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何乃华:追梦如歌
摘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梦的过程常常充满了希冀与快乐,也会伴有艰辛与苦涩。丁立金先生的追梦之路,宛如一支欢快的曲子,一首昂扬的歌。 前些年,听说丁立金先生退休了,…… |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梦的过程常常充满了希冀与快乐,也会伴有艰辛与苦涩。丁立金先生的追梦之路,宛如一支欢快的曲子,一首昂扬的歌。
前些年,听说丁立金先生退休了,从他热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心里也充满了些许的失落与不舍。
是的。这就是人生,总是要经历选择与放手、开始与结束,仿佛大自然中植物的生长一般,总会经历繁华与落寞。
老丁最看重的是那份工作,那份职业,那群学生,和那座座校园。对他来说,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自己如歌的追梦之路,因为这条路上尽是好风景。
因为是园丁,老丁一直都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与播种,也在耕耘与播种之后收获桃李满园。
如今,走在山城五莲的路上,经意或不经意间都会时不时地偶遇老丁的学生。
“老师好,丁老师好,丁校长好……”还有什么比听到这样的问候而更让人愉悦与幸福的呢?所以,笔者常说:“当教师最大的幸福是桃李满天下,而没有学生是一名教师莫大的悲哀。”
写到这里,就需要写写丁立金先生缘何“追梦”和《追梦》。前面的“追梦”,就是他的追梦人生,读该书可见。后面的《追梦》,是带书名号的,也就是本书的诞生过程。
笔者与丁立金先生结识多年,既是同行,又是同区(小区),更是几十年的老友。很多年前,大抵是在他担当大楼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大河兄的引见而在校园里见到了他。当时的印象是,他中等个子,面目祥和,平易近人,善于言谈。一进大楼小学校园,笔者就被清洁的校园、青翠的树木、平整的道路和师生身上也反映出来的昂扬的精神风貌所吸引,并由此对他的治校有方产生了钦佩。
也正因为惊叹于他所创造的业绩,笔者专门对他进行了采访,并撰写了约3000字的纪实稿件——《春风化雨润心田》,发表在了由日照市文联主办的《金海岸》上。
这是我与丁立金先生的初识。此后的十几年里,我们多有交往,有时谈论工作、写作、生活,有时一起小聚哈上几盅。丁立金先生这个人很善良,很厚道,很热情,很真诚,与他交往,没有寒冬,尽是春风。他待人温和,即使偶尔与他有意见分歧,哪怕是与他争吵,他也不恼、不发火。他的这种修养,是笔者十分钦佩而莫及的。
他的这种性格和修养对儿子丁乙的影响极大。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丁乙性格温和、豁达,年纪轻轻而极有涵养。有一次,笔者在松柏镇等公交,丁乙开车从市北赶往县城,发现我时车已过去100多米,可他依然调头接着我。从这件小事,足见其品德之优。
与丁立金先生相交多年,彼此一直相处融洽,友情日笃,人生有一这样的朋友,足矣。
后来,他为五莲县正通校车有限公司出一本小册子,是全县中小学生有奖征文获奖作品集——《我与校车同行》,邀我帮忙。我帮他修改了一遍,并找日照日报印刷厂设计印刷。小册子出来之后,不但设计精美,印刷精致,价格还低,领导很满意,学生很满意,社会很满意。由此,他也萌生了出一本书的想法,而且这一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原先,我认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不曾想,事隔几个月,他居然写出来,写的还挺好,起名《追梦》。这正是《追梦》的由来。
捧读《追梦》,随着丁立金的笔尖聆听他过去的故事,注目他的追梦之旅,感受他追梦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与幸福。尤为重要的是,在品读的过程中,穿越到那年那月,追忆曾经的风华正茂,与昨天再相逢再相拥,真好!
《追梦》即将付梓,在此表示祝贺。
是为序。
2022年3月3日
注: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五莲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者简介:
何乃华,供职于山东省五莲县松柏镇幼儿园。山东省五莲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五莲诗词学会副会长、文学期刊《红杜鹃》执行主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9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山东工人报》《中学生》《德育报》《中学课程辅导》《读者》《青年文学》《微型小说月报》《中国教育报》等。2004年出版散文集《边走边唱》。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