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曼专栏 | 沸腾的土地
摘要:前天回老家,一进大门就看见院里晒着许多生姜。 婆婆分了类晾晒的,老姜,新姜,囫囵些的,半半拉拉伤到的,还有切成片儿的,婆婆说切片儿晒干后粉碎成姜末,吃着方便。我问婆…… |
前天回老家,一进大门就看见院里晒着许多生姜。
婆婆分了类晾晒的,老姜,新姜,囫囵些的,半半拉拉伤到的,还有切成片儿的,婆婆说切片儿晒干后粉碎成姜末,吃着方便。我问婆婆在哪儿弄来这么多姜,她说是去人家地里溜的。然后公婆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起了他们溜姜的宏大场面。
现在收庄稼都用的机器,但是收不干净,会抛撒很多。所以村里人一听说有块儿姜地刚用机器收完,都纷纷跑了去。
婆婆说,那时天已经黑了,不过她和公公听说后还是骑着三轮车去了,说是等到第二天天亮再去,落在地里的姜早被别人溜完了。公公说,那天夜里溜姜的人是真多,有打着手电筒的,有开着三轮车车灯的,场面真是壮观。
婆婆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交代公公把院子里的姜装一些出来,给谁谁谁送去。
最近这些年,很多年轻人在外地工作,因为忙顾不上家里的几亩地,留在家里的老人,很多年龄偏大,已经担不起繁重的体力劳动,土地又不能荒着,所以不少人把自家的地承包了出去。于是大块儿地的庄稼收割后,地里都会涌现一拨一拨溜庄稼大军。种植户种什么,他们就在收割后的庄稼地里溜什么,我记得公婆溜回家的就有大豆、花生、红薯、玉米,还有姜、莴笋、土豆和蒜苔等。这大军中,六七十的老人占多数,有年龄小些的,也有年龄更大的,他们除了种地大多没有其它收入。
近几年这种现象很常见,自媒体也发达,所以我们会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相关的视频。人们对这个人群多持否定态度,甚至有诋毁谩骂的。不外乎说这些老人如何卑劣,是在抢别人的劳动成果,说他们关键时候腿脚怎么怎么利索,言辞间不乏戏谑和轻视。
但是每当看到这样的视频,看到一个个争相奔走灰扑扑的身影,我都心生感动,甚至心怀感激。因为如果不是他们,我还能在哪儿看到这般对粮食的珍视?小时候学的那篇课文《颗粒归仓》,也一下子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
想起父亲停下载满庄稼的架子车,弯腰捡起路边的麦穗儿;想起把晒干的粮食装袋时,父亲和母亲总要仔细抠出砖缝或是草窝里的玉米粒;想起母亲挂在嘴边的俗语,“百麦磨不成面,百米做不成饭”。我也会想起如今输入“面朝黄土”四个字后,输入法已经不再默认“背朝天”三个字。感动之余,心里不免有些悲凉。
其实我在邻里间的闲谈中也了解到,像是大豆、玉米、花生、红薯等能用机器收割的庄稼,种植户一般没空去溜丢掉的,有看不得粮食抛撒在地里浪费的,会出工钱找人去溜,否则就会烂在地里,老百姓可看不得好好的粮食坏在地里,当然要溜了拿回家的。
像莴笋、土豆、蒜苔这类的蔬菜,不能用机器采收的,种植户会出钱找村里人帮忙采收;或是不出工钱,采收后种植户和工人按事先谈好的比例分了;也有遇到特殊年份,地里的蔬菜销不完,便会让周边村子的人们随便去采收,谁收的归谁,主要是为了腾地,好种下一季的庄稼。所以,何谈卑劣?
或许会有个别顺走人家地里庄稼的,也有恶意破坏的,但是时代的进步本身就是一个慢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时代遗留下来的个别劣根性,就否定这个时代和为这个时代完成了使命的人。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世界早已极尽繁华,老一辈的农村人似乎已经无法再融入到这繁华之中。可是我们又怎能忘记他们?那是养育了亿万人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的一生卑微如一粒粒尘埃,他们朴实得眼睛里只容得下一粒小小的粮食。他们的繁华属于收获,他们的热情只在生养了他们的土地上沸腾。我们怎能忘记?
或许有人还是会说他们贪婪,说他们粗鄙,不过我们可曾想象过这样一个画面:多年后,庄稼成熟了,田间轰隆隆响着的只有机器的作业声,大片大片的土地上,没有了热火朝天的景象,只有沉默的庄稼,被遗弃在地上的一粒粒粮食也是沉默的,同时保持沉默的,还有不曾经历过饥饿的人们。这样的画面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真希望在往后的每一个收获之季,都能看到溜庄稼的大军出现在田间地头,看他们在肥沃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双手刨出被遗弃的大豆、玉米、花生和红薯,看土地因他们而沸腾,看他们在土地上收获幸福。
作者简介:
张一曼,河南省舞阳县太尉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在昼夜不停的更替中学着生活,从不敢好高骛远,也学会了不那么妄自菲薄,尝试着用文字去填充生活的粗糙缝隙,尽量让生命细腻一些有力量些。有作品入选《师心有痕》《师者行吟》。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