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虹专栏 | 嘿,这个小鬼头
摘要:“老师,柯偷吃棒棒糖!” “老师,柯偷吃口香糖!” “老师,柯又因为说话被教官罚了”…… 新一届初中生刚入学,还没有正式上课,在军训期间,这个柯就以总是违反纪律的形象闯…… |
“老师,柯偷吃棒棒糖!”
“老师,柯偷吃口香糖!”
“老师,柯又因为说话被教官罚了”……
新一届初中生刚入学,还没有正式上课,在军训期间,这个柯就以总是违反纪律的形象闯入了我的眼里。
可是,乍一看,这小家伙怎么都不像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主儿:小小的个头,瘦瘦的身材,黑黒的脸庞上忽闪着两只大眼睛。批评他时,他总是眼睛眨都不眨地看着你,眼睛里流露出无辜而单纯的神情,甚至还带着点恐惧。那样子,简直就像一只可怜巴巴的流浪狗。
刚开始时,我真有点怀疑:是不是学生们欺负他弱小,合伙冤枉他?
可到头来,我发现,他还真是没有被冤枉。
对于吃零食,特别是糖果类,他有着特别的嗜好。学生们都笑说:“老师,柯给我们说,他不吃零食会死。”
果真如此。在不经意间,总能看到这孩子的嘴在嚼。吃东西时,他很机灵,一双眼睛总是警觉地四处乱瞟,一旦发现我看他,嘴巴便瞬间闭合不动。我警告他:再在教室里吃东西,我可要罚你款了啊。
为此,我专门在班里“出台”了一项规定:谁在班里吃东西,罚款十元。如果能改过,就退还,否则就充当班费。
可是,这依然制止不了柯的行为。在多次警告无效之后,我终于狠狠心,在班里宣布:对柯罚款10元。
第二天上午,柯倒是乖乖地交了10元钱交给我。可是,我很快就接到他妈妈向我讨要这10元钱的微信。
我没有回复她,而是要求柯写了一份说明:老师罚他款的原因、目的以及班里对于所罚款项的处理办法。他写好后,我在上面签下字:若能改过,退还罚款。我让他把这份说明带回家,让他的妈妈阅读、签字。柯把他妈妈签过字的说明交给我,我用这张纸裹住那10元钱举在他眼前:“希望你能尽快让这个钱完璧归赵。”
这之后,柯在班里吃零食的毛病收敛了不少。
可是,柯的毛病不仅限于此。课堂上,他几乎不听课,也从不会闲着——不是玩东西、做小动作,就是找人说话。自习课更是他的“自由活动课”,一旦我不在,他就乱下座位、逗女同学……总之,违犯纪律的招数一整套。我前脚同他谈过话,他后脚照犯不误。我每次过问各门功课的作业情况,课代表们最常说的就是:“柯不交作业。”
才刚入学就这个样子,怎么能行?我前思后想,就约了他的爸爸来学校谈他的问题。
当着我的面,他的爸爸给他讲道理:“这么小,不好好学习怎么能行,嗯?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听课……”柯也不看他,心不在焉地东瞅瞅,西瞧瞧。
等到他回教室以后,他的爸爸一脸认真地对我说:“老师,其实我觉得吧,孩子不一定非得靠上学才有出路……”
我一愣,随即告诉他:“是的。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孩子到了年龄就要上学、在上学期间要遵守纪律、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让他将来靠这个寻找出路,更是为了培养他遵守规则和社会秩序的意识,锻炼他的思维能力,为他将来走上社会有更好的发展打基础的。”
我意识到,不能再叫柯的家长来学校了,还是我自己同他慢慢磨吧……
接下来,我开始治理柯不交作业这一大顽疾。因为,每一科不交作业的学生名单里面,总少不了他的名字。
我警告他:再不交作业,下午放学后要留下来补写。就这样,柯在放学后就被留了下来。每次留他,我都会先发微信告知他的爸爸。到了第三次,他的爸爸回复我:“老师,你忙了一天,放学后还要陪着他写作业,太辛苦了。以后他再不写作业,你就告诉我,我在家里督促他写。”
可是,没几天,柯不仅依旧不交作业,还又犯了事。
学校规定:学生上学不允许带手机,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到期末才让家长领走。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带的,必须让家长写申请。我是很支持这个决定的,还在班里强调了好几次。
