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骁|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摘要:寻找生命中的小毯子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分离焦虑不仅仅会出现在幼儿身上,还会出现在人生中的其它阶段,……

  寻找生命中的小毯子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分离焦虑不仅仅会出现在幼儿身上,还会出现在人生中的其它阶段,比如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张十四缓解

  当一个孩子与家人分离后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自觉外部环境不安全的时候,都会出现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最集中的表现是在幼儿入园之初,也有小学入学后依然存在分离焦虑的现象。比如我们学校一年级小朋友开学还有哭着找妈妈,或者要妈妈陪着上课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大多数孩子会认识到分离的必要性同时也会渐渐减少分离焦虑带来的情绪波动,但是有些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的转学、调班、升学,以至于外出求学、到新的工作单位依然会有环境适应障碍。我觉得这些依然属于分离焦虑的范畴。

  但是当我们面对分离焦虑时,我们通常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呢?我用“生命中的小毯子”来形容可以给自认为处在不安全环境中的孩子带来安慰的方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阿文的小毯子》。

  有一只叫阿文的小老鼠,他有个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睡觉还是和其他小朋友玩,都一定要带着他心爱的小毯子,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里就很安稳,也不会整天都黏着妈妈和爸爸。但是,他慢慢长大,上小学了,他仍然不能离开小毯子。阿文的父母觉得要改变这样的情况,既不让阿文过分地依赖小毯子,又不能让阿文感觉失去了小毯子,怎么办呢?终于,妈妈爸爸和阿文商量好,把小毯子剪下一块给阿文做了一块手绢,这样,阿文依然可以带着他的“小毯子”,但也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适应学校的生活了。

  在幼儿阶段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一件布偶或是小汽车之类的小东西,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带着。这件物品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提供安全感的“东西”,更是亲密的“朋友”。

  我家大宝小时候喜欢枪,走哪儿带哪儿,小宝喜欢车,睡觉也握着,小侄女临睡前喜欢抱着她奶奶一件上衣……似乎在我周围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固定喜欢的玩具,都有自己心灵的陪伴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不太在意自己究竟还有没有自己非常在意的东西,或者说是灵魂的寄托。也或许衍生出了更为广泛的事物或事情。比如说某个物品很旧很旧,搬一次家带一个地方,看似无用却舍不得扔,比如说睡前看一会儿书,抽根烟,泡一壶茶,打一通电话,扒拉扒拉朋友圈,或者在心里默念一个朋友,如果有宗教信仰的话也许会做一番祈祷等等,某个人似乎总是活在某种环境中或离不开某种特别的仪式。或许你从未想过,某个人某件事,某种物与你有着某种特别的连接,这种特别的连接是一生的需求,是我们“生命中的小毯子”。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入园的分离焦虑。因为入园是幼儿社会化的开始,如果入园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生命中的小毯子”。随着孩子对新环境的熟悉和信任,孩子就会开始在新的环境里探索,这个时期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推动幼儿与新的环境里一草一木、一个小动物或者某一种游戏活动建立新的连接,然后强化这种连接,让新的事物暂时成为孩子中比较信任、比较依赖的“生命中的小毯子”。这样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就会有自然而言的情绪过度。焦虑、恐惧就会慢慢地被喜欢、信任、愉快的体验所取代,分离焦虑也就顺利缓解。

  综上所述,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的整个过程一定是温和的、渐进的,不能恐吓也不能生拉硬拽,不能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我们在允许孩子暂时待在自己的情绪里时,不能消极旁观也不能漠视孩子的不愉快;我们在推动孩子建立新的情感依恋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发现孩子的情感变化,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又不能过于心急,态度粗暴。一切都要遵循孩子情感变化的节奏,时时关注但不强迫,随时援助但不替代,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情感连接和信任。

  另外,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分离焦虑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的方法。我们要充分相信生命的自主性、能动性,相信生命向上的力量,给处在分离焦虑中的人们新的希望感。

  缓解空巢老人分离焦虑的办法是唤醒老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对于空巢老人的分离性焦虑,特别是在过年后,或者放长假后子女离开,家里空无一人,老人会出现焦虑情绪的现象,子女一定要鼓励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有规律的生活和锻炼。比如参加老年大学、参与集体活动,走出去和老友聊一聊,或者养养花、养只小动物,转移情感寄托。第二,子女可以适当麻烦一下老人,让老人为自己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最怕自己没有用,我们就制造机会,让老人有价值感。第三,分开居住的子女要每天给父母打电话,开视频,与其聊一聊生活的琐事等缓解焦虑。

十四小张骁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正阳县第十四小学,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