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中华专栏 | 雨霖铃
摘要:一 闪电 闪电在云中穿行。 这是傍晚时分,昨天的雨让空气变得格外清新,你在楼下散步,楼前空地上的绿树林,蝉在鸣叫,这是夏天的鸣叫,没有秋天的凄恻。 绿树林中的几棵香椿树…… |
一 闪 电
闪电在云中穿行。
这是傍晚时分,昨天的雨让空气变得格外清新,你在楼下散步,楼前空地上的绿树林,蝉在鸣叫,这是夏天的鸣叫,没有秋天的凄恻。
绿树林中的几棵香椿树,它们一直生活在你的文字中,你扬起头看见它们硕大的树冠,一柄柄撑开的绿伞,缝隙间有夏天傍晚天空的颜色,灰蓝,白色的云朵在聚集。
靠近水泥路面的三棵香椿树躲过了一劫,小区改造水道,挖开的水泥路面千疮百孔,有人提出缩减绿化带,加宽水泥路面,那三棵香椿树在劫难逃。
那是让人煎熬的日子,你无法想象那三棵香椿树倒地时的场景,一场逼近的灾难,让人无法承受。
你抚摸香椿树光滑的树干,想起种下它们时都是孱弱的小树苗,时间让它们变得粗壮起来,四季的风霜雪雨浸润着它们的成长,春天的嫩芽,对庸常日子的抚慰,你无法想象它们的缺失。
它们没有缺失,缩减绿化带的提议被否决了,你的内心充满欢快。
你在傍晚的香椿树下,看见香椿树上面的天空,厚厚的云层在堆积,天空阴暗下来,闪电在云中穿梭,伴着阵阵雷声。
一阵凉风吹过,雨要来了。
二 听 雨
夜半醒来,雨在阳台的窗外敲敲打打,让你想起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晚上睡觉时没有拉上窗帘,阳台外面的绿植在雨中,香椿树的树冠在雨中,一片绿色在雨中,绿色的雾在弥漫。
梦还在嘴唇边,残留着岁月的痕迹。
电闪雷鸣。
恍惚间还在那个小县城,透过宾馆房间的落地窗可以看见外面古建筑灰黑色的屋顶。雨在落地窗外,灰色的天空在落地窗外,你一个人躺在床上,躺在衰老的时光里。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壮年听雨”,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雨天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如自己的影子出现。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
而今听雨,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难以言语。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那点点滴滴的细雨滴落在暮年的目光里,滴落到天明。
三 大 湖
天明雨停了,你起身下楼。
楼前的香椿树被雨水洗得清清爽爽,树下的月季花和盆中的绿植都很精神。
那个小县城在遥远处,在你的文字中,那场夜雨过后,早晨的空气同样清爽。
两场夜雨和两个早晨就这样纠缠不清。
小县城的宾馆是新建的,宾馆在大湖北面,和大湖隔着一条河和一条马路。
你沿着河边散步,河边有垂柳,河水中有隐隐约约的水草和游鱼,河上面有隆起的桥。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在水波里,漫漶的水汽,有岁月的感伤。
过桥横过马路就到了大湖边,大湖和湖心岛在早晨的光亮里,没有夏天的阳光,雨后半阴的天气,让你看不见夏天早晨的阳光,这让你安心,让你摒弃霞光万道灼人的场景。
湖边绿树绿草郁郁葱葱,湖边的甬道上有几个晨跑的人,他们和你擦肩而过,就像昨夜的梦境。
湖边还有垂钓的人,他们能钓上几条小鱼,但钓不起大湖变幻的表情。
四 渔 村
对一座小县城的回望,就像站在露天的银幕前,银幕上的故事和场景在夜晚的星光下,让人恍惚。恍惚里有许许多多的回忆,好多情感只有在一些歌词中才能抵达。
没有歌声,你的文字取代了对一座小县城的回望,“高考悄悄来临”“有一年中考”“兰州拉面馆”“成武味道之羊肉汤”“胡同深深深几许”,你写一个小县城的文字,挟裹着一个小县城独有的味道和文亭湖水漫漶的潮湿。
