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孩子最需要家长的陪伴!

摘要:疫情之下,孩子最需要家长的陪伴! 陪伴!不知如何“有效陪伴”? 名师权威教学快收藏! 疫情突袭 全民抗疫进行中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该如何在疫情防控紧张的形势下 健康快乐地度……

疫情之下,孩子最需要家长的陪伴!

陪伴!不知如何“有效陪伴”?

名师权威教学快收藏!

疫情突袭

全民抗疫进行中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

该如何在疫情防控紧张的形势下

健康快乐地度过整个寒假呢?

作为学生家长

又该如何陪伴孩子

引导他们

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呢?

来看这4位名师专家给予的建议!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1642295051(1)

  曹子侠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首批特聘讲师

       疫情之下,线上学习模式启动,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广泛阅读打基础

  广泛的知识储备,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每天进行半小时以上的课外阅读,幼儿阶段以绘本类为主,重在提兴趣;小学阶段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故事类、科普类、艺术类和人物传记类等,重在养习惯;中学阶段孩子的阅读范围可以更广泛一些,社会科学、政史文教皆可,重在培养阅读能力。

  二、激发动力造氛围

  学以致用是对学习动力最好的激发,在家庭中让孩子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当中,比如认识了钱币,就让孩子练习结账;学习了容积就让孩子试着计算家里的米桶可以装多少斤米;学了酸碱就让孩子试着指导家庭去污。

  三、目标引领定计划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去澄清、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支持和鼓励孩子制定详细、具体、可执行的学习计划并实施。

  四、用好工具不包办

  学习是孩子的事,给孩子正确的引领才是父母的事。家长能做的是教会孩子使用工具书和互联网,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孩子的学习孩子负责,不包办代替。

  五、奖惩结合促自主

  奖励要及时,惩罚要合理。“胡萝卜加大棒”才能充分自律、自主。

  疫情终会过去,未来明媚可期!

疫情下学会和孩子有效沟通

1642295088(1)

刘筠 河南省财政金融学院就业指导专业三级教授、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聘专家、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科学带头人

       新一轮新冠疫情袭来,河南省很多地区的中小学开启了网课模式,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增多了。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抓住这段时间与孩子沟通呢?

  一是试着多倾听,尽量不要“说教”

  和孩子聊天时,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任何一种话题的聊天,只要沦落到说教与听训,就没趣到极点了!倾听孩子要坚持一个原则:对孩子、对话题保持浓厚的兴趣,多询问、少评论。这样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绝地继续下去。

  二是培养对孩子的同理心,先不着急“否定”孩子

       有位妈妈说,当孩子跟她抱怨“功课好难!考不好”时,她明明很温柔地安慰孩子“考不好没有关系,成绩不是那么重要!”结果孩子却生气地说她根本不了解自己,拒绝再跟她说话。

  事实上,孩子当下需要的是“了解”他心情的对话。如果妈妈说:“我感觉你现在好像很难过,你愿意多跟妈妈说说你的烦恼吗?”家长在沟通的时候保持中立的语调、感受他的感受,孩子自然就愿意多交流,家长也可以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

  三是多问怎么做,少问“为什么”

  请感受一下这两句话:“你为什么做作业老是那么磨蹭?”“我发现你做作业有点慢,我们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一句话,当你问“为什么”时,他会形成这样的脑回路:听到“为什么”—产生负面情绪—努力回顾过去—寻找借口—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抗—问题没解决,双方关系僵持。第二句话,当你问“怎么做”时,他会形成这样的脑回路:听到“如何做”—情绪没有受影响,保持正面—想想未来—寻找办法—证明我有能力—采取行动—问题解决了,双方关系也就和谐了。

  四是借助肢体语言

  父母可以用蹲下来、注视、专心倾听、牵手或拥抱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在乎、觉得你重视他、是认真想要和他聊天的。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孩子的内心。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让孩子感受到关心与爱护,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如何高效地陪伴

1642295109(1)

田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河南省名师、省骨干教师

       寒假即将开始,有家长朋友问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呢?

  孩子的年龄不同,陪伴任务也不一样。我们只有了解了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才能做到高效陪伴。

  第一阶段0-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情感抚养,父母可以和孩子做游戏,多抱抱孩子,还可以有固定的亲子故事时间。

  第二阶段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陪伴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性格,我们可以和孩子聊天、讲故事、学习新事物,重点在于父母要做到温和而坚定。

  第三阶段6-12岁 。这个时间段需要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我们可以制定家庭公约,让孩子承担一项家庭责任,学习一种技能,逐步给孩子创造独立做事情的机会。

  第四阶段12-18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要进行尊重教育,父母对孩子要有边界意识,多关注但不干涉,多建议但不强制,此时最好的陪伴是坚持一项室外运动。

做孩子的情绪管理训练师

1642295123(1)

张佩 中教一级,河南省骨干教师,心理学专业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指导师

       在家庭教育中难免会有许多问题极其棘手,作为家长最难做到的往往是“情绪的管控”,面对执拗、苦恼的孩子,我们的理智线常常在瞬间断裂。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第1步:设置暂停键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处在情绪中,告诉自己,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运用深呼吸、深蹲,或者暂时离开现场来实现暂停。

  第2步:说出情绪的名称

  情绪即各种各样的感受,通常是一个形容词:高兴的、愤怒的、悲伤的、害怕的、平静的......它不分好坏对错或者合适与否。

  说出情绪的名称就像“为情绪之门安装把手”,只要有了“把手”,情绪这扇门才能开闭自如。情绪来临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会更容易被他人理解。

  第3步:引导孩子识别情绪背后的需求

  每个情绪的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安全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被爱的需求等。看到这些需要,就找到了情绪的根源。

  第4步:教给孩子用“我句式”把自己的需求用语言表达出来

       我感到 ......是因为... 我希望 ......

  示例:我感到有些着急,是因为睡觉的时间快到了。我希望你既可以保证你的睡眠,又可以完成你的作业。

  情绪管理是可以习得的,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会情绪管理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你可以成为孩子的情绪管理的训练师。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河南省教育厅,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