质的大商行,是当地有影响力的大商人的联合体,朝廷的交税大户。广州十三行负责和洋人打交道,洋商的货物必须经广州十三行验过同意才能流入内地。林则徐认定鸦片走私泛滥一定和广州十三行有关,于是对广州十三行进行严管重压,并迫使其和洋人谈判,让洋商限期交出全部鸦片。
在林则徐的坚持下,最终迎来了举世瞩目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彰显了朝廷禁绝鸦片毒害人民的决心,令老百姓拍手称快,民风为之大振。但把洋商视为真金白银的大量鸦片集中销毁,这一壮举无疑惹恼了英美等洋商,于是由商业行为引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
其实清廷里面不是没有能人。虎门销烟之后,清廷很快预感到不妙,嗅到了广东浓浓的火药味。于是急忙换帅,把林则徐调任两江总督,希望广东局势有所缓和。
两江地区当时是最为富饶的地方,两江总督是个肥差,说明朝廷依然器重并重用林则徐。林则徐如果识时务,应该配合朝廷,果断赴任。可林则徐毕竟是一刚直之臣,面对广东刚刚有所起色的禁烟运动,发誓“不把禁烟进行到底决不离开”的林则徐,此时岂能打退堂鼓?于是林则徐婉拒朝廷的任命,请求继续留在广东效命。
站在历史角度思考,林则徐主导的虎门销烟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虎门销烟连带产生的消极影响随后而来,以广州十三行为代表的广大商人各项收入锐减,曾经繁华的广州街头一片凄凉,朝廷的税收减少,上下一片怨声载道。
紧跟着,当时国势正盛的海洋霸主英国,调兵遣将,乘着当时最为先进的舰艇,耀武扬威地来到我国东南沿海,打响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长期闭关锁国的清廷,盲目自高自大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积贫积弱,各方面特别是军事方面给人家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或者说差距巨大。
在英国钢铁巨轮和洋枪洋炮的轰击下,武器装备明显落后的清朝沿海军队,在付出了血肉代价之后,斗志很快土崩瓦解。外强中干的清政府嘴脸在洋枪洋炮下暴露无遗,清政府从此成了任列强宰割的羔羊。
其实想想,人家列强已经跑到我们家门口做生意了,我们的封疆大吏们还不知道人家国家的具体位置,更别提了解人家了,这仗怎么打?
如果林则徐能够了解当时中英之间的差距,不搞那个虎门销烟,中英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快速激化。同时在处理鸦片上刚柔并济,多管齐下,积极治理国内的鸦片走私和烟民,督促广州十三行和洋商协商,限制鸦片输入数量,让鸦片贸易重回正道,让鸦片重回医疗救助的本质,第一次鸦片战争应该能够避免。
当然,唯我独尊的清政府不和列强干上几仗,它是不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让道光皇帝很快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林则徐尽管禁烟有功,但因此“挑起了战端”,违背了道光当年的旨意,倒霉的日子很快到来。当林则徐还在广东积极操练人马,准备和英国大干一场的时候,一道圣旨,削去了他的所有官职,林则徐被迫奉旨反思。
刚直林则徐,为自己的愚忠付出了代价。
作者简介:
李喜平,供职于河南省修武县竹林小学。中共党员。河南省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河南省示范课一等奖获得者。喜欢唱歌、写诗、旅游,人生座右铭:转变了自己,就转变了一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