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自律、独立的孩子?父母要牢记“三不惯两不管”

摘要:慧智育: 好的教育,永远需要父母的奋力托举。 想要孩子在“双减”后脱颖而出,父母就要做到“三不惯、两不管”。 01 三不惯 1.孩子沉迷手机,不惯 继“双减”政策出台后,防止未……

  慧智育:好的教育,永远需要父母的奋力托举。

  想要孩子在“双减”后脱颖而出,父母就要做到“三不惯、两不管”。

01   三不惯

  1. 孩子沉迷手机,不惯

  继“双减”政策出台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规定也来了。

1

  “双减”之后,如果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安排,很多孩子会把更多时间用在玩手机上。

  我们常说: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而毁掉孩子成绩最快速的办法,就是放任他在手机的世界中沉沦。

  成年人面对手机的诱惑都尚且难以自控,更不用说自制力差的孩子了。

  因此,在“双减”之后,与手机“争夺”孩子这件事,不仅不该放松,而是应该更加迫在眉睫。

  2. 孩子拖拉磨蹭,不惯

  “双减”政策中对作业量也有了明确要求,很多孩子觉得反正时间多,作业少,可以慢慢写,结果玩着玩着,拖着拖着,到很晚才开始写作业。

  面对孩子的磨蹭,大多数父母采用了“催”这个简单直接的办法。

  但催促,也许短时间内有效,却容易让孩子形成对催促的依赖,而且过度的催促,也会催生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是催不快的,他们拖拉磨蹭,大多数的病根其实都是缺乏时间规划能力。

  真正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对时间的管理。

  拖拉磨蹭,看似是小毛病,不仅与孩子的学业密切相关,甚至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工作与社交。

  因此,父母在“双减”后,对于拖拉磨蹭的毛病不仅不能纵容,反而可以趁着作业量减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时间的管理。

  3. 孩子习惯不好,不惯

  孩子松绑了,压力减轻了,人不像之前那样精神紧绷地学习,但很多坏习惯浮现出来:好吃懒做,不爱运动,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这些坏习惯看似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积累得越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更困难,就越容易拖垮孩子。

  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而是输在学习习惯。

  截然不同的学习习惯,也注定了这些孩子未来的走向会全然相反。

  一个没有好习惯的孩子,会败给自己内心的欲望,最终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而习惯好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不浪费一点时间,内驱力也更足。

  哪有什么天生学霸,不过是好习惯的厚积薄发。

  “双减”后, 父母更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好课余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02 两不管

  1.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不管

  “双减”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关停。

  原本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着,下课在培训班有辅导老师带着,回到家还有父母的监督,现在孩子自主的时间更多了。

  如果孩子的独立性不强,不会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那么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因此,那些有远见的父母,早早就开始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了。

  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

  “当父母为孩子做太多时,孩子就不会为自己做太多。”

  看不得孩子受任何苦,只要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马上冲上前去帮他们解决得明明白白,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

  拥抱太紧的爱,很多时候是一种隐秘的伤害。

  每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权利,他的人生应该自己走,父母不能代替。

  父母越早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的未来才会走得更稳。

  2. 孩子能承受的困难不管

  一项研究表明,孩子能否成功解决自身遇到的困难,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年龄小,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开始大包大揽,替孩子做决定,帮助他们排除一切障碍。

  然而这种做法是在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退化。

  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但成长恰恰发生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

  就像邓亚萍在谈到自己的育儿经时说,“并非所有的压力都可以躲避,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如果躲着不解决,问题永远还在那里。”

  让孩子直面困难,就像是在身体上埋下一颗种子,当未来他们遇到困难时,先想到的不是去回头看看爸爸妈妈,而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之前,网上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火了。

2

  妈妈提出的9条规定,其实目的都是一个:“遇到问题,请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

  在条约正式实施后,孩子果然喊妈的次数少了很多,习惯了自己起床洗漱,给自己盛饭,下楼玩的时候会记得背着水壶和防蚊液。

  爱孩子不是要做一对“铲雪车”父母为孩子铲平一切障碍,而是放手让他们独自去体验。

  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很多。

  给予信任,学会放手,他们的步伐才更加坚定,沉稳。

  独立健全的人格、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善于解决困难的能力,这些终将成为孩子的基本能力,帮助他们在未来人生路上披荆斩棘。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广东教育传媒,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