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实 | 石永刚:人在“水”途

摘要:高铁在轨道上平稳地奔驰着,四周的山川、田野、河流,飞也似的向身后退去,从南方一路穿行到中原腹地。 列车快到目的地郑州站时,速度降了下来,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列车似乎多……

微信图片_20221114212712

  高铁在轨道上平稳地奔驰着,四周的山川、田野、河流,飞也似的向身后退去,从南方一路穿行到中原腹地。

  列车快到目的地郑州站时,速度降了下来,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列车似乎多了几分犹豫,不情愿地一头扎进了更浓的雨雾。

  20分钟的路走了两个小时还未到,后来干脆停了下来,人们心里隐隐不安,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消息传来,西去的路基被大水冲塌了,车走不了了。我们静默着。

  又过了两个小时,列车缓缓开动,进站了。我长长舒了口气,郑州离家大概有100多公里的路程,走高速也就是一个多小时。这点路算得了什么呢?

微信图片_20221114212716

  下了车,人们提着行李箱往一层前进。临近一层,又了退了回来——一层已经全部进水了,齐腰深的水。

  无奈,人们又返回了三层。毕竟,三层好像给人们更多的安全感吧。

  这是2021年的7月20日,此时的郑州高铁站,不知道聚集多少人。估计这有两万人吧,分布在二层三层两的大厅。

  凳子上、墙根、墙角、中间空地,都坐满了人。

  人们到处打听着消息。

  外面下着大雨,雨水敲打着三楼的雨棚,发出哗哗的声音。

  听说,往东往西的高铁铁轨地基都冲断了。

  这时候,这个高铁站忽然停电了,只有消防灯在发出光亮,让人看到四周的轮廓。

  给家里拼车的师傅打电话。打了几个,都说路上雨水太多,很多路都冲断了,来不了。

  一个临近的便利店在卖食物,挤上去抢了一桶方便面和一块面包,面包吃完了,没有热水,只好掰上几块方便面,吃了几块觉得没胃口,放在一边。

  后半夜,烟民们终于忍不住,在角落里抽了起来。或许,过于焦虑,这也是他们排遣郁闷的唯一方法。

  顶棚上的雨,密密的像鼓点一样,整夜都不消停一点,那个夜显得格外漫长。

  凌晨3:00有人过来,看见我放在旁边一盒打开的桶面,问能不能卖给他。我犹豫了一下,想着明天不知道能不能吃到东西,就回绝了他。

  第二天早上,到一楼时水已经退去,早餐店有卖包子的,尽管很贵,还是买了两个。等待过程中人们来回走动,打听消息,听到有人在议论本地的地铁已经进水……

微信图片_20221114212719

  给家里打电话,信号时断时续,很不好。发短信得知,各条高速和很多省道都已经冲断了。

  熬到了中午,听说二层有政府联系的爱心企业来送餐,排了很久的队,领一份炒豆角加两个烧饼,顿时感觉这就是无上的美味。吃过饭,不觉困意袭来,可能源于平时有午睡的习惯,更源于昨晚没有睡好,只能靠在椅子上打盹,索性讨了个纸箱片,找了块空地躺下睡了起来。

  下午四五点,不觉又开始焦虑,在几层楼的大厅转来转去。

  终于等到好消息,高铁开始启动,尽管往东往西的方向还是不通,但南北方向可以开通。更重要的是,一两万人滞留在这里,毕竟不是个办法。

  下午5:30,搭上了一辆去北京的高铁。到新乡站下车。这时感觉离家又更近了一步。

  上车后,联系了一辆拼车从家里开来。坐在候车室盘算,只要车开过来,坐上车,就算雨下的再大,也能按时到家吧。

  出了高铁出站门时,外面依然是漂泼大雨。车站外停了两辆大巴车,说是当地的志愿者义务接送下车的乘客。那一刻似乎离家更近的一步。

  冒雨登上车,衣服已经淋湿一大半。外面的雨越来越大,似乎这个天空悬着一面湖,把所有的水向下倾倒一样。在车上等了两个小时,听说四处的路均已积水很深,现在根本进不来。联系那个拼车师傅,说是已下了高速,因为水上太深,只能在一个加油站暂时避雨。一番商量后,看着越下越大的雨,只能决定和司机师傅在各自的地点休息。

  好在新乡站有水有电,还有很多卖食品的。坐在椅子上睡了一会儿,又醒了,一种莫名的焦虑袭上心头。后来才知道,早在7月19日,大规模的降雨已经席卷中原大地北部大部分地区,我家乡的大沙河已是洪水滔滔,河北岸边大部分滩地已经淹没,南岸的大堤,也是岌岌可危。洪水在肆意地拍打着河堤,河堤随时有觉得危险,各村已安排青壮年来到大堤上日夜巡查防守,村民已经全部撤离到安全的集中安置点,或是到县城投亲靠友。

微信图片_20221114212726

  这个大雨滂沱的夜晚,这肆虐的雨,不知道撕扯着多少人家的心。

  第二天,7月22日,雨水逐渐停止。焦急等待中,终于等到政府部门组织几辆大铲车来接送乘客。铲车车轮有近两米高,乘客站在车前车斗里,上车后车斗举起来。经过较深的积水,也没有什么问题。

  看着呼啸而来的铲车,带着奔涌而来的大水,人们蜂拥而上,也顾不上脚上的鞋子。一个穿裙子的女人带了两个孩子,奋力挤到前面,先是把笨重的行李箱扔进车斗,抱着一个孩子放上去,又举起另一个孩子,最后自己也跳了进去,全然不顾车斗内的泥泞。孩子哇哇哭着。

  等到第三辆车时,我才上的车斗。铲车在大水中穿行了两里多地,来到了一片高地。这时,拼车的司机已经在那等着。

  大约中午11:30,终于到了家。我在老家住的父母和弟弟一家,因为老家的水灾,来到这里,都在家等着。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防洪抗灾活动。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沙河的水位不在不断地上涨,大堤上24小时都有人在不停巡逻。人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护着自己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有的村庄破防了,大水进村有一两米深,家具、电器全部被水浸泡,等水退去,人们只好把这些东西拖出来晾晒。灾难之后,人们还要坚韧地生活。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闭上眼,人在“水”途的一幕幕,还在头脑中一一闪现。

微信图片_20221114212729

  作者简介:

  石永刚,河南省修武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河南省作家协会成员。喜欢写作、体育锻炼,有多篇文章刊于多地刊物,出版有散文集《盛有鸟儿的天空》。


a97d9fbb0307481203d12d41a7eef177_1-220920215932623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