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枝专栏 | 种 莲
摘要:种莲 我素喜种花,犹喜种莲。 然而钢筋水泥的楼房,没有假山小池,没有半亩方塘,没有泉眼山溪,叫我如何在家种莲呢? 日思夜想,忽然想到碗莲。碗莲虽体态娇小,但模样是一样…… |
种 莲
我素喜种花,犹喜种莲。
然而钢筋水泥的楼房,没有假山小池,没有半亩方塘,没有泉眼山溪,叫我如何在家种莲呢?
日思夜想,忽然想到碗莲。碗莲虽体态娇小,但模样是一样的,清香是一样的,气韵是一样的。
于是,我从淘宝上买了种子,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缸,用清水浸泡种子,一天换一次水。静候一粒种子的神奇之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根到花。
守望生命的成长是件幸福的事情。我每天总忙里偷闲去瞅它们一眼。五天后,种子陆续发芽了,如针,如线,如青眼,亦如玻璃缸的诗心。
等长出两叶一芽的时候,我就把它们移栽到一个敞口大盆里。底部先装上二分之一的塘泥,其上再铺一层河沙,之后又加适量清水,以不没过小荷叶为宜,同时每15天放两粒白色的肥料丸。碗莲喜阳不喜阴。每天必须保证充足的阳光照晒,至少四个小时,好在南阳台光线极好。
辛丑年暑假忙得很,不是抗洪救灾就是疫情防控。一日,我做疫情检测志愿者,从城关乡张楼村回来时已夜幕降临。睡前翻看旧书,专门查看莲之文章,发现比从前学生时代的死记硬背,更觉有滋有味。
喜看诗歌中的莲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俏皮而清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婉约而清雅;“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随性而清淡……
喜看散文中的莲花:《爱莲说》中的莲,中通外直,高洁而清逸;《季荷》中的莲,从无到有,热烈而清纯;《荷塘月色》中的莲,一人独赏,活泼而清静……
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莲花:烂泥塘边无人问津的红莲,破寺庙里旁若无人的白莲,小花园中争奇斗艳的黄莲……又联想到生活中莲花一样的君子,继而还联想到疫情时期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为了重建美好家园,他们牺牲休息时间,舍小家顾大家,不正是品德高尚的花中君子莲花吗?他们不正是把莲花种在心中了吗?想到此,愈发的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静,不知不觉夜已深沉。
读莲之文,口齿生香,百读不厌;想莲之画,叶绿花红,赏心悦目;思莲之君子气一样的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这些莲呀,各有各的奇特,各有各的清韵,各有各的品格,我越看内心越清亮。
子夜时分,目疲神倦,临睡之前再瞅一眼碗莲,它们也没歇着,在黑夜里依旧认真地生长,竟又拔高了一节。那一夜,也许是因为愉悦,我浑然忘记了一天的疲劳,甜甜地做了一个梦。梦里月白风清,清辉之下,一塘的莲花密密匝匝的,一朵挨着一朵,迎风舒展,浅笑嫣然,庄严而清幽……
汲取了诗文的力量,怀着敬佩的心情,抱着必胜的决心,我种莲种得更带劲了。有时,天气不太热的话,我就弯腰屈臂、不辞劳苦,把它们运到26楼顶层,晒一两星期再运回家。有时,天降阵雨,我就再次弯腰屈臂、不辞劳苦,把它们运到一楼路边的空旷处。我打着雨伞,听着音乐,默默地陪伴它们,淋半天雨再运回家。花花草草怎么能离得开大自然的风雨呢?这是滋养它们生命的营养液呀!既能茁壮成长,又能涵养精神。眼看着嫩茎一天比一天长高,叶子一天比一天圆绿,大汗淋漓之余,我的那颗心啊,好似夏风轻袭,清清凉凉的。
莲啊,你快快地长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60日后,秋之七夕节,碗莲竟欲开放了!高低错落的细茎各自擎着一把碧玉伞亭亭玉立,或粉白或红艳的两三个花骨朵都憋足劲含苞待放,好像明天就要绽放清丽的模样,就要吐露淡雅的清香,就要焕发清正的气韵似的。
花微开最美,情留白更浓。此情此景,使我忽然想到五个字“心似莲花开”。不知怎的,种莲的所有疲惫顷刻间烟消云散,我的心一下子就融化了,并且,我仿佛已经看见我家碗莲那冰清玉洁的风骨,顿时提升了精气神。
人人心中一亩田,
种桃种李种希望。
人人心中一个梦,
润心润肺润梦想。
人人心中一朵花,
种竹种兰种清莲。
人人心中一片情,
赏青赏白赏秋香。
啊,莲!我愿明年还种下你清灵而圆润的种子。
不,我愿岁岁年年种下它,一生一世伴随它!
作者简介:
张喜枝,现供职于荥阳市城关乡中心校。喜欢看书,喜欢听歌,喜欢美好的一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