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艳茹专栏 | 我喜欢树
摘要:说起树木,我知道的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我的喜欢。 我喜欢柳树。老家房屋后,有七八棵柳树,据母亲讲是姥爷在世时栽下的。柳树长大了,不如杨树挺拔,长得有些弯,黢黑干裂的…… |
说起树木,我知道的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我的喜欢。
我喜欢柳树。老家房屋后,有七八棵柳树,据母亲讲是姥爷在世时栽下的。柳树长大了,不如杨树挺拔,长得有些弯,黢黑干裂的树皮,错杂茂盛的树枝。
春天,柳枝发芽吐绿,一片葱茏,嫩嫩的柳枝还可折下来拧哨子。截一段粗细均匀的柳枝,用剪刀去掉两头,转动中间的硬枝,嫩枝的树皮很好剥离,抽去硬枝,只剩一截树皮,放在嘴里一吹,哨声悠扬。
哨声远去,童年不再。
秋天,金黄的落叶铺了一地,扫起来,当柴烧。那时候,柴火还很匮乏。如今,那些柳树都已砍掉。老屋子也早已拆掉。往日的生活情景永远不复再现。
我也喜欢垂柳,老家的柳树不是垂柳,到了县城,看到湖边的垂柳,心生喜欢。是的,那样子正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所描述的,垂下的柳枝摇曳着,婀娜多姿。
后来又读到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康桥边的垂柳成为美丽的意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可见,柳树是诗人们钟爱的树木之一。尤其垂柳。清人李渔《闲情偶寄》中这样写道“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
柳树自古就有。有关柳树的诗歌名句数不胜数。
《诗经 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的诗句。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的《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借树喻人,表达着物是人非时过境迁的无奈。
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表现了一派春风煦暖杨柳轻柔的春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应与杨柳一起,但玉门关因为天气寒冷,春风都吹不绿那里,戍边将士的环境恶劣可见一斑,还有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道尽离别的忧伤。
“柳”“留”谐音。折柳还是古代送别的标志。折柳,象征着惜别怀远。“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句中的“折柳”就是古乐曲的《折杨柳》。
柳树的栽种历史很长了。公园里、河岸堤坝上种了很多柳树,既是观赏树又能护堤固土。
近年,由于柳树春天产生的柳絮比较多,对市民生活有影响。柳絮纷飞,宛如飘雪,飞到各处,天气干燥,容易引发火灾,还有的市民对柳絮过敏。因此,市区已不建议栽种柳树了。
我家靠近徒骇河,河堤上多年前栽种的老柳树依然蓬勃着,沧桑厚重,岁月感极强。有的树身已经裂开,甚至被掏空,只剩了一层树皮,但依然枝繁叶茂。这些老柳树,应该不会随意砍伐了,那天看到树身上都标了号,是做树木档案吧。
让这些老柳树的生命继续下去吧。他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个春天,见识了很多人,河水在树旁流淌了多年。柳树与河水相依相伴,岁岁年年。
树木无言,生命长青。
我喜欢枣树。喜欢什么,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喜欢枣树也不例外。除了枣树结枣,红红的枣子好吃之外。那些与枣子有关的往事也在记忆里扎根。
说起对枣树的感情,也就很自然的想到我的姥姥,那个小脚的老太太。妈妈是当村的,姥姥没有儿子,一直和妈妈过。曾经,姥姥家有个老院子,姥姥最值得炫耀的家产就是老院子内外的那七八棵老枣树。那是老人家的牵念和自豪。
