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伟专栏 | 最美是杭州

摘要:梦醒了,一看表才凌晨3点多钟,干脆不睡了。憧憬与杭州的再次见面,20多年前的西湖、钱塘江印象已模糊。 打开手机导航地图,输入杭州富阳区银湖路云水328号,规划路线出来了,放……

  梦醒了,一看表才凌晨3点多钟,干脆不睡了。憧憬与杭州的再次见面,20多年前的西湖、钱塘江印象已模糊。

  打开手机导航地图,输入杭州富阳区银湖路云水328号,规划路线出来了,放大终点地图,富阳区在富春江边上。是《富春山居图》里的富春江?经典的中国南方山水画取材地吗?

  女儿关上车门,我转动车钥匙。

  蔚蓝的天空镶着零碎的鱼肚白,把清晨的车窗渲染得格外清新,似乎又有一种仪式感,天那边的杭州也是这样的晨曦初露吗?

  当车速提到120码时,我按下定速巡航键。向东再向东,穿过豫西丘陵,奔过豫东南平原,眼前路牌上的地名及公里数不停地在变化着。无论导航怎么说我疲劳驾驶,我都不理睬,继续向东再向南。

微信图片_20220825082837

  出门的前一天晚上,我用一句“明天要开车去杭州”婉拒了老同学的劝酒,在场的人却围绕这个话题议论了好半天。有拿手机导航地图给我说路途遥远,一个人开车受不了;有现场和我约定要当我的副驾驶;还有的送来嘱咐语“速度慢点,走走歇歇,最好不要到服务区上厕所啊”。一席话下来让我感觉去杭州有那么一丝小困难,品味几杯茶水后觉得自己心里是有底的,因为2019年我曾自己一个人驾车送大女儿去南京两次。所以,我以茶代酒回敬了大家喝酒畅聊的热情:

  “有咱亲同学的关心,我干了。”

  不过当前的疫情形势下,让谁去都得给人家找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况且我一去得好几天,着实有点不好意思打扰大家的正常生活。

  聚会散去,心不散,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找个驾驶员做备份。

  此刻,这一路的精神头还不错,找到了前两次走宁洛高速的感觉。

  越过浙江地界,我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除了紧盯岔路口外,还不忘欣赏路边的南国风景。满目的翠绿把不高不低的山丘包裹得严严实实,可以分辨出路边种的是竹子。坐在车里听风看竹林特有意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设置进了关于竹林的场景想象中。

  再向南地貌继续变化,山茶岭像蘑菇一样把稻田小平原围了一个圈又一个圈。眼前景让我突然诗意大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道路交错,阡陌纵横,山峦连绵,绿意盎然,杭州在画里!

  就是没有去过杭州的人,听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都知道杭州有多美。

  白居易没到杭州时,却早已心驰神往并计划着“切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到达杭州后,政务之余甚是自在惬意,“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离开杭州仍念念不忘“忆江南,最忆是杭州”,一生和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微信图片_20220825082842

  苏轼沉浸于杭州的美丽景色,化解了遭受排挤远离京城之忧愁。小雨中,在船上饮酒诉说情愫——“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

  再游西湖遇大雨,苏轼诗兴大发连下五首抒怀“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情人眼里出西施,杭州确比故乡好。

  杨万里选择在西湖净慈安寺送别林志芳,随口而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不用问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友谊有多纯净,在盛夏的宁静中为后世留下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

  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等到别人都散去了他还在苏堤上踏青、寻春。“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区区小景也成了现在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

  头脑清醒的林升,看不惯南宋皇帝在杭州奢侈糜烂的生活,只能委婉地问一句“西湖歌舞几时休?”并发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感叹,恨恨地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大诗人陆游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候召见,一夜春雨触及诗人的创作灵感。以“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来诉说看淡官场的无奈,又以“素衣莫起风尘叹,犹记清明可到家”来安慰自己不染京华尘烟。

  西湖成了杭州的大墨池,有太多太多的历史名人都与此地有染。

  白堤、苏堤,客栈楼阁今犹在,文人墨客的酒气诗意已储存在杭州的空气里、水里、船上、泥土里。

  水平如镜的西湖,烟雨空蒙早已成了过往。再下杭州,思维依然空濛,只能紧握方向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边石刻,向车窗后边快速倒去。

  副驾驶上的妻子话来了:“都说杭州是好地方,这一路咋老是在山里走呢?”

  我故作镇定,带着自以为是的状态给她说,南方在农耕时代属于未开发之地,山多耕地少,人的生存条件差,那些在京城做官的人被贬谪后都要到这些地方工作,古代都城一般都坐落在北方农业发达的大平原上,直到南宋皇帝把都城建在杭州以后,蛮荒之地才慢慢变得富庶起来。近代史上沿海的老百姓为了生存,都出门做生意,漂洋过海去谋生,散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就是例证。再到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那会儿,温州发廊遍布国内大街小巷,咱们县城都有好几家,义乌小商品城也是在那时候崛起的。现在的杭州不仅风光旖旎,还有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阿里巴巴,今年秋天还要举办19届亚州运动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哦!说来也是啊。”

  来的头一天,老同学还开玩笑说:“去杭州了,就去看看白娘子还在雷峰塔下没?”

