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高朝霞:燕子山秋韵
摘要:燕子山秋韵 深秋初冬时节,我和友人去了一趟燕子山。深秋的燕子山,虽然带着几分秋天的萧瑟,依然不失五彩斑阑。踏着满地的落叶,迎着微带凉意的秋风,再次走进燕子山,领略它…… |
燕子山秋韵
深秋初冬时节,我和友人去了一趟燕子山。深秋的燕子山,虽然带着几分秋天的萧瑟,依然不失五彩斑阑。踏着满地的落叶,迎着微带凉意的秋风,再次走进燕子山,领略它那独具韵味的秋色。
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百寿峡中。两边是峡谷,一条小溪在谷中顺着山势随意流淌。谷中树木繁多,杂草丛生,野花竞放。藤缠着树,树绕着藤。树上的叶子尚未凋尽,放眼望去,绿的、黄的、红的,风景依然美丽。黄栌、漆树、栎树,膀胱果、山楂、山葡萄,还有更多的树你根本叫不上名字。各种奇树珍木,山花野果,多如牛毛,繁若晨星,看得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长寿树是不是燕子山特有的树种呢?它的树形极为奇特,不同于别的树,树身竟是弯曲的,连主干都是扭曲着向上伸展。古人说,直木易折,难道它是想告诉人们,唯有像它那样弯曲,方能得以长寿吗?人生也是如此,该低头时则低头,忍得一时方成英雄。这是长寿树给我的人生启示。
关于百寿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此地村民因为生活贫苦多短寿夭折,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拔下头上玉簪,划谷为溪,又将手中佛珠撒向谷中,幻化作各种奇特的符号。村中一姜姓村民常在山中打柴,偶然在谷中发现了这些符号,因此得以长寿。在其临死之前,村人问及长寿原因,老汉方将这一秘密说出。从此,人们都知道了这个长寿秘诀,纷纷来到谷中,寻找老汉所说的符号。后人为了防止这些符号消失,又用朱笔将其描出,原来是各种形态的“寿”字,形成了这一带在谷中寻寿得寿的习俗,寻得越多越长寿。这个传说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期望得以长寿的一种美好的愿望。
从百寿峡往后走,景色变得越来越美,越引人入胜,游人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置身于一片原始森林。这里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树干高耸入云,树身粗得抱不过来。每一棵树的树身上都长满了绿色的苔藓,看着它毛茸茸的样子,我特别想上前用手抚摸一下眼前这些绿色的小晶灵。最妙的是三叠瀑,犹如水帘,分成三层,从石壁岩缝中向下滴落,层层叠叠,呈阶梯状。清澈的水流在青色的石头间飞银泻玉,正所谓“清泉石上流”,可惜不是夜间,不然一定会有“明月松间照”。白色的瀑布衬着两侧碧绿的苔藓,我简直要看呆了。琵琶潭因状似琵琶而得名,平静的潭面上漂着各色落叶,我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看得一清二楚。
行到峡谷尽头,突然被一条高高的瀑布挡住了去路。它倒挂在悬崖峭壁间,从崖顶直泻而下,瀑中之水好像从天而降,因此得名天水瀑,这段峡谷也因此而得名天水峡。同行者中有爱好瑜珈的,就在谷中空地,面对天水瀑练起了瑜珈,说是在这里能找到天人合一的感觉。
出了天水峡,三岔路口处,往燕子峰方向,有一座小山,山上有小亭数座,闲暇时约三五好友,坐于亭中,绿荫环抱,凉风习习,或谈笑风生,或吟诗论文,人生何等快哉!
归来途中,经过“果园人家”。林中掩映着一座座小木屋,屋子前后长满了果树,有桃树杏树和李树,还有苹果树呢。刚看见一只野鸡在草丛中漫步,那边野兔的身影一闪而过,鸟儿在枝头发出一两声鸣叫,肥硕的松鼠在枝间倏地跳过,我和同伴开玩笑说有机会一定来这里小住几日。
秀峰连绵接不断,古木参天绿未减。十里画廊山水色,满目斑阑秋意染。燕子山的秋色,让人留恋,让人回味。
作者简介:
高朝霞,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英语教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喜爱文字。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如花》。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