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臣专栏 | 向光成长,追梦前行
摘要:初冬,阳光乍好。 11月13日,我们一行六人前往河南省新郑市,参加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讨会。其中,李凤琴老师和李志宏老师作为外聘专家,参加“新郑市新入职教师暨政府购买…… |
初冬,阳光乍好。
11月13日,我们一行六人前往河南省新郑市,参加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讨会。其中,李凤琴老师和李志宏老师作为外聘专家,参加“新郑市新入职教师暨政府购买教育工作人员培训会”,在新郑市市直中学和新郑市崇文中学上示范课、作报告,并和其他名师专家一起指导学员备课、组织学员上微课并点评指导。
行程匆匆,哪顾旅途颠簸劳累?
安顿好住宿,和刘晖老师接了头,对接好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就前往新郑市崇文中学和新郑市市直中学“踩点”。
左为李志宏,中为刘晖,右为李凤琴
此时,已是华灯初上。大街上车水马龙,路灯、车灯交织出一个的华丽世界,忙碌中些许清闲,喧哗中些许清幽。
司机罗师傅技术娴熟,不一会就到达市直中学,记住了学校的位置和路线,就前往崇文中学。转弯多,红绿灯多,到达崇文中学计时二十多分钟。
简单的晚饭后,分配好任务:张凤英老师陪同李志宏老师前往崇文中学,杨云阁校长陪同李凤琴老师前往市直中学,我校新入职许倩倩老师跟随河南省特级语文名师李宝虹老师前往新郑市实验中学语文培训现场学习。
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新郑市崇文中学古朴端庄,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清新的气息。擦肩而过的学生和我们这些陌生的老师打着招呼,阳光自信,温文尔雅,体现着至真至善追求卓越的崇文精神。
检查好音频和视频能否正常播放,调好PPT,精彩的报告开始了。
李志宏在上示范课
以学科特征为依据,先备教材,再备学生,李志宏老师结合课例,和大家分享了如何讲解英语听说课。李老师从自己备课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出发,分享了自己的备课体验,就备课过程中的困惑和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切磋。李志宏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体现了这次培训的初衷,达到了这次培训的目的。
微报告后,李志宏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听说课。
李志宏老师从身边现象出发,巧妙引入课题,令人耳目一新。和蔼自然的教态,拉近了师生距离,活跃了课堂氛围。整堂课环节紧凑,自然流畅,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
其中,magic这一环节更是新颖别致。
且看,李老师拿着包走到同学们身边,神秘地请同学们猜包中东西。猜中一个李老师就从包中拿出一个,然后让同学们以问答形式做听说练习。练习流畅的,就把道具苹果、橘子、梨、胡萝卜等送给他们;练习不顺畅,就鼓励他们再次练习,直至完全掌握为止。同学们积极踊跃,不但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李志宏老师还注重在课堂中植入德育,用非洲饥饿的儿童的视频,引导同学们珍爱劳动,厉行节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志宏老师以不着痕迹的教育,让学生触摸到了“看不见”的东西。
来自郑东外国语学校的白利阁老师做了如何讲解英语阅读课的报告,并进行了英语阅读课教学展示。报告详实生动,指向性明确,借鉴性和操作性强。听白老师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循序渐进的启发引导,生动活泼的活动设计和平易近人的教风,让人如沐春风。白老师用真心感染学生,用激情引导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报告和教学课例展示后,是互评环节。白利阁老师和李志宏老师真诚地和在场老师分享了教学课例的打磨之路。构思,易稿,定篇,备课的心路历程充分详实地展现了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听说课教学的设计思路。
李志宏老师和白利阁老师还和老师们就备课和教学进行了交流探讨,为新入职的老师们答疑解惑,引领他们向着明亮那方前行。受培训的老师们非常珍惜这次和名师接触、学习的机会,认真好学,笔记工工整整,听课全神贯注,交流探讨积极踊跃。
新郑市市直中学现场。
来自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的李凤琴老师为大家做了《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的微报告。
备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建构有效教学的课堂框架,发掘知识点内在魅力,使知识与生活、生命产生共鸣。李凤芹老师的报告结构牢固,条理清晰,易于新教师上手操作。
