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王新龙:吾心深处两棵树
摘要: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各种树木随处可见,因其生存环境不同,材质也有别,命运更是千差万别。 有的树木生于沃土,能获取丰富的营养,故而树干笔直挺拔,可成栋梁;有的树木生于…… |
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各种树木随处可见,因其生存环境不同,材质也有别,命运更是千差万别。
有的树木生于沃土,能获取丰富的营养,故而树干笔直挺拔,可成栋梁;有的树木生于贫脊苦寒之地,因为养分匮乏,生存尚且艰难,若成梁柱可谓难之又难;有的树木开花结果,香飘万里,又可成材,羡煞世人……我平时阅树无数,对树干笔直、枝叶丰茂的大树印象寥寥,唯对曾见过的生于石罅中的两棵不可能成大材的小树印象深刻,它们久住我心,虽历多日,终难忘却。
一棵树长在西南大学校园里的墙壁上。
那是在2017年暑期,和几位同事一起到西南大学参加培训学习,一天下午课后,夕阳尚高,便和好友一块到校园漫步。
西南大学校园面积广大,绿化也好,加之重庆夏季温湿气候的滋养,到处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在夕阳斜照下,留在地上许多斑驳的影子。
我们漫无目地游走在校园中的一条崎岖小路上,不知不觉来到一堵二米多高石砌墙壁前。只见墙壁上每块石头面经过打磨,整齐垒放,白灰抹缝,整齐划一。
我抬头上望,突然被石墙上部从石缝中长出的一棵小树深深吸引住了。
只见这棵不知名的小树的根部牢牢地扎在墙壁上方倒数第二层的石隙之中,因为石隙狭窄的缘故,根系无法深入生长,导致其拳头大小的根部裸露在石壁外面,紧紧贴伏在石壁之上,其它的根系因为无合适的扎根之地,于是就四处伸展,遇到合适的石缝就毫不犹豫地伸入石缝,扎根其中。
其中一条中指粗细的根系竟然贴着石壁,伸展了两米多长,才找到合适的石缝,把根扎入其中。这些扎入墙缝之中的根系吸收营养,艰难地供应着小树向上生长。
小树没有独立的树干,拳头大的树根上长出多条细枝,成丛状向上生长着,越过墙壁上方的石墩子,在夕阳的映照下,倒也绿叶婆娑,生机盎然。
看到这情景,我被小树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地震撼了,油然而生敬意,赞叹其生命的顽强。
我深深感到:生命其实也是一种态度,所处环境越是艰难越要坚强不屈,越要积极向上。即使身处夹缝之中也会有成长的机会,也可能会成长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另外一棵树长在云台山的赤色岩壁上。
那是今年暑期,我们到焦作云台山红石峡景区一游。红石峡是云台山景区的精华之一。
我们走在红石峡蜿蜒曲折的绝壁栈道之上,游人如织。看山脚下溪水潺潺,听树丛中蝉鸣悠悠。
一旁的红石崖壁直立千仞,一层层、一块块的红石好似叠放上去一样,上下如斧劈般整齐。
我们在慨叹这亿万年前大自然的杰作的时候,不知不觉地随着游人来到赤壁丹崖集中区。
这里是断层活动形成的断层面,岩石壁立,偶有裂缝,鲜有土壤,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在靠近栈道里侧稍微凹陷的崖石缝隙里,竟然也长有一棵不知名的小树。
它的根系深入石缝,根部拳露在裂缝外部,两枝并列的手腕粗细的树干因处于石壁凹陷处而无法向上生长,只能向右侧栈道斜上方有阳光处延展。
它的树干嶙峋,树冠绿叶浓郁,自成一景。来往游人经过树下,都禁不住驻足观望,啧啧称叹,慨叹这棵小树生命力的顽强。
我也在想:这棵小树无法选择它自己生长的环境,它能够勇敢地适应这里的环境,尽可能利用这里有限的资源,活成自己不讨厌的样子;虽然它不可能成为树干挺直的栋梁,但是至少会成为险境之中的一道风景。
过后,我常想:树犹如此,人当宜然。每个人的生长环境都不同,天生条件有别。身处顺境理应珍惜,处在险境自当顽强。
我们每个人都应感谢逆境,感恩磨难。磨难本身就是一笔人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是人生中最好的大学。
磨砺的岁月越久,沉淀的经历越厚重,即使是身如石罅中的无名小树,无法成为负栋之柱,但也可吐露嫩绿,绽放芳华!
我走过四季,经历风雨,见识过无数棵树,但最难忘的还是那两棵树,它们将久住我心,永难忘怀。
我要感谢那两棵树。
作者简介:
王新龙,河南省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新密市优秀教师、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有作品散见于报刊或获奖。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