“你在一个小县城,在一条不算喧闹的大街上,走进了一家门脸不大的兰州拉面馆。是上午十点左右的光景,拉面馆冷冷清清,在介于午饭和早饭之间的时间点上,你走进面馆,想喝一碗带辣椒的拉面,昨夜的酒精还在体内燃烧,小县城的几位朋友太好客,劝你喝酒的同时把他们自己也喝醉了,你能想象出他们醒来后的感觉:头昏、全身乏力,恍恍惚惚,你走进拉面馆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这种感觉让你对昨晚的记忆变得不那么清晰,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细节已经看不真切,模糊的情节恍如隔世。”(《兰州拉面馆》)
这是好多年前对一个小县城的记忆,那时候小县城的街道还不宽阔,还没有簇拥着湖水的楼群和绿地,没有夜晚的灯光秀和摩天轮,没有文亭湖中的网红岛和岛上栖息的鸟群。你在小县城的拉面馆喝完一碗拉面后走出来,走进明晃晃的太阳光下,走进陌生汹涌的人流。拉面馆在你身后越来越远,你感觉自己像一尾墨色的鱼,游走在小县城窄窄的街道上。
好多年后,“你透过车窗玻璃,下午五点多的阳光还很强烈,这是夏天的阳光。一路过来,小县城的高楼在拔地而起,在高楼的空隙间,还留着一些小胡同,胡同是小县城民居的一大特色。胡同深深深几许?一家家独立的小院子是构筑胡同的堡垒。如果是春天,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小院落的门楼,院子里的桃花,唐朝的诗人崔护和他依旧笑春风的桃花遮隐着的惆怅,当然还有后来戴望舒的雨巷和他的油纸伞,汪曾祺和他的“胡同文化”,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下,总有一天胡同和胡同文化会慢慢消失,只留下一些文化符号。”(《胡同深深深几许》)
小县城的胡同文化会消失吗?你知道,在小县城加快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有一些地方和场景都会消失,譬如小县城的“枣曹渔村”。
好多年前,小县城的北面挖出了一湾清水,那时候叫蓝水湾,连接着蓝水湾还有好多鱼塘,一些鱼馆就开在鱼塘边,垂钓之后去小鱼馆吃鱼,这是好多年前对小县城的记忆。
比较有名的鱼馆除了“枣曹渔村”,好像还有“山东渔村”,都是紧挨着鱼塘开的饭店。
“枣曹渔村”有两个院落,几排平房,院落里有几处水塘,水塘周围种着柳树和一些花草,春天的时候柳树枝在风中柔软地摆动,让小渔村有了江南水乡的妩媚和生动。
渔村的美食是各式各样的鱼:花鲢、鲤鱼、黑鱼、白条、戈鱼,甚至还有黄鳝鱼。做法也是多样化,炖、蒸、煮、炸、红烧。印象中有一道菜是“红烧鱼杂”,里面放了辣椒,吃起来鲜辣香,特别是里面的鱼籽,口感非常好。
后来小县城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小城北面打造出一座北方水城,扩大的湖面、新建的楼群和绿地,让记忆中的许多小鱼馆都消失了,包括“枣曹渔村”。
好多年后你写一些长短句:
每一次下雨都会有一些期待
特别是春天的雨
淅淅沥沥
缠缠绵绵
譬如一个饭局
那位姓范的老大哥
几天前在汉中的大街上给你打电话
说是回来后一起去吃鱼
他打电话的时候夜雨还在
滴滴答答
雨中的通话有着湿漉漉的情感
你喊他跑哥
其实他跑步的速度
比不上他敏捷的思维
你喜欢和他聊天
特别是在把酒临风的时候(《每一次下雨都会有一些期待》)
长短句里提到的跑哥从汉中回来后果然约你吃鱼,在小县城风光旖旎的湖岸边,在春天还没走远杨柳依然依依的季节里,和跑哥还有几位朋友相逢在“枣曹渔村”。
你知道湖岸边的“枣曹渔村”不再是许多年前的那个鱼馆,眼前的鱼馆是白墙黑瓦仿古楼房,坐落在文亭湖的北岸。坐在鱼馆的包间,从窗户看出去是水波浩渺的湖面。群鸟在天空飞翔,湖中的小岛在黄昏中若隐若现。
