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悟 | 石艳玲:学贵有疑——“三军”解释争议录
摘要:《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既有高度概括,又有典型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 一次公开课,老师…… |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既有高度概括,又有典型事例;既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又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
一次公开课,老师最后小结:“长征是一次磨砺,党和红军因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而走向辉煌;长征是一次转折,红军是一支创造奇迹的部队。‘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就是指参与长征的红一、二、四方面军,这是一只坚强的队伍。”
课后评课,听课老师就“三军”的解释发表了不同看法。
评委一:本首诗歌的注释⑦明确指出{三军}:红军队伍。难道特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吗?
再者,《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我国诗歌中的数词三、百、千、万往往都是虚指。
评委二:一般“三军”就是代指军队,古代有指前、中、后三军,也有指马、步、水三军。在这首诗里指的就是红军部队。
不过后来红军会师的主力恰好也是三支队伍,分别是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地点在甘肃会宁。但是那是后来的事了。
评委三:从诗歌的内容安排和逻辑顺序考虑,个人认为“五岭”、“乌蒙”、“金沙”、“大渡”……这些地点都是红一方面军独自的长征经历,所以“三军”解作一、二、四方面军,在逻辑上不通。
授课老师:这个词语解释我搜索了很多材料,百度上很多解释就是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其中就有毛泽东自己的批注。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比教科书上的注释更具体。不过各位评委老师的点评也非常有道理。
听了老师们的点评,我认为,对于诗歌的理解有不同看法很正常,自古以来就存在。
例如:毛泽东诗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的“谁”是否与《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早朝”中的“风流人物”指代相同?引发许多毛泽东诗词爱好者的争论。
杨万里在《夏日追凉》中写道“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微凉之感”来在何处,也有争议之声。
早在先秦时期,《周易》中就有“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思想,到了西汉,董仲舒明确提出了“《诗》无达诂”的观点。
这里的“诗”,指的是《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这里的“达”即通达、晓畅,“诂”即解释、阐说,根据许慎《说文解字》:“诂,训故言也。”即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典籍中的语言文字。“占”“辞”也都有解释、说明等意思。
演变到现在,“《诗》无达诂”就成了“诗无达诂”。阅读者选取自认为最贴切、最能反映意愿的一种说法介绍给读者,所以就存在了审美与鉴赏的差异性。
尊重诗歌理解的差异性,才是诗歌鉴赏打开的正确方式。
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思想的传递去理解,会更有说服力。例如《毛泽东诗词新解》中写道:“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这一说法应视为作者后来的解释。”
答案是否呼之欲出?
如何正确打开革命文化单元教学,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六上统编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体现革命文化与诗歌形式相结合,近代史知识与诗歌知识的相融合,对于教师教学是很大的挑战。
教师的理解稍有偏差,讲课时就会出错,让学生形成错误认知。
《2022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中明确指出: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要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爱国情感、集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上要遵循调动多元主体,丰富课程资源类型的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类课程资源,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但是,现在教师年龄构成年轻化、知识结构新潮化,他们也难以准确把控革命文化单元的内容,教师精心备课更面临着知识储备荒芜和学情盲区的挑战。
同时这也是一个机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听评课中各种思想的碰撞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思维的批判性更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汲取更多的知识养料。这样,教学水平就会快速提高 。
作者简介:
石艳玲,河南省获嘉县黄堤镇江营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喜欢平淡的生活,真实的自我;相信心若向阳,自有花开。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