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吕 娟:被朗读改变的

摘要:有人给我贴过一个标签——学数学的语文特级教师,所以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学的数学,毕业后为什么教了语文? 为什么教语文?除了是毕业后分到的那所学校工作的需要,更……

  有人给我贴过一个标签——学数学的语文特级教师,所以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学的数学,毕业后为什么教了语文?

  为什么教语文?除了是毕业后分到的那所学校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喜欢。

1

  我的喜欢,源自我小学时的第一任语文老师。她姓乔,是天津的知青。我喜欢听她轻柔悦耳的声音读课文,在她的声音里,想象一个美好的纯真世界。在那个贫乏的时代,她朗读的声音,给我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我发现原来还有一个美丽的文字世界,在那里静静地等着,等着我用声音把她们唤醒。

  于是,把拿到的字儿,一字一字读出来,一个一个记下来,一点一点的攒起来。循声而行,我终于可以读书了,终于能够唤醒文字世界里一个又一个精灵。

  在朗读声里,度过了师资极度贫瘠的初、高中阶段。晨读时光,有沃土,有阳光,有拔节的声响。那些文章,那些诗句,在朗读声里融汇成生命的营养。带着它们,我从农村走向了大学的学堂。

  大约入校一个月,晚饭前,辅导员急找我。因为数学科要参加学校当晚演讲比赛的选手因事不能参加了,需要我临时救场。之所以找到我,是因为迎新晚会上我朗诵过一首诗——那是瞿弦和、张筠英的《风流歌》的模仿秀——就这样,因为朗诵,我走上了学校演讲比赛的赛场。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临时救场的即兴演讲,竟然得了个第二名。因为成绩不错,从此有了很多代表数学专业参加校演讲比赛的机会。又因为要自己找材料,自己写稿子,所以就把自己写成了文学社社员、通讯社社员。更奇妙的是在毕业的那一年,我一个数学专业的学生,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安阳师专唯一一个参赛名额,代表学校参加省大学生演讲比赛……

  不长的大学时光,在完成数学专业的学习之余,我延续着“读”的爱好,“读”之不足,抄;抄之不足,背;背之不足,写。

  带着200余本书的积累,走出校门,踏入那所农村学校。校长听说了我大学的经历,要安排我教语文——朗读,就如一个扳道工,轻轻一下,我这一列要驶向数学教学之路的车,转到了语文的轨道。

  就这样,沿着被朗读改变的人生轨迹,一走就是三十年。

2

  三十年,我读过多少篇课文?我听过多少学生的朗读?多少学生听过我的朗读?我们一起读过多少日子?在朗读声里,我把乔老师传递给我的美,继续传递。在朗读声里,学生们走进美,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喜欢听他们琅琅的读书声,喜欢看他们读书时喜怒哀乐的表情,喜欢读他们稚嫩而美好的文字——在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被美征服。

  被朗读改变的,不仅仅有我,也有他们。

  世界很美,生活很美,朗读带给我的是发现更多的美,让更多的人发现美。

  因朗读“误入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惊起,于是,人生更加“声”动。

3

  作者简介:

  吕娟,河南省鹤壁市兰苑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模范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陕西师范大学外聘专家,河南师范大学本科生双导师,郑州师院、新乡学院、许昌学院等高校外聘专家,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三师语文学科基地导师。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