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霞专栏 | 秋的遐想

摘要:雨季里迎来立秋,不觉让人想到秋高气爽的凉意和天高云淡的恬静。但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或许秋想以润物细无声来给我们惊喜! 窗外的板栗树,昨天枝头还挂着一个大大的板栗,可……

  雨季里迎来立秋,不觉让人想到秋高气爽的凉意和天高云淡的恬静。但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或许秋想以润物细无声来给我们惊喜!

  窗外的板栗树,昨天枝头还挂着一个大大的板栗,可今早已被秋风吹落不见踪影。黄色千禧果枝叶稀疏,果子色淡个儿小,让人无法和一周前枝繁叶茂、果缀枝头的景象相联系。指甲花三朵、两朵,或红或粉的羞涩地点缀在泛黄的叶片中,种子在骄阳的烘烤中“啪”地炸开,去开启又一轮回的使命。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苍翠的群山像被晕染了一般,深绿、浅绿、火红、柠檬黄再加上湖蓝,真是一副完美的水粉画。这些颜色混搭在一起并不突兀,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庆祝秋的到来。

  偶尔一两片枫叶禁不住秋的诱惑,被扯下枝头,在风的怀抱里飘啊飘啊,最后熨帖地依偎在大地母亲的肩头。

  鸟雀们开始了集体活动,它们几十甚至上百只一起从这边的树梢“呼”的一下飞至那边的房顶上去了。它们是趁凉爽了出来散去一身的炎热,还是集体狂欢尽情享受秋的果实?它们当中一定有早春出生长大的少年吧!它们经历了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繁花似锦,来到这果实累累的秋,品尝着四季的馈赠!它们一路走来,不断尝试、跌倒、起飞,终于长大了,这是生命时光的回报!都说蝉和落叶是悲秋之物。唐代诗人张乔在诗中写到: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这声声蝉鸣确是悲情之物了。

  不知是心境改变了秋,还是秋改变了人的心境。秋带给失意的人以悲伤。不管是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还是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都写出了悲秋之意。

  但在刘禹锡的眼里,秋却另有一番韵味。“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仅仅表现出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都说秋是丰收的季节。你看,那咧嘴大笑的石榴、羞红了脸的苹果、还有那打着红灯笼、黄灯笼的柿子和梨……各种香味混进了秋的怀抱。成群结队的蚂蚁把一粒粒种子运回家,一只只蟋蟀个个吃的膀大腰圆。

  一位少不更事的孩童,从万物复苏的春天,一路跌跌撞撞嗅着花香、晒着太阳,踏进秋的家门,成长为一位儒雅少年。如今,他内心充盈、壮志满腔,依然行走在路上。

  秋,带给你的是什么呢?


未标题-1


作者简介:

  孙玉霞,周口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语文教师。业余爱好读书、绘画、旅游。人生格言:做最坏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就是无悔的人生。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语参家园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