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 | 李盼盼:三 姨
摘要:五十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河南南部的一个小村子里,我的姥姥正疼痛万分地挣扎着,生下一个女婴后,她还不停地叫着肚子疼。接生婆又等了一会儿,姥姥又生出一个来,这两个…… |
五十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河南南部的一个小村子里,我的姥姥正疼痛万分地挣扎着,生下一个女婴后,她还不停地叫着肚子疼。接生婆又等了一会儿,姥姥又生出一个来,这两个孩子就是我的三姨和小姨。
由于是双生胎,两个孩子都比较弱小。加上之前的四个孩子,姥姥和姥爷就得养活六个孩子了。姥姥生完孩子就开始担心养不活,筹划着要把这对孪生姐妹送人。
大姨和母亲哭了,拦着不让送。三姨和小姨才得以在这个家里生活下来。母亲比这对小妹妹大十来岁,她和大姨开始帮助姥姥照料她们。
有一天,双胞胎同时生病了,高烧不退。在地里劳累了一天的姥姥姥爷无暇顾及她们,大姨和母亲也做不了主,她们就整整烧了两天。
贫穷落后的小村子里,没人把这当回事儿。三姨说耳朵疼得哭了整整一夜,姥姥才抽空带她们去看病。打完针,烧退了,但是她们的耳朵却永远听不清了。当时不敢说,落后的医疗条件也没有检查的可能性。于是两个孩子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耳聋。
三姨尤其严重,两个耳朵的鼓膜完全烧坏,所有的声音只能通过骨传导才能勉强听见,而且她的耳朵还经常发炎,耳道里会流出脓水来,需要不停用棉签伸进去擦拭。
可是三姨却是家里学习最好的孩子。听不清老师的话,她就盯着老师的嘴,猜测老师说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就不停地问,一直到弄明白为止。
中招考试时三姨感觉发挥得不太好,但还是以全县前十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自己心目中的医学类中专,成为一名护士。
毕业后三姨被分配到一所乡镇卫生院工作。参加工作后好几年,三姨才攒钱去郑州看了自己的耳朵。医生说太晚了,没办法治疗了,只能带上助听器。医生给她的耳朵进行了一些处理,避免年纪大了以后听力继续下降可能带来的彻底失聪。
可以听清了,对三姨来说已经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了。她兢兢业业地工作,而且边工作边学习、考试。
从一个普通小护士到护士长,再到后来的产科主任,这期间她考了执业护师、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每一次考试,三姨并不是考过就算了,而是以接近满分的高分通过,被同事们称为学霸。
三姨专注、努力、勤奋,医术精湛,待人谦和温暖,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和产妇,尽量为患者着想。很多产妇生完孩子还想让她给孩子取个好听的、有文化的名字。
姥姥逐渐衰老了。作为医生,三姨把姥姥接到医院去,每天把姥姥收拾的干净整齐,一有空就去姥姥的病房陪伴,还给她带了一副扑克,跟她一起玩。她尽心尽力地照顾姥姥,没有一丝抱怨。
有一天,三姨跟我说,姥姥多器官衰老,估计撑不了太久了。见惯了生死的三姨,说出这样的话时虽然比较平静,但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悲伤。
三姨永远是忙碌而平静的。她忙着看病开药、忙着出急诊、忙着剖腹产手术、忙着学习做题考试、忙着带孩子,紧张又从容,为工作和生活而热烈又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满腔热情。
三姨说,以前自己很自卑,来自农村,耳朵听不见,怕被人嫌弃,总要好好学习,会点什么才能帮助别人。
三姨说,时间过得太快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从飞逝的时光中留住点什么,才能让时间慢下来。
三姨说,无论啥时候,都要想着不断进步,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管何时与三姨对话,总能感受到她身上的平和、恬然。有时候我心里矛盾纠结的时候,就会给三姨打电话,不说事,就随意聊聊天,心里就会变得纯净起来,心气就会平和起来。
早就想给三姨写点什么。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了火爆全网的二舅。他们是那么相似,带着一种平凡又倔强的精神力量,让略有瑕疵的生命绽放出不屈不饶的花来。
他们是散落在人间不起眼的角落里的夜明珠,默默地发着光,照亮并温暖着周围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个像三姨这样平凡又不平庸的人,用默默的行动告诉你人生的智慧和真理,用平凡到不起眼的话语来净化我们的灵魂。
如今的三姨依然忙碌,忙着带孙子,忙着学习儿童心理学和家庭教育。三姨家里五口人,除了两岁的孙子,剩下四个人都是医生,都忙着治病救人,忙着学习充电。应该是三姨影响了整个家庭吧,这个家里一定会成长出更多善良温暖又优秀的人。
作者简介:
李盼盼,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生物教师。从教十余载,园内倾情育人;窗下数十年,书中觅理栖心——是为“耕读人生”。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