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田得强:人生如戏
摘要: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不好用一些语言阐释清楚,但对于“戏”,我们可以去接近、去品咂,最后也会咀嚼出人生的些许意味。 对于广大农村的孩子来…… |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不好用一些语言阐释清楚,但对于“戏”,我们可以去接近、去品咂,最后也会咀嚼出人生的些许意味。
对于广大农村的孩子来说,更多接触的是社戏,这不仅仅源于鲁迅先生笔下多姿多彩地渲染给我们无尽的诱惑,更有来自现实生活中无比真切地演绎对我们不断地熏染。社戏,本就是一种纪念土地的活动,大地像每个吃苦耐劳的父母一样,将苦难包容,还大家以幸福,从这层意义上讲,唱戏是唱给大地母亲的,人们用这种特定的方式表达对大地的感谢,对于耕耘在土地上的农民来说,唱戏本就是一种感谢与回馈,大家显得格外珍视。
遥想小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每年在固定的那几天里,便可以热闹起来,因为大人忙碌了一个夏天,是该歇会了,一台戏的到来,对于耕耘在大地上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心心念念的翘首以盼,大家可以放下一身的疲惫,换作一种愉悦身心的享受,哪怕天空艳阳高照,偶尔来点暴风骤雨,也丝毫阻挡不住这份久违的热情,大家对于精神上的享受充满一种最质朴的表达。
或许你会说,看戏的应该是大人,再具体点,是男人,因为女人向来是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小孩子们一要上学,其实也看不懂什么,这也是农村人嬗变而来的传统。但是小商小贩的应运而生改变了这种情况,吸引着小孩子们前来助兴。男人们抽着烟,看着戏,孩子便拽着妈妈的手来消费,虽然平时节俭惯了,但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妈妈总舍得给孩子买点好吃的,喝点好喝的,这便构成了一种质朴的甜蜜生活。
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场景,大家正聚精会神地观赏着一出精彩的折子戏,在演员进场的瞬间,蓦地发现有几个顽皮的孩子攀爬在戏台的前沿上,他们几次三番地试了好几次,可算拿捏住一种姿势,既能确保正常看戏,又不会掉落下去,他们抑或是迷恋于唱戏者的精彩表演?抑或是想近距离欣赏唱戏者的美好装扮?总之,他们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大人们也不忍心吆喝他们“滚”下去。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身上体现的执着精神,就这样植入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成为他们以后进步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当然,他们看的戏多了,便能分清孰优孰劣。在看戏期间,有些人会按捺不住一份激动,突然被某个情节所震撼,或被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所惊叹,报以“好,唱得真好啊……”这样的呐喊;有时会发出些许遗憾,说某某角色理应表现得更豪迈些,当然这都不影响他们把一场戏完整地看完,这本就是对唱戏者最好的尊重。
看完戏后,大家便意犹未尽地拿起小凳子回家吃饭,唱戏的也要休息,等着晚上接着唱。这时候,身为小孩子的我们也散学了,在吃饭的间歇,听父辈们温习着他们白天看戏的精彩情节,在他们嘴里,故事竟然是那么起承转合、柳暗花明,让我不禁联想到我的历史老师,虽然有时候听得不大明白,但是大抵就是“惩恶扬善”这么一个宏大的主题,其实,父亲对我的教育,戏曲便是一种最好的素材,因为每一出戏唱的就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长大后,因为种种因素,我便没有机会再去看家乡的社戏了,只要村庄在,每年的戏照样演,父辈中有些人不在了,便没有机会看戏了,只要健在的老人都在坚持看戏,他们没法割舍对看戏的那份情结,那是手机和电视无法替代的,因为那里承载着质朴自然的真实、齐聚一堂的亲切、见证成长的印迹。
今年春节期间,在我所在城市的广场上,政府搭台,有人唱戏,吸引了一大批老年人前来看戏,戏台是显得更现代化了,两边还能显示字幕,每个演员还自带麦克风,他们便可以通过喇叭将他们的声音传得很远,我扫视了一圈观众席,没有我认识的父辈,台前也没有小孩子观看,不远处有个吹糖人的摊位前,站满了很多小孩子,桌子上醒目地粘贴着一张收款的二维码:每个10元。
岁月如斯,人生如戏。
作者简介:
田得强,河南省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附属初中语文教师。中共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动与读书相伴,身体与心灵共进!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木易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