微报告后,李凤琴老师展示了认识几何图形的课堂教学。李老师从身边实物出发,把具体可感的物抽象成具有概括意义的形,由浅入深,符合初中生长于感性而短于理性的特点,使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堂。
李凤琴在上示范课
李凤琴老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巧搭脚手架,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知识的链接通道。当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概念有困难时,李老师巧设情景,恰贴比喻:麻雀,高压线;整条高压电线抽象为一条直线,线杆之间的电线就是线段,线杆向前延伸的电线就是射线;几只麻雀飞累了,停在电线上,这是点在直线上,而那些还在飞翔的麻雀就是点在直线外。抽象的概念到形象的事物,生动浅显,既有知识本身的魅力,又有生活的美育。
学生笑了,听课的老师也会心微笑了。
课堂中,李老师走进学生身边,和同学们亲切互动,处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富有诗意,蕴含哲理,引领我们沿着永恒的直线去穿越浩瀚的宇宙;引领我们走过个体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去描绘精彩的线段;引领我们踏着前人的脚印,融进生命的长河,去延续那永不止步的射线。数学是世界本源和生命奥秘的起点,它穿越时空,联通古今,使自身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产生了深刻共鸣。
来自郑州市第五十七中学的优秀教师周俊杰同样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展示了优质的课例。
聚精会神的学员
报告和课例之后,是精彩的互评环节。两位老师和现场参训学员进行了亲切的互动交流。虚心请教,认真学习,这些新入职的学员令人感动,令人敬佩。相信他们在这些优秀教师的引领下,定会茁壮成长,茂密参天。
简短的午饭后,就开始了下午的学习交流。
李凤琴老师和李志宏老师继续去上午讲课的学校,和郑州市优秀教师一起,去指导新学员备课,组织他们展开微课,点评课例并答疑解惑。杨校长和许倩倩老师则去了新郑市实验小学观摩学习小学语文培训活动。
小学语文培训,由郑州市二七区教研员杨鸿雁主讲。杨老师精选了两则课文,从文本解读,到用好教师用书;从把握学生特点,到教学环节设计;从如何融入课后习题,到如何拓展文本深度。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细致入微,无所不到。
学员们三个一小组,十个一大组,集体备课,之后各组推选优秀学员展示备课成果。阅读文本,解读教材,小组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很快形成了微教案。学员们踊跃展示,丰富的表情和语言,动人的声音和微笑,不像新手,倒似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展课完毕,教研员杨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整个培训过程,没有领导讲话,没有会场纪律要求,没有硬性任务安排,没有形式主义。
杨校长被深深吸引了,许倩倩老师也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做笔记,一直到17时30分培训会结束,她们还不舍得离去。
优秀学员展示优秀成果
时光匆匆,转瞬即逝,短暂的交流学习很快就结束了,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行动才刚刚开始。感谢河南省新郑市教育局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感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闭门造车,只会举步维艰。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目光长远,理念先进,积极为每位教师提供成长空间和出彩机会,只要你足够努力,向光成长,就一定能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只有走出去,才能成长自己;只有引进来,才能成长他人。
交流学习的意义在于碰撞,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才能在汲取归融中成长自己。交流的意义还在于成长一批教师,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另一批教师,使每一位教师的生命都闪亮。
滴水沧海,何问其源。源于无限,归于无限。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被蒸发,愿我们每一滴水都能融进教育这片汪洋大海,都能映照出教育神圣而绚烂的光辉。
教育是一种情怀,愿我们都能向光成长,追梦前行!
作者简介:
朱喜臣,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世事沧桑,浮沉随浪,静看云卷花开,任由云舒花落。只愿用心感受人生点滴,用笔描绘生命悲喜。
- «
穿越到手机上阅读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小慧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