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敏专栏 | 素朴淡泊,不悲不喜

摘要:读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甚至我在写这篇随笔时还需再找出他的《蓝色火焰》,回顾他与恋人梅娅在谈及这本书时是怎么说的,试图从他自己的评述中找到……

  读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甚至我在写这篇随笔时还需再找出他的《蓝色火焰》,回顾他与恋人梅娅在谈及这本书时是怎么说的,试图从他自己的评述中找到一点确定的东西。

  《先知·沙与沫》收录了《先知》《沙与沫》《先知园》《疯人》《珍趣篇》《暴风集》《情与思》《大地之神》。在《先知》诞生之前,纪伯伦曾在信中对梅娅说,这本书他已经思考了一千年。《先知》诞生之后,他又对梅娅说,这只是他话语中的“第一个字母”,“这本书,不过是我曾看到的和每天都看到的人们那静默的心中和他们那向往表露的许许多多话语里的一小部分罢了。”

640

  翻开《先知》,感觉这是一本思考集,又像是一本箴言录,从深入的沉思和冥想中得来,闪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这里,他谈爱,谈生活,谈人生,在日常万物中注入思考,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面相,展现自我不同寻常的精神境界。

  他没有孩子,但他看得透彻:“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将你们的爱施与他们,却不能施与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也以建造房屋荫庇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梦中,你们也无缘造访。你们可以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他崇尚自由,但他又警惕着自由的约束,意欲超脱自由的羁绊,砸碎知识的锁链。“因为只有你们感到寻求自由的愿望也是一种束缚,只有当你们不再称自由是目标、是成就时,你们才是自由的。”

  他欢迎爱情,“当爱挥手召唤你们时,跟随着他,尽管他的道路艰难而险峻。当他展翼拥抱你们时,依顺着他,尽管他羽翼中的利刃会伤害你们。当他对你们说话时,要相信他,尽管他的声音会击碎你的梦,像狂风尽扫园中的花。”但他不沉溺贪婪,“爱除了自身别无所予,爱除了自身别无所取,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有了自己就足够了。”“但如果你爱了,又必定有所渴求,那就让这些成为你的所求吧:融化为一道奔流的溪水,在夜晚吟唱自己的清曲。体会太多温柔带来的痛苦。被自己对爱的体会所伤害。心甘情愿地淌血。”这是他与梅娅柏拉图式爱情的注解吗?

  他勘透着生活,又享受着生活,让凡常的生活散发出芬芳的诗意,“当你们用牙齿咀嚼一只苹果,你们应在心中对它说:“你的种子将在我的体内生存,你明日的花蕾将在我心中开放,你的芬芳融入我的气息,你我将带着喜悦共度每一个季节。”

640 (1)

  大海寄托着他的沉思,与他有着深切的感应。在《沙与沫》中,他于开阔的大背景中观照自身,窥见永恒,“我永远徘徊于这些海岸,在沙子与泡沫之间。潮水将冲刷去我的脚印,海风将吹去这些泡沫。但大海与海岸将永远存在。”他将自我融入到天地之间,获得物我相融的体验,“就在昨天,我还以为自己不过是生命苍穹中无律无序、胡乱颤动的一片碎屑。今天我已明白,原来自己就是那苍穹,一切生命皆有律有序地在我之中跃动。”在变幻莫测的人生光景之中,他看到“人性是一条光之河,从恒久之前流向恒久。”

  森林是他的另一个冥想之地。摇曳的森林在他的意象中异常优美,“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我们将其砍伐造纸,以在上面记下自己的无知弱智。”他追求诗意,但不背弃诗的原意,他热爱诗歌,但更看重承载了诗歌的生活的狂喜,“假使要我在写诗的才情与尚未成诗的狂喜之间做出选择,我会选狂喜,因为它是更好的诗。”

  纪伯伦的心灵底色素朴淡泊,不悲不喜,然而意象高远。“在你渴望无名之福,心怀无由之忧时,你便真的与万物同生共长,向你的大我飞翔了。”他说,“你如果能坐在云端,就看不见这个国家与那个国家之间的边界线,也看不见这个庄园与那个庄园之间的划界石了。遗憾的是你不能坐上云端。”“长久盯着近处的小画面,就难以观看远处的大画面。”

  他看重自性,向内探索,于自性中找到神性。“你们的神性自我像大海,永远不会被玷污。又像天空,它仅仅托举展翼者。你们的神性自我甚至像太阳,它不谙熟鼠辈的路径,也不寻迹虫蛇的洞穴。”“上帝在每颗心中都派遣了一位使者,以引导我们走向光明。”他不事追求,任其所是,“所有的事物都在该发生的时候发生。”“如果你想拥有,千万不可索求。”

