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 刘娜娜:原来他是想回家
摘要:原来他是想回家 在刚开始接手新班的时候,我就收到了来自三年级老师的预警:王祎博这个孩子很让人头疼。 能让人多头疼呢?教过这么多孩子了,多淘气的我都见识过,难道还怕搞…… |
原来他是想回家
在刚开始接手新班的时候,我就收到了来自三年级老师的预警:王祎博这个孩子很让人头疼。
能让人多头疼呢?教过这么多孩子了,多淘气的我都见识过,难道还怕搞不定这个小不点儿吗?
可事实是我当真小瞧了这个小不点儿。上课小动作多,要不就自言自语;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坐卧行走就跟喝醉了酒似的东倒西歪,软塌塌的;平时不服管教,总爱和老师顶嘴;取得一点成绩就洋洋得意,自以为是;三天两头惹是生非,不是和班里的同学发生冲突,就是在和外班的学生打闹……
他身上的这些毛病别人身上也有,可谁都没有他这么齐全,这么样样突出。班里班外的学生,甚至是科任老师也是隔三差五就要找我告他一状。这何止是让人头疼,简直是令人痛心疾首!种种现象告诉我,必须要重视起来,决不能再姑息他的这些小毛病了。
起初我找他谈过好几次话,花费心思给他讲事实摆道理,他总是边点头边在咕咕哝哝地答应不再犯。那认错的声音像是闷在肚子里,那张被口罩遮掩住的小脸上满是不以为然。他真的认识到错误了吗?我虚虚地问着自己。
为了再保险一些,我双管齐下,又和他家长沟通。孩子妈妈也无奈的很,只是一味地让我严格管教。我也从她口中得知他一直都是这样,上三年级时他的班主任非常负责,跟他较了整整一年的劲儿,还经常打电话找家长来学校。
这真是一个“噩耗”,但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捣蛋的孩子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变调皮的。可现在正处于疫情期间,让家长来学校这个方法也很不现实。没办法,我也只好先采取咋唬他的方法,但是很明显他不吃这一套。唉,到底怎么才能“拿下”他呢?
终于转机出现了。在一次午餐排队时,他踢了前面男生几脚,我不轻不重地批评了他几句,又让他站到一边等其他人盛完饭了再去盛。可万万没想到,这下我竟捅了“马蜂窝”!
等别人都坐下来开始吃饭时,我叫他回来盛饭,他赌气不吃饭,我又去拉他,他就躲开我满食堂窜,叫都叫不过来。过了一会儿,我看他静静地低头站在柱子旁边,好像冷静了下来的样子,就悄悄找了一个学生去喊他,令我意外的是还是叫不回来。无奈之下我只好联系他妈妈接他回家吃饭。
当天晚上电话沟通时,孩子妈妈说了一句话:“……我们平时工作忙,都不着家……王祎博可想回家,让他回来正称他意……”。
我当时突然就意识过来:原来他不想整天呆在学校,那是不是他做这么多其实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呢?毕竟学校替代不了家庭,孩子也需要家人的陪伴。于是我就和他家长沟通,我们一致决定取消他下午的延时服务。
后来我暗暗观察,发现一到4:20放学时间,他就归心似箭。只见他一改上课的无精打采变得神采奕奕,迅速收拾好书本装到书包里,就立刻像一只脱笼的小鸟直奔教室门外站队。有时候英语老师想让他把几个错误单词订正完再走,他就偷偷摸摸地溜出去,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其实像他这样调皮捣蛋的学生,要么是家长无暇管教,要么是家长过于溺爱。他们缺乏正确的导向,而教育孩子就如同栽培一棵树,在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常扶植和修剪,才能茁壮成长为笔直的参天大树。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呵护,身为教师就要时时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和家长沟通。毕竟有时候教师取代不了父母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最为深远长久的终身之师。对于孩子而言,童年时期父母的陪伴、关爱和言传身教也更为重要。
刚取消延时服务后,他的这些毛病仍然存在,还是会骚扰同学,还是会扰乱课堂秩序,还是会把老师气得不轻。我也苦恼得很,不批评吧,他认不清自己的错;批评吧,他逆反心理很强。我只好大棒甜枣一起上,尽量私下批评他,更多地去发掘他的闪光点,寻找他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然后再找机会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夸夸他,给他尊重,给他自信。
当心态转变时,我也有更多的新发现。他其实很机灵,功课也不差,作业总是完成得很快,所以他没事干可不就开始捣蛋了吗?发现这一点后,我就尽量不让他闲着。一旦他开始无所事事,我就及时掐断他惹是生非的苗头,比如先批改他的作业,鸡蛋里挑挑骨头:这个回答不完整,这几个字写得不规范,作业书面不美观,再写写……总之让他有事可做。
可喜的是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一点成效了。这几天他表现的都挺不错,我和他说话时他的态度真诚多了,有时候也能尽量控制自己遵守纪律。当然更多的时候他还是会管不住自己,但是这就是孩子啊!他们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可爱又可恨,让我们喜怒交织。也正因此,才恰恰体现出教育除教书之外的另一重要职责——育人。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磕磕绊绊,我们一路摸索。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严慈相济,学会蹲下来看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但也不能一味放纵学生,要勤为他们“修剪枝叶”。也要时刻记得尊重学生,他们虽然人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
作者简介:
刘娜娜,河南省荥阳市第八小学语文教师。关心学生,潜心教学,用爱心、耐心引领学生的成长。读书、听音乐,享受岁月静好的慢时光。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