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萍专栏 | 谁是最可爱的人
摘要:谁是最可爱的人 慧育在线: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这些天里,我总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在心中奔涌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总有一些"身影",值得我们热泪盈眶……和平年代,谁是最可…… |
谁是最可爱的人
慧育在线: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这些天里,我总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在心中奔涌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总有一些"身影",值得我们热泪盈眶……和平年代,谁是最可爱的人?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第一天,听闻武汉疫情严重,医护人员人手有限时,武汉市儿童医院86岁老专家董宗祈教授,坐着轮椅坚持来到了第一线出诊,他穿戴上了厚厚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地为患者看病.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一切都是为了病人,一辈子看病救人也习惯了,在这种关头不可能退缩.
在诊室里,董宗祈教授说,虽然这样全副武装出诊会不太舒服,但为了患者,他只要精神还行,就能够坚持下去,眼下正是关键时期,他要奉献一份力!
一日为医,终生为医!只要一息尚存,定当竭尽全力!
江苏省人民医院高级专家组组长、血液内科教授92岁的敖忠芳说:"我来出诊,肯定不要增加医院的负担,不要医院接送,我要自己走,医院的领导不要担心,万一我出了事情怪医院,不是这样的,作为医生来讲,这个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我自己愿意来的,我承担这一切".
医者仁心,大爱无边!
新型肺炎疫情爆发,1月18日,73岁的李兰娟院士同84岁钟南山院士一起听取武汉方面疫情汇报,再战防疫最前线.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她和钟南山院士一起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就是这位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17年前果断出手,一夜隔离1000多人,创造SARS"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
2020年1月24日除夕,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医务工作者在武汉疫情防治第一线与大家并肩战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桑岭前往武汉参与一线疫情救治,他写下,"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一定赢!"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民众健康,义无反顾地践行医者!这就是民族精神,这就是国家脊梁!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像他们一样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为了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纷纷请战.
一封封请战书刷屏,满满的红手印,铮铮的誓言,让人泪水潸然.
2020年1月23日,在广东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战役全面打响的关键时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收到了一封盖满鲜红指印和手写签名的特别"请战书",主动要求赴防治一线工作,为打赢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战役作出新的贡献.
这封来自原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医疗队24名队员的请战书写道:
"17年后的今天,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我们特此向院党委请战,愿为战胜新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小汤山全体队员都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他们中间有医学博士,有护理工作者,有主动请缨替同事、教员顶班的人,甚至还有离退休老干部群体.
1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纷纷签名或在工作群中报名,表示请求加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疗队伍,为保卫人民健康贡献自己一份力.
"我参加过非典防治有经验,我志愿参加","我把飞机票退了,我请战参加疫情防治".
他们说:"病人来了必须要上,只要自己没倒下,肯定要上!"
"给我一次机会,我申请到呼吸科去."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短短时间有112人请战,主动要求到临床一线,他们中既有年轻的医护,也有年资高的主任护士长.
"我将随时听从医院指挥和派遣!""为赢得阻击病毒战斗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怨无悔!"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集体请战,106人报名.
北京协和医院全院有上千人自愿报名参加此次抗击病毒的战争!
人民日报上,一封"与夫书"火了."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亲笔的人,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本次疫情以来,她一直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自己的所行所思.
一位有25年工作经验的主任医师,明知前方危险重重,但她却主动写申请书,自愿参与第一线治疗,那份申请书曝光后,一句"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令人瞬间动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医生作为首批唯一指令上海委派的专家,2020年1月23日奔赴至武汉疫区前线.
1月20日,广安门医院急诊ICU主任齐文升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知,于1月21日上午与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一起紧急飞赴武汉,作为中医专家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任务.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之际,浙大一院全院上下奋战在抗击新型肺炎临床一线,近300名党员主动报名支援医院,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
江苏、四川、宜昌等医院的医护人员,也纷纷请战驰援武汉,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执行最艰难的工作.
1月24日除夕夜,位于重庆的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抽调135人组成两个组.西南医院和958医院组成重症组,大坪医院和新桥医院组成轻症组.他们连夜奔赴武汉,抗击疫情.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之际,陕西西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60名、唐都医院35名共95名医护人员,从西安出发飞赴武汉!
除夕夜,上海大雨,第二军医大学,150名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乘坐空军飞机,直飞武汉.
1月24日除夕,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及各附属医院都已出动,驰援武汉!
广东、上海等多地医疗队也已奔赴武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5日发布疫情防控工作动态,派出重症医学专家加强对患者救治的临床指导,组建6支共1230人的医疗救治队驰援武汉,同时召集6支后备梯队随时待命.上海、广东、军队3支医疗队已到达武汉投入工作.
还有很多医务者,像他们一样,毅然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人民健康牢筑安全防线!
看到那么多请战书,哪个家人不心疼?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一群平凡人,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家中的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换上白衣后,他们就是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先锋战士,在危难面前,他们选择了责任与担当!在生与死之间,为我们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像他们一样明知危险在前,却毅然勇往直前的人!
看到网上的相关新闻,这些医护人员,令人肃然起敬!
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们成了我们的坚强后盾!
央视记者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严峻的形势.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每次进入病房都要重重隔离,进入第一穿衣室后就是潜在的污染区,病房中的医生护士属于三级防护,从装备上看,所有的东西都是严格隔离的.
医护人员都在做着什么工作?想想都泪目!
我们最害怕的工作,全都是由她们完成,每一个动作无不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境地!
我们不知道,一旦进入病房,基本上是不能动的,因为全身要消毒,4小时一个班,当中无法喝水(防止感染),也无法上厕所,高强度的4小时下来整个人在厚重的防护服内都是大汗淋漓.
而4小时之后,另外一批稍作休息的医护人员又准备上阵,洗手、穿防护服、穿脚套、戴手套……她们忙着全力投入工作中,忙于与病毒赛跑,因为摆在她们面前的是一场硬仗.
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她们同样要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在我们眼中,她们是无比强大的医护人员,但是在爸爸妈妈眼里,她们只是孩子……当记者问到是什么让她们克服这些的?
她们说了句:因为是医务人员.
是的,就是因为她们是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退缩!
很多其他地方的医护人员也放弃休息投入救治中,坚守岗位,随时待命,用生命托起生命!
有人拍到医护工作者最动人的一幕:
"他们连续12个小时的密封,任汗滴落下,任睫毛成霜,不顾生死,战斗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第一线.""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我们都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奋战在最危险的前线!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像他们一样置生死不顾,舍我其谁的人!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作者简介:
陈桂萍,光山县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信阳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信阳市高中语文名师.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朤朤 / 陌语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