  他听从内心,顺应自然,“黑夜来临时你正黯然神伤,那你就躺下尽情地忧伤吧。早晨来临时你仍在黯然神伤,那你就痛快地起来,并对这一天说出:‘我还在忧伤’。”他默然内视,抵达生命的核心,“当你触及生命的核心时,你会在万事万物中找到美。”“当你触及生命的核心时,你会发现自己并不高于罪犯,也不低于先知。”书里的纪伯伦,便是与神性自我同在的纪伯伦,他说:“少谈论些我们无法理解的上帝,多谈论些我们可以理解的彼此,这才是明智之举。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让你们明白,我们是上帝的气息和馨香,我们就是上帝--在树叶中,在花朵上,更在果实里。”

640 (2)

  这是一个睿智的头脑,他的话语充满了哲思,“一个人的本真,不在他向你显示的那一面,而在于他不能向你显示的那一面。因此,你若想了解他,不要听其言,而要听其未言。”他说,“你若想了解一个人的心,那你不要去看他所达到的,而要去看他渴望达到的。”

  然而人的内心世界终归是隐秘、孤独的,“不能显示的”和“渴望达到的”,亦常会错失被了解的契机。奥修说:到了最深处,你只能是一个人。纪伯伦在《疯子》中写道:“你不会看透我在大海中孕育的思绪,而我也无意让你们看透,我愿独自领略。”他说他只愿独居于黑夜,只愿独居其中,只想独自疯狂,“我的朋友,你实际并不是我的朋友,但我如何能让你明白呢?”

  梅娅曾在往来的通信中问纪伯伦是否想让别人了解他,纪伯伦的回答很镇定:不,我不想让任何人了解我,如果那种了解仅仅是一种精神奴役的话。紧接着他又对梅娅说:自以为了解我们的人何其多啊!其实我们的那种秘密连我们自己都不了解。不被了解,他也不去解释,在他看来,“需要解释是一件事物不牢靠的最好证明。”“只是在发现自己阐述得太多时,我才怀疑我想阐明的那些事物的真实性。”

640

  梅娅小姐曾将《疯子》的思想套在纪伯伦的身上,但纪伯伦在给梅娅的信中否认说,《疯子》不完全是他,是他创造了一个人物,借他的口舌表达思想和意向,而且那并不是他的思想和意向,“我的灵魂与其说接近‘疯子’及其呐喊声,毋宁说更接近于‘森林青年’及其芦笛歌声。”

  不破不立,开创者,都有着某种颠覆的特质和与众不同的一面,纪伯伦也不例外。在《风暴集》中,他自称是极端分子,近于疯狂,“我让我建设的意向趋于破坏。在我心中,有对人们视为神圣的东西的厌恶,有对他们所厌恶的东西的爱。假如我能连根拔除人类的风俗习惯、信仰传统,那我绝不会有一分钟的犹豫。”他视东方人的固守训诫、指导和格言、经文为愚蠢,“一个人若和这些经文保持一个调子,他的生命就会变得像阴影下苟活的草芥一样,他的思想就会变得像掺和了少量鸦片的不冷不热的水一样。”他脱离常规,离经叛道,他说:“脱离常规,或出于疯狂,或出于大智。”而且“天赋愈多,朋友愈少。”

640 (3)

  在纪伯伦看来,“当生命找不到一个歌者唱出其心曲时,便产生一位哲人说出其思想。”在纪伯伦看来,“当感情凋谢时,它变成了思想。”纪伯伦的书里有很多思想,然而思想却无法框定他,“因为思想是一只属于天空的鸟,在语言的牢笼中它或许能展翅,却不能飞翔。”正如纪伯伦在给梅娅的信中所说,《先知》之后,他还要开启双目,遇见光明,不断地冲出有限自我的樊笼。又如他在《先知园》中所写:“你们将比你们的言辞走得更深远”。

  在书之外,还有着无穷无尽的纪伯伦。

  书中还配有他的几幅插画,和他的思想一样,他的画,直觉亦带着某种难以捕捉的神秘气息。(《先知·沙与沫》,纪伯伦著,伊宏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第一版,2019年2月第2次)

640 (4)

  作者简介:

  陈艳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编审。著有随笔集《紫竹笔记:我的园子,我的花》,“漫漫经典情”丛书《艺术卷:美轮,美奂》《文学卷:且行,且歌》《哲学卷:觉知,觉醒》《自然卷:安然,安在》,“书之爱”丛书《书中岁月》《纸上情怀》,“书文化”丛书《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书与城:家的记忆,生命的河》《书与生活:锦上添花,生活很美》《书与艺术:为美而生,与美同在》,“笺边琐记”丛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那些地方》,《读懂美国:行走在现实与书本之间》等。作品入选《语文主题学习》《师意盎然》《师墨飘香》等多个选本。同时修习国画,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作家书画展“”当代五十位中青年作家书画展“等。


微信图片_20230326150405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