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中教参”征文 | 李念钊:与智者行——刘编印象记
摘要:“我梦到你给我交文章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收到了中教参主编刘晖老师发来这条短信。顿时,心里大感惭愧。这已经不是刘编第一次向我催稿了,可是好长一段时间我却一篇文章也没有…… |
“我梦到你给我交文章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收到了中教参主编刘晖老师发来这条短信。顿时,心里大感惭愧。这已经不是刘编第一次向我催稿了,可是好长一段时间我却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过。虽然也知道这是刘编对所有中教参平台作者的一种关爱和提醒,可我还是异常的感动和愧疚,于是决定坐下来写这篇文字。
和刘编大概相识于两三年前,那时我也是刚刚开始尝试写文章。作为中学语文老师的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一个同行转发了一篇中教参的文章,立刻被里面文章的内容和风格吸引了,再加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个名头,我有一种找到了家的感觉。
于是我鼓起勇气把自己新写的一篇关于教育的文字,按平台后面的邮箱发了过去。很快刘编便联系上了我,告诉我这篇文字在平台上发表了,并且把我拉进了中教参群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同行,甚至还读到了河南省特级教师、教师教育专家李宝虹老师的专栏文章,那时还不知道她和刘编是两口子(偷笑)。随后我又直接给刘编发过几次文稿,也都很快被编发了,这样一来二去就算和刘编熟识了。
此后,刘编隔一段时间便会发来催稿信息,让你不敢懈怠。有一次,他看到我在朋友圈转发的家乡文友们的文章写得好,便请我帮忙给他联系这些作者,编发他们的作品。我很乐意给他们牵线搭桥,于是便给刘编介绍了几个文笔不错的文友,大家很快便成了朋友。
在朋友圈里看到刘编经常不辞辛苦地在全国各地、市跑,和各地的教育同行、专家探讨联谊,觉得刘编真是不简单,心里就想什么时候要是能见见刘编本尊就好了。可是又想刘编估计也不会到我们这偏僻又闭塞的山区小县来,不过是奢望罢了。
大概是去年秋天吧,一个阴雨霏霏的中午,县实验中学的文友闫小会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和刘编的雨中合影照,然后解释说刘编到县教育局联系有关事宜,因时间紧只匆匆见了一面,马上就走了。众文友纷纷直呼遗憾,继而又羡慕小会的殊荣了。
不过,有道是有缘终能相会,谁也没想到羡慕很快就变为现实了。今年夏天,刚刚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后的六月份的一天,县城里又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然而城东一个典雅的小饭馆——小城驿站的海棠厅里却是热情洋溢,欢声阵阵。
“好消息!刘编来了,想和大家聚聚!”前天晚上小会在群里发布了这个消息。于是我和其他几个在平台上发过文章的老师立即响应,大家约好明天和刘编一起见个面,留个纪念。
这天上午十点多,我上完了课,立即驱车冒雨从乡下学校来到约定的地点。到了一看,我竟然是第一个来的,不久几位同行文友陆陆续续都来了,因为是上班期间,都是上了课请了假才过来的。大家都高兴地彼此聊着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几位朋友平时虽然在文友群里都比较熟悉,但很少会面,这次因刘编的到来而能聚一起也实属难得。
过了一会儿,小会发来消息说正在等刘编,很快就过来,于是我们就一边聊天儿一边等候。突然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来了,我们来了!”接着便看到小会和刘编一起走进来了。
前排左一为作者;后排从左自右分别是:洛宁县东关中学杨粉红、洛宁县实验一中闫小会、洛宁县一高张红霞、洛宁县一高辛丽红和洛宁县实验二中崔晓丽
我和大家连忙起身相迎,因为大家都见过彼此的照片,所以并不陌生,倒是有一见如故之感。刘编高高的个子,白短袖加黑色长裤,短发,许是操劳的缘故,大多已变白了。眉毛却很浓,下面是一双智慧而温和的眼睛,慈眉善目的样子,给人很亲和的感觉。
其实,我们几个除了小会是专栏作者和刘编比较熟悉外,其他人和刘编打交道并不太多,但刘编居然一一叫出了我们的名字,还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大致性情。要知道刘编面对的可是全国各地众多的平台作者,我不禁暗暗佩服刘编的记忆力。
席间,大家边吃边聊。刘编很健谈,他说他愿意也喜欢和我们这些草根平台作者们一起闲聊。不等大家发问,刘编主动向我们讲述了他和李宝虹老师的职业成长经历。他讲了他们如何从一个小地方的普通老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最终在郑州站稳了脚。他还谈到了他们夫妇日常的一些生活、学习习惯等,他们两个都是大忙人,平时各忙各的,有事的时候就互相帮助。在我们眼里,刘编和李老师真是一对儿教坛伉俪,彼此成就事业。
接下来刘编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写文投稿的一些心得和感受,他还鼓励大家做好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成就自己不平凡的教育生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末了又特意嘱咐,如果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尽管说,他还拿出平台最近出版的《师墨飘香》,每人送了一本。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因为大家下午都还要上班,不得已仍由小会负责送别刘编。我和其他几个老师和刘编告了别就先行离开了。
回来以后我很想写一些文字来表达彼时的感受,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下笔,但和刘编那次短暂的相聚却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人们常说:与智者同行,与善者为伴,与圣贤为友,与高人为伍。不敢说刘编是高人,但刘编一定是我们身边的智者和善者,我们从刘编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次看到他在朋友圈发的在全国各地工作的照片,都有一种愿为随从的冲动。
说实话,结缘中教参,我从来没有想通过这个平台来获得什么,我所看重的是中教参平台给教育同行们营造的这一方文学净土,我所欣赏的是刘编身上那种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个人魅力。
我想大多数的平台作者都是和我一样的想法吧!希望能有机会再次见到刘编,在这里向刘编及诸位文友问好,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作者简介:
李念钊,洛宁县底张乡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字,半生浮梦,依旧空空如也。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