可是,柯还是偷偷把手机带到了班里。自习课上,他看班里没有老师,就掏出手机来玩,正如痴如醉的时候,被过来巡视的我发现了。当即没收他的手机时,我正告他:期末让家长到政教处领手机。
没过几天,他就开始缠我:“老师,你让政教主任把手机还我吧,我以后不带了好不好。手机长期不用,最后就会报废的。” 他的眼睛里含着泪花,话里带着哭腔,那神情,倒好像他是受害者。
“不遵守学校的规定和班级纪律,就是这样的下场。手机在政教主任那里呢,你去找他要吧!”我严肃地盯着他。
他立马蔫了,耷拉下脑袋不再说话。
一次班会时间,我因为出差,班会上成了自习课。上课不久,政教主任就给我发来一段视频:是柯在捣乱。大部分学生在安安静静地或看书、或写作业,而柯则走下座位,在教室的走道上张牙舞爪地做着鬼脸,扭着太空步,逗逗这个,逗逗那个——简直是肆无忌惮!有几个学生被他逗得开始有些不安分起来:望着他嘿嘿地笑,或者伸手和他互打一下。真叫我恨得牙根直痒痒!
周一。一到班里,我就怒视着柯,叫他站起来,盯着他,一字一句,咬牙切齿:“把你在周五自习课上的放肆行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我讲述一遍!”
柯偷眼瞅一下我的表情,低着头,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全班同学也都不敢出大气,直瞪瞪地看着我。班里一片沉寂。
“不想说是吧?那你就把事件的经过详细记叙出来。要用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各种描写方式,把你自己的丑态和周围同学的表现都写出来,不能少于600字。如果你忘记了当时的情形,我这里有录像给你作参考。明天早上,务必写好交给我!”
此后,他在自习课上就老实多了。
多次“交锋”下来,我发现,柯这个孩子虽然毛病多,但他其实很单纯善良,只是由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他才贪吃、贪玩、不爱学习的。所以,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我该处理时就处理他,却从不歧视他、排斥他。私下里,我还会时不时地跟他开个玩笑,好让他感受到我的一片苦心。
就这样,柯一次一次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一次一次地想了这样那样的方法同他“过招”。在拉锯般的日子中,柯成了八年级的学生。
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柯变得特别愿意亲近我。一看见我,他的一双大眼睛便流露出喜色,以至于有同学说“你看柯一见到李老师高兴的样子”。课间,我和别的同学谈心或者说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故意蹑手蹑脚地蹭过来听,听见我半嗔半笑地斥他一句“一边去”,他如同得到了表扬一般,笑嘻嘻地,连蹦带跳地跑开,边跑还边回头看我;放学的时候,他会跑到我身边,挥着手,用河南话对我大声喊叫:“老师,再见!”
而我呢,也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一见到这个小家伙,就会从心底冒出一句:“嘿,这个小鬼头。”
一次,有男生悄悄告诉我:“星期天我们去找柯玩,刚到他家楼下,就听见他大声哭嚎的声音,原来是他妈妈在打他,听起来打得挺狠的。”我叫来柯,问他是否有这回事。他不好意思地把头抵靠在教室的墙上,低声说:“我想出去玩,我妈不让我出去,就打我。”
又一次课间,他蹭到我身边,脸上带着无奈的表情对我说:“老师,这几天我不开心。我爸妈在家里老是吵架,我一回家心里就烦。”
“你知道你爸妈是因为什么事情吵架的吗?”我看着他。
“是因为房子的事情……”他给我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他俩吵架时,你是怎么做的?”
