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花:《正面管教》,从知道到应用

摘要:《正面管教》,从知道到应用 寒假一个月,我有幸阅读了美国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一书。自翻开这本书开始,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越深入阅读,我越有“相见恨晚”的感……

《正面管教》,从知道到应用

4

  寒假一个月,我有幸阅读了美国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一书。自翻开这本书开始,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越深入阅读,我越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被翻译为16种语言畅销全球,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真是一部经典之作。我在阅读的同时,不仅要求自己知道其中的管教理念和方法,还要求自己尝试应用。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粗浅认识和寒假里应用的实例。

和善与坚定并行

  简·尼尔森博士说,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对大人和孩子都不造成羞辱。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技能。“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可是,生活中我们管教孩子时往往“坚定”有余,“和善”不足,有时还会执拗地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根本不会“和善”。

1

  曾记得我刷抖音的时候,无意闯进了网红安东尼大叔的直播间,当时,他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正在争吵。儿子对父亲让自己给奶奶父亲分明是说教,是逼迫,而不是发红包这件事本身。后来,安东尼大叔认识到了自己的态度的确有问题,给儿子道了歉,事情就此了结。

  看了这一场面,我更坚定了“和善与坚定”并存的信念。和善就是尊重。没有和善,何谈尊重?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异常兴奋,我的小孙女只顾穿新衣,梳新发型,喜收红包,上午10点了,还没有要学习打卡的迹象。我本想直截了当地提醒她,后来想这样会扫她的兴,有可能搞得大人孩子都不开心。于是我和善地说:“然然,今天过节又穿新衣又收红包,可真替你高兴啊!那今天什么时间读书?健身?写寒假作业?你来计划一下吧。”她非常乐意地答应了。

  就这样,新年第一天,她高兴地完成了六项打卡。非常庆幸,我一开始没有给孙女发指令,更没有责问她怎么不赶紧写作业。

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书中说到,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日常规则后,不要再去啰嗦孩子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你只需要洗洗衣篮里的衣服;不要再絮叨孩子们去打扫厨房,你只要决定厨房不干净就不做饭;不要再催孩子们起床吃早饭,你只要决定什么时间开早饭。

  一岁多的小孙子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客厅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看着让人心烦意乱。他每次玩过后,我都要蹲在地上捡拾好长时间,当然也会引导他来一块儿捡拾。可是,刚刚整理好,他呼啦一下,把玩具箱推翻,玩具又散落一地。数落、教导都不起作用,毕竟他年龄太小,前边答应好好的,后边就忘得一干二净。这事真让我烦恼。

  知道了“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这一管教工具后,我就动脑筋想了两个办法。首先把玩具分类各装一个袋子,实木积木、管道积木、交通工具、仿真工具……每次玩时都让他从中挑选一袋,想要玩另一袋玩具时,让他先把这一袋装好。同时把部分他玩腻的玩具收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孩子对收藏了几天的玩具非常感兴趣,再也不乱扔了。

2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做一个“密码破译员”

  书中说,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我们要做一个“密码破译员”,理解孩子是在用不良行为告诉我们: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快要两岁的小孙子,在家经常摔东西,还常常夺姐姐的东西,不给他他就揪姐姐的头发。家里人都说:“这孩子脾气咋这么坏?这么小就这样,长大可咋办?必须好好教育,不能由着他。”于是他已有这些行为,大家就会眼一瞪,脸一沉,严肃地对他说:“不要摔东西!”“不能打姐姐!再这样就要打你的小屁屁!”但是,大人说归说,孩子一点儿好转也没有。难道这就是“可怕的两岁”?对孩子的未来,我们真是忧心忡忡。

  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后,我结合自己所学,对小孙子的“不良行为”进行了“破译”:有时候他要引起家人的关注,因为很多时候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人专注地陪伴他;有时候他不会用清楚、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家里人听不懂他的语言,他很着急;有时候他想独自做一些事情却做不好,就急躁;有时候他对姐姐手里的文具、梳子、发卡等事物感到好奇,想要感知和探索;有时候大人只顾陪姐姐读书、练字、跳舞打卡,小孙子以为关心姐姐而不关心他。

3

  破译了孙子行为背后的密码,我不再像原来那样责备他,也不再担心他,只专心于寻找原因,专注于解决问题。

  由此我想,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是多么重要。否则,有时候本该鼓励的行为,本是成长中的必然现象,在我们眼里却成了不良行为,甚至还要遭受呵斥和白眼,孩子该多么委屈。在很多情况下,当大人不再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是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就能帮助孩子改变行为。

  没有哪个家长和老师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所幸我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所幸我知道了正面管教的工具,所幸我走在应用正面管教工具的路上……我相信,当我们能够熟练应用这些管教“准则”时,我们的家庭和教室一定是充满爱和欢乐的地方。

  作者简介:

  刘继花,河南省长葛市后河中心校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河南省骨干教师,中小学高级语文教师。酷爱读书,信守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坚持用读书增添自己的智慧,厚实精神底色,充实人生,丰盈心灵。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