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悟 | 马飞燕:拿什么奖励你,我的学生?
摘要:拿什么奖励你,我的学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奖励能引起每个人的愉快感受,每个人都想得到来自他人或社会的赞赏。根据行为主…… |
拿什么奖励你,我的学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奖励能引起每个人的愉快感受,每个人都想得到来自他人或社会的赞赏。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来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奖励”和“惩罚”可以很迅速的使得学生按照教师和家长“奖励”和“惩罚”的原则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于人的简单行为的干涉和控制是有效的。
和孩子们打交道,奖励和惩罚每天都在上演。口头上的表扬和批评是最常用的方法,孩子们更想要哪些奖励呢?哪些奖励会让孩子高兴几天甚至念念不忘呢?
食物是最直观的感受
物质奖励直接满足生理的需求,可以快速调动人的积极性。奖励先进,就是树立榜样。
事例一:杭州的一名老师,在班会上为班里进步较大的同学准备了特殊的礼物——一根2米多长的甘蔗。带着不知所措微笑的孩子们,站在讲台上手握比自己高得多的甘蔗,就像握着胜利的长枪,乐翻了讲台下的同学。如何带走甘蔗,如何和家人分享,都成了孩子们分享和交流的话题。
事例二:无锡市惠山区前洲街道北七房小学对待孩子的奖励也是惠而不费。学校班级小菜园的蔬菜可以收获了,成绩有进步的同学就领到一袋大白菜、劳动积极的同学获得一包青菜、乐于助人的孩子发放大蒜一把……回到家就可以和父母分享一道家常菜,品尝胜利的收获。
事例三:女儿已经高三,念念不忘的奖励还是在三年级时,班主任周老师采用积分制,评价学生的文明、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表现,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总结课上,安排时间让积分高的学生抽奖,奖品也就是棒棒糖、小面包之类的小零食,“老师奖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平时不屑一顾的小零食在那时成了她的最爱。
孩子想要的奖励其实也简单。在他们的心里,食物带给他们的不仅是感官的满足,更重要的这是来自于老师的奖励,老师的肯定,还有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书面的奖励会更长久
书面的奖励如奖状、表扬信、勋章等,能够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和进取心。这些物品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孩子们什么时间翻起来,都是温馨的回忆。
事例四:同事快40岁了,他对小学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张张简单之极的小奖状,甚至不能称得上是奖状,只是半张作业本纸的纸片。一九九零年的时候,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富,他的小学老师怎样奖励他呢?就是用学生写作业的练习本儿,把一张纸对折,撕开一半儿,然后写上:喜报,奖给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某某,签上老师的名字,写上日期。没有那么精美,只是简单的字。但是孩子们每天都兴奋的期待着能从老师手中领到这样的小纸片,有的孩子一学期下来积攒了厚厚的一沓老师手写的小奖状。
事例五:为了激励孩子爱上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语文教研组的孙老师买来小印章,学生每读一本书就把书名写在语文书的扉页上,找到小组长讲一讲这本书的故事梗概,就可以让老师加盖小印章。到了下个月,孙老师就会对孩子们说:“老师又准备了新的小印章,谁想在你的书上印上新的?”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了。
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他们的独一无二,奖励他们取得的哪怕是一个微乎其微的进步,奖励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每一天的成长……孩子的成功,就在我们日积月累的奖励里。
体验生活带给孩子更多的欣喜
奖励这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如果在生活化、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将会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事例六:郑州市经开区列子小学的开学奖励,两名学生抽到幸运红包和校长合影,拍照选择了学校的列子像、泠善湖和理想墙,校长和孩子们幸福的笑容溢满屏,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事例七:《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雷夫老师谈到,他对孩子的奖励是和表现优秀的孩子去看电影、去旅行、去参观博物馆……奖励的方式还有很多,一句赞赏的话可以让学生整节课都兴奋地积极学习,食物的奖励暖胃又暖心,专门的表扬信和小印章是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和老师的“浪漫约会”更像是神圣的仪式,贯穿孩子的求学生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善于把握各种契机,想方设法向孩子传递赞赏的信息、关爱的信息、激励的信息……让孩子得到心灵的呵护,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初心。
作者简介:
马飞燕,供职于河南省荥阳市第三小学。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用心感受美好生活,用文字记录精彩瞬间。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