  嘿,这杭州啊,还真是一个有唯美爱情故事的地方,曲折浪漫一波又一波:篷船借伞、白娘子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

  小时候看电影,不害怕蛇精,却总认为法海是大坏蛋。长大后看古装电视剧,因情节而着迷,“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的缘分与“西湖的水我的泪”的凄美,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好想去尝尝杭州街头的小笼包,在西湖边上喝点正宗的龙井茶。

  “抖音里看见过江边涨潮时的壮观景象,是不是也是在杭州?”

  “是的,观潮的最佳时机是每年阴历八月十八前后两三天。今年来早了,以后有机会了好去现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水漫金山是不是与钱塘江潮有关?”

  “也许吧,都是创作嫁接的效果,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嘛。”

  钱塘江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有2000年的历史,现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诗云:“钱塘一望波浪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花开花落,潮起潮落,轰轰烈烈,望穿钱塘水。

  杭州在故事里,还是爱情在水里,给人的直觉——杭州是神仙和凡人的共生地。

  在写有杭州富阳的路牌引导下,下高速入峡谷,三四层的小高楼有章法地点缀在竹林边上。看不见裸露的红泥,满眼都是翠绿色,走过水田的田埂,穿梭在农家小楼间,左拐右拐找见了云水328号。

  心放下了,天也快黑了。

  依山而建的村落和北方旅游度假村一样,我方向盘一打,钻进了有大草坪的院子里。落地玻璃窗里的人正在吃饭,看见有车进来,一主人走过来跟我们招手,我降下车窗:

微信图片_20220825082847

  “这里能停车住宿吗?”

  “要住宿啊?出门后向北走,后边的云水山庄可以接待游客。”

  主人走过来边说边给我指引方向,指挥着我把车回正后,和善地与我挥手告别。

  自己意识到打扰到人家了,也能看得出来人家没有丝毫的不情愿。

  向北爬坡而上,车头顶到了小区大门口。

  “这里可以住宿吗?”

  保安大叔先是一个标准的敬礼,放下手探出头微笑着告诉我:“这里是住宅小区,不能住宿,要住宿的话到高桥去看看,那里宾馆挺多的,掉头左手沿主路走就可以了。”

  我正准备倒车掉头,保安大叔又开口了:“路窄不好倒车,我把门开开,您先从这里进来,然后从左边开出去方便点。”

  虽然天气很热,看着保安大叔的淡定,我已经开始慢慢地适应这南方的温度了。

  进住杭州万能酒店,在前台查验行程码时,我的额头已是大汗淋淋,慌乱中支付宝扫不出结果,核酸报告一时找不到地方。服务员操着杭州普通话,不慌不忙地给我梳理防疫查验程序,并校定杭州防疫健康码。到付房费的时候,我直接用微信付款,服务员提示我扫美团码:“第一次入住优惠幅度挺大的,这样划算。”

  我惊讶了,一个外地人还有这福气。

  到了房间,小女儿连不上无线网,我俩看不成电视。一个电话下去,服务员微笑着来给我们调试好,关门的时候还送上温馨提示语:“睡觉了把门闩拉上,有事拨电话啊。”

  突然发现,抑扬顿挫感的南方普通话也韵味十足。

  第二天,忙于给小女儿办理报到手续,回宾馆续房费晚了。

  “不着急,扫这个码会更优惠。”

  我哪里是外乡人啊,分明就是常来的老会员,宾至如归,不做美梦能行吗?

  小女儿报到期间,保安大叔、接待老师跟我们言语交流时都是和风细雨的,餐厅阿姨、宿管老师的工作也全都是拉近距离的贴心服务。若是在老家,午饭期间的报到活动一般都会停下来,在场服务的老师要离场休息一两个小时。可是,这里的所有服务人员午餐过后没有选择午休,而是精神饱满地继续为前来报到的新生做服务,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们的敬业状态,值得好好宣传宣传。

  小女儿不在父母身边的担心,随着家长的陆续离场也褪去了。

  “我们走了啊!”

  “好。”

  简单,淡然,都超越了自己。

  西湖,钱塘江,富春江的水都划到了我们的脑后边。

  画里画外,诗情画意;话里话外,意犹未尽话杭州。

  忆江南,梦南方,最美是杭州。

微信图片_20220825082909

  作者简介:

  王小伟,河南省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三门峡市骨干教师、教学标兵,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有作品入选《师兴旷远》。


标


  • «

● 编辑 : 娜娜 / 小威 / 沈晓沫
● 发布 : 晓陌     审核 : 朤朤 / 陌语
● 热线 : 158-1078-1908
● 邮箱: 770772751#qq.com (#改为@)

免责声明 : 本网部分类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对您造成伤害,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本篇文章来源 教学参考河南站,转载前请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注明出处!


豫ICP备 豫1701224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8 1078 1908 法律顾问:河南豫上律师事务所——雷锋
© 2019 southeast culture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