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宝玲专栏 | 致敬创校者

摘要:这学期,因为工作变动,我离开原单位,来新学校就职。 大学毕业就到一个单位上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学校及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滋养。 这么多年,从没挪过窝,第一次换单位,……

  这学期,因为工作变动,我离开原单位,来新学校就职。

  大学毕业就到一个单位上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学校及同事们给了我很多的滋养。

  这么多年,从没挪过窝,第一次换单位,居然有种“重土难迁”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221101210916

  所以,朋友开玩笑说,不能在一个的单位待太久,要不容易形成惯性。仔细想想,这话不无道理。

  面对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我也有诸多忐忑。

  余秋雨关于“流浪”的论述时不时在耳边回响激荡:“我一直认为,正常意义上的远行者总是人世间的佼佼者。他们天天都可能遭遇意外,时时都需要面对未知,如果没有比较健全的人格,只能半途而返。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之中,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之间。”

  事实上,我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变动,跟真正的“流浪”相差十万八千里,但这句话让我平添很多勇气和力量。

  来新单位报到,第一次听何校长说起“创校者”,这个词深深地打动了我。随着我渐渐融入学校,我才体会到这三个字沉甸甸的分量和责任。

  这是一所新建刚满两年的学校,马上迎来第一届毕业生。第一次见面,何校长就语重心长地跟我聊起“学校的干部和老师们都特别拼,大家齐心协力想把这所新学校办好。

  作为校长,我肩上担子很重,如果学校办不好,感觉对不起自己、老师和学生,也对不起这一片买房的人……”这一番话,一字一句敲打着我的心房,使命感油然而生。

  开学工作本就繁忙,新学校较之一般学校更为艰难。七年级14个班的新生如期来到他们期盼已久的学校,但新教师却迟迟不能到位。

  协调教学工作时,我深切感受到什么叫“嗷嗷待哺”——六七百个孩子们张大嘴巴等待哺乳,孩子娘却迟迟不能到位!

  我们只好拆东墙补西墙,八、九年级的老师们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被临时抽调到七年级负责工作,很多老师都是一人身兼多职,甚至一人临时带几个年级,几乎每项工作都是满工作量。

  与此同时,招聘工作分批次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那段时间,教务处的老师们,加班是义不容辞的;但只要有需要,其他老师也是随叫随到、全力支持配合。

  面对我的过意不去,老师们反而安慰我:学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儿,咱学校没有一个闲人!

  新学期,九年级最先返校就绪。九年级第一次夜自习当晚,领导干部们、年级长及各班班主任都自发留守在校守护学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整个晚上教师认真负责、学生学习状态良好,课间无追逐打闹情况,整体效果良好。

  晚自习结束,大家先送走读学生离校,然后关注住宿生就寝。直到夜里10点学生安顿下来,大家才从宿舍离开。

  至今犹记,当夜56岁的年级长张老师感叹说:“我们九年级老师肩上担子很重,政府在家门口建这么好的学校,办不好都没法交差。虽然咱第一届学生开学很仓促,但必须出成绩……”

  今年的教师节与中秋节碰巧在同一天。三天假期,各部门联动加班加点准备新优质初中申报材料。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我亲见了大家克服的困难、付出的努力。

  在汇总审核材料时,说起学校定位,有人问了一句:“我们学校位于城市三环外,算不算农村学校?”一时之间,大家都有些吃不准。

  刚刚上班两周的小耿老师急切地说:“咱虽是新学校,位置在三环外,但学校建得这么好,老师们大部分是研究生学历,学风也浓郁,整体起点这么高,怎么可能是农村学校?”

  看着新入职教师对学校强烈的认同感,大家瞬间笑了,疲惫一扫而光。

微信图片_20221101210921

  随着渐渐熟悉、融入学校,我看到了更多美丽的校园风景:

  每天清晨,在老师们的陪伴下,迎着晨曦与朝阳,学生开始活力晨跑,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教室内是高效课堂,操场上活力四射;一日三餐,老师们陪伴学生在一起;晚自习结束,老师们先把走读学生逐一送到家长手中,然后守护住校生入睡才离开;方书记带着学生尝试打造自主课堂,还常推门听课;赵校长在学校紧急启动线上教学的当晚,连夜赶回学校守护在校的老师与学生……郑州这次疫情形势严峻,线上教学期间,部分领导干部主动被封在学校,陪伴住在学校的年轻教师,守护学校安全;老师们无论是居家还是留守学校,都尽心尽力上好网课,及时给与学生及家长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教务处巡课老师,会在老师们有需求时第一时间电话支援;工会积极组织留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对抗疫情;体育组的老师们创新工作方式,组织全体学生居家召开别开生面的线上运动会……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在创校的漫漫长路上,总有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他们终将成就不平凡的事业与记忆。

  有人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感恩能遇见并融入这样一支创校团队。

  皮尔斯在《待垦之路》中说:它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它始于你真心去做,它始于别人说了“不成”而你继续坚持,它始于你说“我们”,而你清楚“我们”是何人,且你一心要天天壮大“我们”。

  在这里,“我们”这个队伍越来越壮大。

  在这里,“我们”这个队伍齐心协力。

  在这里,即使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是,为了成为“我们”,我必须拥有直面自我及革新自我的勇气,并努力把自己融入“我们”之中,去历练,去成长,去创造,直至成为新的那个自我。

微信图片_20221101210925

  作者简介:

  颜宝玲,河南省郑州市霞飞路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郑州市骨干教师,河南第12届最具成长力教师,河南教师读书会优秀会员兼管理员。坚信真正的诗和远方,源于内心对生活的热爱。有了这份热爱,过好眼前的苟且,生活就是诗和远方。


a97d9fbb0307481203d12d41a7eef177_1-220920215932623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