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生专栏 | 孩子,请放下你的手机!

摘要:“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大了,你就别瞎操心啦!……”髦耋之年的老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或许她还体会不到现代科技的巨变与火力,每每看到孩子蜷缩在床或躲在沙发一角贪婪地拿……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大了,你就别瞎操心啦!……”髦耋之年的老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或许她还体会不到现代科技的巨变与火力,每每看到孩子蜷缩在床或躲在沙发一角贪婪地拿着手机,喜哈哈地追剧、无休止地游戏……我的心都犯凉、焦虑、失望、甚而心急如焚、有摔手机的冲动。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蔓延,大家蜗居、揪心、压抑、浮躁、无聊,于是关注疫情、上网聊天、刷剧、游戏、“停课不停学”……但是,不能因此就迷失努力的方向,在缥缈的“黑洞”里“痛快淋漓”……

  孩子,请放下你的手机!君不见身心俱伤、意外出事者多矣。有新闻报道:一个年轻妈妈,晚上带2岁的孩子出门,妈妈只顾玩手机,结果孩子出事,母亲悲痛欲绝;18岁高中生小勇因玩手机游戏发飙坠楼身亡;微信群、QQ群、朋友圈,高考生小娜在各种群里聊天、约会、买衣服、迷上了cosplay角色扮演,与家长关系冷淡,学习成绩下滑,眼睛近视严重,三个月后直接出局……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我们是不是该反思?

  科技的发展,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机也为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和极大福利:扫码、网购、微信、支付宝、APP、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让我们与世界没有了距离……足不出户,相隔万里的人们也可以视频、聊天、哪怕是“面面相觑”。但我们不能在越来越发展的现代科技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努力。

  孩子,请扪心自问:你一天有多少时间是和手机一块度过的?手机陪你的时间是不是超过了你陪亲人的时间?哪怕有一分钟的空闲时间,你是不是下意识的拿出手机来划两下子?……我要说的是,我们更多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手机上,低头埋在手机里:看微信、逛淘宝、刷抖音、拼多多、快手、追剧……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又有多少收获?除了无聊的笑声,越来越模糊的视力,越来越难受的颈椎,还留下了什么?看看那些医护、战士、民警、最美“逆行者”怎么做的?我们的青春该往何处安放?哪里才是更有意义的生活之充实?

  手机智能便捷、集声、光、影为一体,具有不时变化的画面、丰厚鲜艳的颜色、动听好玩的声音……的确比书本具备更大的吸收力。大家“爱不释手”、“责无旁贷”,总是喜欢歪着、躺着、窝着,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些看似舒服的姿势会导致颈椎变形或者增生、恰恰是颈椎病的诱因。经常熬夜玩手机,免疫力下降,还会伤害到五脏六腑,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导致癌症,更是对作息时间的荒芜与浪费。

  我曾不止一次看过一万个小时定律,据说,一个人在某方面投入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一万个小时,就是400多天,想想吧,400多天,让你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你愿意吗?如果可以,我愿意……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好属于自我的时间、充分珍惜、利用好业余时间,实现理想的目标与人生价值。

  网络无处不在、手机全方位地提供了信息,给人想象的空间很少,长久以往脑细胞活动过少会导致智力下降、厌食、抑郁;思维肤浅、性格敏感多疑、自控能力差,让人越来越封闭,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心理偏执、情感消极、甚至自暴自弃,对家庭关系也有较大破坏力。曾经有孩子因“手机事件”和家长、老师产生暴力;一孩童由于喜欢看《熊出没》,模拟光头强从下水管滑下楼宇……

  “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机故事”;成也“手机”,败也“手机”,手机是把“双刃剑”,“低头族”们贵在适度有益。

  孩子,青春韶华,请放下你的手机!切勿迷失自我、玩物丧志!


未标题-1


作者简介:

  宋永生,山东省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菏泽市兼职教研员。潜心教学、勤勉教育。善运动舒活筋骨,好旅行牵手自然;爱养花陶冶身心、喜阅读偶得诗篇。有诗文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