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悟 | 孟祥红:从接送孩子说起

摘要:从接送孩子说起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出现了。这个必修课的初衷一是为孩子安全着想;二是为了孩子应对学习内卷问题,尽量减少上……

从接送孩子说起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一个家长的必修课——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出现了。这个必修课的初衷一是为孩子安全着想;二是为了孩子应对学习内卷问题,尽量减少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书本知识。

  我也成了浩浩荡荡接送孩子大军中的一员!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总是怀着一颗虔诚的拳拳之心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61

  日子久了,也曾见到家长们在等待的时间罅隙里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唾沫乱飞、激情满怀;也曾见到家长知道孩子成绩后的火冒三丈、当场教训;也曾见到个别家长因抢一个停车位而争得面红耳赤、恶语相向、怒目金刚;也曾见到拥挤的路上,偶尔出现的你碰了我的车,我压到你的脚的尴尬时刻!也曾见到因私家车堵路造成的拥挤,大家指桑骂槐、旁敲侧击!

  父母吃苦受累自不待言,但为了孩子,又能怎样呢!从家门到学校,从学校又到家,可以说是无缝隙的对接,可是,孩子在我们的接送下真的就幸福快乐么!真的就在学习上如虎添翼么?

  有段时间,我家的孩子总是在距离学校还有一段路(大约200米)的地方要求停下来,然后自己步行前往。开始我有些不理解,怕孩子在上学的“最后一公里”偷懒,于是就目送他走到校门口,放学后再问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说,这里已经过了红绿灯,离校只有几步路,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自己上学!他有板有眼的话让我有了让他试试的念头,于是,我决定以后不再送他到校门口,而是留一段路让他自己走!

  晚上,我问他自己“走”着上学的感觉如何,他竟然说,自己走真好!可以卖卖眼,看看路边的青草,望望树上的树叶!今天还看到一只正在卖力爬树的小蜗牛,还有……这一段短短的路,在孩子看来竟然充满这么多乐趣!

  等到了单位,我把这个小事说给同事听时,谁知她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和我谈起自己当年上学的场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上学是不用接送的,学校也不太远,路上也没有那么多机动车!都三五成群的,吃过饭,就挎着书包去上学。路上的快乐事情真多,可以爬树摘果子,可以偷人家母鸡下的鸡蛋,拿在手里暖暖的,然后去小卖部换瓜子糖果,也可以做抓石子的小游戏……有一次正爬上树摘桃子时,被主人发现了,人家故意搬个凳子坐在树下刁难我们,不让我们下树离开,起初我们挺害怕着急的,只是十分钟后,主人家竟然“睡着了”,我们快速下树溜走了,现在想想,人家哪是睡着呢,只是给我们一个逃跑的理由罢了!

62

  这位同事当年上学路上遇到的乐事应该是那个年代孩子们都曾经历的。即使是因玩耍耽误了学业,惹家长们生气要找树枝抽打我们时又故意放慢速度给孩子逃跑腾出时间的微妙之处,“啥啥,看我今天不打死你”今天想来,那是当年父母对孩子的另一种爱吧,既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又不至于遭受父母的家暴!可是现在,我们的孩子无权消受了。

  于是,我想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段文字,也算是鲁迅上学路上的一段故事吧: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在大自然里玩!玩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玩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文学大家在童年时不也是这样么。

  不知从何时期,学习似乎成了孩子生活全部了,平常上学是我们接送,到家就是埋头作业,星期天的时间又交给了各种兴趣班,而到大自然畅快地玩一玩成了一种稀缺品。

  自从孩子主动走到学校的最后二百米后,他似乎越发感兴趣了。于是,我也索性放手让他去享受这短暂的自然时光。放学后,我会不时的问问上学看到哪些好玩的东西,他除了看树叶、小草、蚂蚁外,也学会了观察其他事情,大门有几家卖小吃的,有几家商店,哪家的生意比较好,都是他留心的对象。甚至他都可以看出做买卖的一些门道。

63

  有了上述的“收获”后,我的胆子又大了些,在放学时接孩子的时候也有意变换地点,看看上三年级的他能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主动找我!事实上他的表现真的很棒。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三年级学生写的作文《上学路上的趣事》,结果写成了:上学的路上,我看到好多车,好多人,好多卖小吃的,好多商店……老师的批语说学生缺少“趣事”的描写,像是流水账。

  下面几句话似乎可以对此做出解释: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真谛。

  静心想来,学生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真的不应过多责怪他们,谁都知道,作文是来源生活,只有经历了才可能写出,我们很多学生已经被剥夺了接近自然、感受生活的机会,“其可怪也欤”。

64

  在此斗胆给像我这样天天接送孩子的朋友们建议下,在送他们时能不能别那么“固执”,几年如一日的就在那个时间点,那个地方等着!生怕孩子出了校门口不能第一个被接走似的。适当改变些送他们的地点接的地点,相信肯定不会走丢的,他们应该有了判断、寻找的能力了。

  接送孩子何时止,当止则止!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幸,你就给他铺路,铺的路越多,孩子长大受的苦也越多。如此说来,接送孩子方面也可以“少接”“少送”。

65

  作者简介:

  孟祥红,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参与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论文5篇,喜欢阅读,偶有涂鸦之作。行走在共生语文和本色语文间。

 




微信图片_20230219153050


  • «
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威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