说起来,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每到春天,枣树刚刚开花展叶,姥姥便和我们姐妹一起去老宅里看看枣树。有时候,也让妈妈去喷喷药,枣树会生有蜜虫,影响结枣。
再到后来,就是暑假里,七月十五左右吧,枣子已经长大,有些已经半青半红,俗语“七月十五枣红腚”,但还不到完全红的时候,姥姥又一次招呼我们,和她前去老宅里看看枣。那枣树都好像接了要走访的命令,展现着自己丰收的一面。
有的枣树枝头枣子结得密密麻麻,让人看了心生欢喜。有的枣子却稀稀拉拉,估计不愿多出力了。姥姥评点着,这棵枣树枣子甜,那棵枣树是酸核的。这棵枣树谁栽的,那棵枣树谁挪的。反反复复,总是那些老话。我们听了多年。
而今,姥姥已经故去十多年了。老宅子上早已另起了新房,所有的枣树都已经砍掉。只剩下我们模糊的记忆。而这份模糊的记忆总是挥之不去,在生命里扎根。
枣子成熟的季节,正是秋忙时候。中秋节前后,妈妈趁着我们中午放学的空闲,拿个大竹竿,去打枣,我们在一旁捡拾,圆圆的枣子滚落在草地上,树丛里,我们跟着跑来跑去,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捡了一布袋一布袋的枣子,也很享受丰收的喜悦。
这枣子多好啊。可以自己吃,也可以送给城里的亲戚,还有的卖给收枣子的,能换点钱,那个时候,几十元钱也不是小数目。心里再一次为姥姥的这枣树资产感到欣慰和自豪。
后来,新家也种了两棵小枣树,也结了枣子,我们在树下写作业。枣花开的时候,香气袅袅,很美好。只是,后来新的宅院也易主了。家乡的红枣树也就只能在记忆里摇曳。
在别处碰到枣树,尤其是春末夏初,闻到阵阵枣花香的时候,总有一种亲切感。好似遇见了故人。
如今随着对枣树的不断开发栽培,枣树种类繁多,枣子的名字也是数不胜数。大枣、冬枣、金丝小枣、灰枣、酸枣等等,名目繁多,口味丰富。不管哪种枣子,都是大地的产出,为人们的生命提供丰富的滋养。
还有一种树,现在几乎快看不到了。那就是榆树。榆树曾经在大地上辉煌过。那些拆掉的老屋,那些年代久远的门板、房梁,大都是榆木的。而今,老门板老房梁已不再使用,家具市场出现了大量新中式或者纯中式的榆木家具,沙发、床、老板桌等等,继续延续着榆树的生命。
关于榆树的记忆也是来自小时候。那时候,院子里就有几棵榆树。记得一年榆树得了一种传染病,树身上满是黄色的虫子,把树皮都吃净了,密密麻麻的虫子在树身上蠕动着,看着让人很不舒服。从那之后,院子里的榆树就少了。榆树因为生长周期慢,也渐渐被其他的树木代替。
不管回老家还是在路上,见了榆树还是依旧亲切。毕竟榆树和食材有关。
榆树结榆钱,春天榆钱刚刚长出,嫩嫩的,一串串的,撸下来蒸窝头,贴饼子。很香很好吃。榆钱干了,中间小小的如芝麻的硬心还可搓出来,加点盐,像芝麻盐。榆钱吃完了,嫩嫩的榆叶也可采来蒸窝头等。食物匮乏的年代,这些不花钱的东西,都是家乡人的宝贝。
古诗中描写榆树总和桑树连在一起,“桑榆”一般指晚景。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还有诗句“桑榆非晚,柠月如风”,意思是:虽然人到晚年也不算晚,但青春岁月像风一样迅疾,转瞬即逝。是醒示人们要珍惜时光的意思。
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表达的是像桑榆一样的晚年时光,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榆树做为一个老树种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榆木家具预示着榆树生命力继续,“桑榆”寓意着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的一种精神。虽然榆树已很少见到,但春天的时候,还是喜欢尝尝榆钱窝窝头。
公路两边的树木也随着时代更新变化,园林绿化也越来越美观。国槐的枝叶茂密,法梧的高大挺拔,樱花的烂漫芬芳,紫叶李的淡淡素雅,海棠的风情摇曳,碧桃的花红娇艳,每到春暖花开时节,绿树浓阴,百花争艳。真的,看到美丽的景色,绿树浓荫,繁花似锦,心情会随之变得积极向上,美好而感恩。
很喜欢三毛的一段话:如果有来生,要站成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作者简介:
郝艳茹,山东省高唐县职业教育中心语文教师。热爱生活,闲暇时喜欢读书,也爱摆弄花草。有时多愁善感,有时豁达开朗。真诚做人,踏实做事。阅读是我情感放飞的栖息地,写作是我心灵停靠的港湾。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