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悟 | 王树杰:“代形山”的启示
摘要:明代学者赵南星的《笑赞》里,有一则关于错别字的故事:一个书生把“太行山”读作“代形山”,另外一个书生好意对他说,应该念“泰杭”音。前者不相信,并一口咬定说:“我曾…… |
明代学者赵南星的《笑赞》里,有一则关于错别字的故事:一个书生把“太行山”读作“代形山”,另外一个书生好意对他说,应该念“泰杭”音。前者不相信,并一口咬定说:“我曾经亲自到过那山下,见过碑文。”二人争执不下。最后商定到当地一个最有名望的老学究那儿去定分晓,并约好输者请客。到了老学究那儿,说清原委,老学究沉吟了良久,才十分肯定的说:是读“代形”音。
赌输了的书生埋怨老学究不说真话。学究对他说:“你不冤——虽然作东请了客,却可以让他读一辈子错别字!”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有点不寒而栗。这老学究竟然忍心让一个青年人终生不认识“太行山”,还以为别人不识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人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其目的也是为了努力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以便使自己更加完美。然而更多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可能发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需要周围有一些真正的朋友时时给我们提个醒,才可能会把我们的事做得更好些。而如何找到和对待这样的朋友,又成为问题的关键。
老学究明知道那“代形山”书生的错误,却硬是不给他指出,这固然是一种极端的阴险,但我们亦不能不看到那书生的自负更是一种可怕的自欺。他坚持说亲眼见过有关的碑文,大家想想会有吗?倘若他谦虚一点,恭敬一点,也许能唤醒那学究的一点责任感与良知,不会违心指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大家都熟悉。鼓瑟出身的乐师邹忌从妻妾的“颂歌”里听出了事情的另一面,并把这种感受巧妙地谏于齐王,而“闻过则喜”的齐王乃下令重奖那些能谏“寡人之过者”。这种主动追求“逆耳忠言”与“苦口良药”的善举果然让齐国一度“战胜于朝廷”。
由此,我常常想:一个人,不管他是默默无闻的平头百姓,还是叱咤风云的领导干部,都应当把有人批评有人监督看成是大大的好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应该以宽阔的胸怀诚恳的态度去鼓励别人讲出自己的“坏话”,然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否则,所到之处皆是“莺歌燕舞”,没有反面意见,没有不同观点,倒是不正常的,可怕的。
小到“修身治家”,大到“治国安邦”,都是如此。
作者简介:
王树杰, 河南省濮阳县黄河明珠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乡韵》《濮阳日报》《聊城晚报》《山石榴》《家乡》等报刊及网络平台。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