吃的还是全鱼宴:红烧戈鱼、酱焖黑鱼、瓦块鱼、红烧鱼杂、干炸白条、红烧鲤鱼。配菜有:西红柿牛腩、鸽子蛋、卷煎、槐花饼、蒜蓉空心菜,还上了一大盘有机西红柿当果盘。
窗户外面是小县城的灯火,小县城的灯光秀让你恍惚间到了江南水乡。就像你在《人工湖》那篇文字里写的那样:因为是周末,因为是和好朋友们在一起,因为人工湖夜晚的灯火和干净的歌声,因为多年来对一座小县城的喜爱,红酒和白酒,“醉里挑灯看剑”。
五 罐子汤
在小县城吃早餐也吃得印象深刻。
从湖边回宾馆还不到七点,雨开始下起来,小县城朋友的车开过来了,坐上车去一个距离县城不远的乡镇吃早餐。
另外一位朋友早早去那个乡镇找特色餐馆,说是有一家馆子汤做得非常地道,在小县城没有这样正宗的罐子汤馆。
那个乡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南鲁集。好多年前从成武县城去南鲁集镇只能走省道德商路,德商路是横贯成武县南北的交通要道,路上载重货车较多,路面被压得坑洼不平,拉沙石料的大车粉尘飞扬,路两边的树木、商铺和农舍永远都是灰蒙蒙的,透着浓浓的土气。
南鲁集镇给你的感觉好像每次都是路过。从菏泽去成武县的大田集镇,从成武县去巨野县,在丰东路和德商路的交汇处,南鲁集镇就等在那里,等待你路过之后的回望。
南鲁集镇最初留给你的印象是一些美食:五香狗肉、烧鸡和变蛋,后来慢慢靠近这个乡镇,进一步加深了对一个平原小镇的印象。
南鲁集镇历史悠久,小镇东南方向有一隆起的土丘——梁丘,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中原,与诸侯国会盟之处。梁丘上建有梁王庙,是后人为纪念梁王彭越而修建的。
路过小镇,因为距离你看不清楚土丘上的庙宇,但你记住了和庙宇相关的梁王彭越,记住了南鲁集镇久远的历史,记住了南鲁集镇古时候诗意的称谓:落凤集,后改为南落集,意为凤凰南飞落于此。
雨中去南鲁集,朋友的热情挟裹着雨中的诗意,让你忘记了昨夜独自听雨的怅然若失。
去南鲁集的省道修得宽阔平坦,路两边的绿树在雨中充满生长的欲望,那条灰扑扑的省道只存在于记忆中。
小镇的大街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雨中的小镇没有多少行人,有车辆在大街上驶过,溅起的水花和雨水融合在一起,形成小镇的一道风景。
罐子汤馆在南北大街的西面,汤馆门口撑起红色的大伞,大伞下面摆放着两张木方桌,方桌上两盘热气腾腾的油饼、两盘切好的羊肚,十几个咸鸭蛋装在一个大碗里,朋友们的热情等候在餐桌上蔓延。
和朋友们围着方桌坐下来,雨滴落在红色的大伞上,你面对大街而坐,雨滴落在小镇的大街上,这是一个诗意的早晨,一边观赏雨景一边品味美食,这是让人难忘的时刻。
罐子汤端上来了,浓浓的汤汁,冒着热气和香气。说是汤,实际上很稠,泛着好看的颜色。汤是用羊骨熬的,汤里面放上切好的羊肉、羊头肉、羊肝、羊肚和羊肠一起熬制,再加上粉条和青菜,用葱、胡椒、花椒和生姜做辅料,熬好后倒进一个特制的大罐子里保温,吃的时候从罐子里盛出来。和罐子汤搭配的主食是油饼,罐子汤香味浓郁、香辣顺滑的口感,配上油饼的香软,一碗下肚,浑身发热,那份熨帖,让回味无穷。
平淡无奇的生活,美食是最好的调味品,一碗浓香扑鼻的罐子汤就这样融入了你的生活,特别是残酒未消的早晨,对一碗罐子汤的怀念消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易。
雨还在下着,热气腾腾的罐子汤冲淡了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感伤。
作者简介:
崔中华,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局。有文字散见报刊,有散文集《教过书的人》《如果大雪封门》《一抬头满天星辉》《天秋月又满》出版。有作品入选《师心有痕》《师者行吟》《师意盎然》《师墨飘香》《师兴旷远》。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