“我不想听,就出去了。”
“你做的不对,柯。你现在已经是个男子汉了。所以你应该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劝说他们两个不要吵架,还可以要求他们坐下来好好商量解决事情的办法。你一定要告诉他们,他们的吵闹给你内心带来了不良感受。我相信,如果你这么做,他俩一定会大吃一惊,一方面感到你长大了,一方面可能就会听从你的意见而重归于好。你一定要试着做做看。”我看着他的眼睛,鼓励他。
柯看着我,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课间,柯又凑到了我跟前。我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想给我汇报,你回到家里是怎么教育你爸妈的?”
“嗯!我爸妈还真是听了我的话,不再吵架了,而且还对我特别好。”他仰着脸望着讲台上的我,挠挠头,羞羞地笑着。
“看看,听老师的话就对了吧?”我得意地说。
“嗯,是的,是的!”他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崇拜的光。
一天,课间操刚刚结束,我就看见班里一个男生死命地追赶柯。我连忙喊住他们,问是怎么回事。还未等柯说什么,那个男生抢先说:“他拿着我的笔不还。”柯一愣,直直地瞅了他几秒钟,猛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副扑克牌,摊在我面前的堂桌上,满脸激愤,一言不发。
见我一愣,柯这才开口道:“他把扑克牌带到班里,还在上课时玩!”此时的柯,一脸正色,语气斩钉截铁。那个男生低下了头。
我什么都明白了。
“柯,你做的真好,我要表扬你的坚持正义!”我大声说着,心里暗自高兴:“这个柯,终于成长了!”
这以后,柯有事没事都要往我身边凑一凑,站一站。发现我看他,他便会抿着嘴“莞尔一笑”,一边蹦跳着离开,一边还要一步三回头。
一天,他又凑到我身边,忸怩着对我说:“老师,我爸妈想让我去当兵嘞……”
“你这么小,怎么去当兵?”我一愣。
“不是现在去,他们说等我十八岁了再去。”
“嗯,当兵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是个很能锻炼人的地方。你自己愿意去吗?”
“愿意。”
“那就好。目前离你当兵还有几年时间呢,趁现在时间多、记忆力好,多读点书,到部队里肯定能用得着。要不然,到时候跟个文盲似的,战友们会嘲笑咱们的。”
“嗯。”他郑重地点点头。
还别说,他真的就开始埋头读书了呢。哈哈!
不仅如此呢。有时候,刚下课,如果我还呆在教课的另外一个班里没下课,柯就会故意站在教室门口,望着教室里的我,跳跳鱼似的一下接一下地蹦,以引起我的注意。发现我看他了,就得意地大笑着跑开。每到周三下午,他们有一节体育课,我恰好在隔壁班有课。上课前。柯就会抱一只篮球蹭到我身边,把篮球放地上,坐在篮球上,望着我笑,像个温顺的小猫咪。我也开心地望着他笑。
一天,柯一脸郑重地对我说:“老师,跟你商量个事好吗?”
“没问题,说吧。”我笑望着他。
“我……我想好好学习……能不能给我调一下座位?”
嘿,这简直是奇迹发生的时刻啊!
“嗬!是真的吗?”我颇有些惊喜。
“嗯。”柯望着我,一本正经,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嘿,你这个小鬼头,这是要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啊。好样的!”
斟酌了好久,我先给他约法了几章,然后给他调了座位。
接下来,又是奇迹发生的时刻:柯开始主动背课文了。尽管背得磕磕巴巴的有些艰难,但实在是一件值得表扬、值得高兴的事情——在柯的成长道路上,这可是一件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呢。
……
中招考试过后,柯上了一所中专学校。不久后的一天,他给我发微信:“李老师,我军训回来啦!都晒成黑煤球了,途中也想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您在学校吗?我想去看看您……”
嘿,这个小鬼头,终于长大啦!
作者简介:
李宝虹,郑州市第51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市拔尖人才,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五一奖章获得者。河南大学、江苏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高校特聘国培专家。赴江苏、山东、陕西、山西和贵州等多地做师德师风、专业成长和班级管理等类型讲座200多场。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娜娜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